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4日 · .美國旨在於9月20日推出加強劑計畫。 .監管機構將於9 月17日開會討論輝瑞(Pfizer) 的加強劑事項。 冠狀病毒疫苗領導者輝瑞(Pfizer)(NYSE:PFE)和Moderna(NASDAQ:MRNA)一直在討論需要加強注射。

    • 內地擬引復必泰為加強針
    • 向台灣出售1000萬劑
    • 口服新冠藥攻非洲、印度
    • 自研新藥進度理想

    復星醫藥於2020年3月投資1.35億美元,成為BioNTech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在大中華地區的代理商,公司2020年11月決定引進由BioNTech與輝瑞研發成功的BNT162b2疫苗到中國大陸市場,並將該疫苗命名「復必泰」。 不過內地至今仍未確定引入復必泰疫苗,而內地一直只注射國內研發的四種新冠疫苗。 然而好消息自7月中旬傳出,內媒指,復星醫藥管理層在股東大會上回復投資人問詢時表示,國家藥監局對mRNA新冠疫苗「復必泰」的審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專家評審已通過,現正加緊進行行政審批階段。 與此同時,復星醫藥已與BioNTech提前啟動生產準備工作,當疫苗一旦獲批,可第一時間供應到內地。報道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復必泰將好可能會被當作為加強針使用,且免費接種。如是者,即復必泰的目標市場高...

    要留意是,復星醫藥去年3月與德國BioNTech公司簽訂協議,參與mRNA新冠疫苗研發,並只擁有該疫苗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的獨家代理權。截至7月初,復必泰只供應兩岸四地人口最少兩個地區,即港澳兩地。 市場一直憂慮兩岸關係會復星醫藥出售疫苗。終於在7月中旬,鴻海及台積電分別成功向復星醫藥各購入500劑,合共1000萬劑疫苗以供應台灣民眾接種,作價每劑33美元,即是次訂單便為復星醫藥帶來3.3億美元的收入。 公司去年收入為301.63億元人民幣,而台灣單一宗訂單已佔公司去年生意額的7%,對今年業務的提振貢獻不小。

    復星醫藥除了復必泰外,近日以5.6億元人民幣向開拓藥業(SEHK:9939)旗下的新冠肺炎口服藥普克魯胺在非洲28國及印度的獨家註冊和商業化銷售權益 。該藥物已在3月及6月先後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巴西國家衞生監督局(ANVISA)等監管機構同意或批准,現正全球開展普克魯胺用於治療非住院新冠患者的兩項註冊性III期臨牀試驗。 華泰報告預期普克魯胺在今年第四季便會獲FDA批准上市。估計其後在非洲及印度也可上市,為復星醫藥在新冠疫苗業務海外收入帶來可觀收入。

    以上幾點都是代理新冠肺炎藥品為公司收入帶來增長憧憬的重要因素。然而復星醫藥本身也是製藥、醫療器械大廠,公司去年總營業額72%來自製藥,約15%來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 截至2021年3月底,公司在研創新藥、仿製藥、生物類似藥及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等專案247項,其中創新藥56項。近來公司在新藥研發亦有進展,如自主研發、用於治療成人和兒童I型神經纖維瘤病(NF1)的創新藥FCN-159片獲美國FDA臨床試驗批准、用於晚期惡性腫瘤治療的FCN-098膠囊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進行臨床試驗。 公司在小分子創新藥、細胞免疫、CAR-T細胞治療、高價值仿製藥及醫美項目等業務均可繼續看好。 總括而言,復星醫藥業務將續受惠新冠肺炎疫情,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今年市盈率約30倍、明年為25倍,均較歷史平均水平20倍為...

  2. 2021年3月5日 · 只要本港樓市持續好轉,長實在港地產業務有望獲估值修復。更重要的是,英國持續加快疫苗接種,防疫措施放寬有望令經濟重啟,長實早年重金投資27億英鎊的英式酒館業務Greene King將受惠。而英鎊回升對長實及長和亦利好。

  3. 2021年7月22日 · 一則是好消息,另一則無疑是壞消息。 更多內容: CRO賽道大比拼 藥明生物與泰格估值變吸引. 在好消息與壞消息相撞之下,藥明生物與藥明康德哪一隻股價表現會更理想,則視乎中期業績公布的未完成訂單增幅。 7月20日,市傳藥明生物大股東配售票7,800萬舊股,估計將會套現最多101億港元,將是藥明生物大股東年內第三次配售舊股。 藥明生物上市至今,大股東先後進行13次配售,套現772億元;藥明生物透過配售新股,累計集資273億元。 每次配售均是低吸機會. 藥明生物配售的重點是每次配售均是趁低吸納的好機會,今年年初筆者已經在《藥明生物配股啟示錄》呼籲讀者趁低吸納。 當時藥明的配售價不足100元,投資者趁藥明配股已經獲得超過30%利潤。

  4. 2021年12月3日 · 再者是今年第三季期內推出的「350港元購買500港元電子禮券計劃」的淨費用為8,440萬元,以抗擊來自新興網購平台,例如Pandamall。 不過,這些開支暫時只屬一次性的支出。

  5. 2022年1月4日 · 2022年進入疫情第三個年度,環球經濟正以緩慢速度復甦。 對於疫情退卻及環球復運的情況依然存在各種變數。 就中國而言,在經歷監管因素、上游原材料缺乏、缺電及內房債務問題後,於2021年經濟運行尚算理想,PMI於年內大部份時間仍能維持50以上。

  6. 2023年2月2日 · 留意於今年1月5至19日,除了1月6日,恆指均收高於21,000點,證明調整兩成回到21,000點水平,恆指應見較大支持。 此外,於1月5至19日恆指最高收報21,746點,受制於21,800點,反映短期要是失守此位置收市,本月下試21,000點水平後才可望回升機會大。 至於對上述直至周五能守住21,900點收市的看法,倘若成事則要考量屆時恆指能走多遠。 留意於今年1月20和26日恆指見上升裂口,介乎22,051至22,329點,由於裂口底部在22,000點之上,可見就算守住21,900點,也可以是還未進入回補裂口狀態。

  1. 疫苗接種計劃第三針 相關

    廣告
  2. 爲了健康著想,預防疫苗注射 (需致電診所查詢貨量)。歡迎致電健康熱線:23660328! ​​維持健康,預防疾病!及早檢查為您的健康把關!

  1. 相關搜尋

    疫苗接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