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10月8日 · 為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行政長官在今年《施政報告》中宣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定下更進取的減碳排放策略和措施,並加強減碳中期目標,力爭在二 三五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二 五年的水平減半。.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公布更新版的氣候行動 ...

    • 列印

      因此,我們的減碳工作需要聚焦在這三個關鍵領域。新的藍圖 ...

  3. 香港氣候目標. 國家主席習近平表明國家會努力爭取在 2030 年前排放量達峯,並於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 為彰顯香港的決心,政府已宣布香港將致力爭取於 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公布中期減目標,在 2035 年前把香港的排放量從 2005 年的水平減少 50% ...

  4. 政府透過碳中和夥伴計劃,鼓勵來自公私營界別的碳中和夥伴機構帶頭深化和加速低碳轉型,為社會各界及市民大眾樹立榜樣,並帶動綠色經濟,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共同推展氣候行動。

    • 何謂碳中和?
    • 碳達峰 負碳排 淨零排放的差異
    • 2050 碳中和目標為何?如何實現?
    • 香港碳中和作為與展望

    提及碳中和前,要知道人類活動是目前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例如燃燒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作生產動力和發電等用途,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從 1970 年至今增加超過 78%,成為碳排放主要來源,導致氣候變化、全球暖化現象不斷加劇。 而碳中和是什麼?碳中和英文為「Carbon Neutrality」,碳中和概念指的是面對當前碳排放量持續升高,為了減低未來可能發生的氣候危機,透過植樹造林、轉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使在特定時間內累積的減碳量抵銷自身產出的碳排量。 要做到碳中和,除了透過海洋、森林、土壤等自然碳匯(Carbon Sinks)吸附二氧化碳之外,不少企業和組織妄想通過碳補償(Carbon Offsetting),透過投資植樹或保育森林來吸收釋放出來的碳,使得碳的排放量與清除量能夠達到平衡;或是發展碳市場(...

    透過上述說明,我們了解到碳中和並非「零碳排」(Carbon Free),零碳排指的是生產與製造過程完全沒有排放二氧化碳。而隨著碳中和概念日益重要,其他與碳中和相關的詞彙「碳達峰、負碳排、淨零排放」也成為氣候行動中常見的關鍵字,究竟它們有何差異? 「碳達峰」(Emission Peak)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已達到峰值,不再增長,之後逐步回落。「負碳排」(Carbon Negative)則是在特定時間內的二氧化碳移除量超過生產量。 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化的元凶,而當中遠不止二氧化碳。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與碳中和的概念相近,但是不只考慮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是考慮所有的溫室氣體排放,讓溫室氣體排放抵消減排量後接近零值。

    為了遏止全球暖化,各國在 2015 年簽訂的《巴黎協定》中承諾,抑制全球升溫幅度在攝氏 1.5 度之內,且爭取在 2050 年或更早前就實現淨零排放,以防止更嚴重的氣候危機爆發。而為了達到全球淨零排放,各地需制定碳排放、減排目標,即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簡稱NDCs),每 5 年更新進展。 如今全世界多地政府、組織陸續加入淨零排放的行列,市場上也出現越來越多重視「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的企業。想成為碳中和企業,常見實施的碳中和方法包括大幅降低使用碳排放量高的能源,轉型至更潔淨的可再生能源,同時透過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碳審計,計算服務或產品產生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以衡量對生態環境的長遠影響。 延伸...

    隨著減碳成為全球重要趨勢,香港亦提出力爭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並公佈《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50》,提出「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等減碳策略。 然而,隨著氣候危機迫在眉睫,想邁向碳中和,不能只淪為口號,市民可以從實踐低碳生活做起,如減少開冷氣、以單車代步、嘗試選購本地食材、奉行多菜少肉的飲食習慣等,養成有助減少碳排的習慣,幫助減緩氣候變化。此外,邀請您加入綠色和平的聯署行動,以群眾力量積極推動政府及企業改變作為、實現低碳經濟!

  5. 碳中和夥伴計劃 審計 節約能源 「環境、社會及管治 」 與綠色金融 香港環球可持續金融中心 青年參與及教育 專上教育課程 (氣候變化) 專上學生實習計劃 (快將推出) 綠色校園2.0 個人與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計算機 低碳生活小貼士 低碳生活小遊戲 節約用水

  6. 2021年10月26日 · 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

  7. 2021年10月12日 · 深度減碳策略有四方面,對應香港主要本地碳排放源,包括發電、運輸及廢棄物,因為這三方面佔我們超過九成的本地碳排放。 四大政策就是淨零發電,包括淘汰燃煤作日常發電、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試驗使用新能源發電,例如氫能,以及與區域合作加強零碳能源。 在節能綠建方面,訂立更進取的節能目標及加強規管,善用智能管理。 綠色運輸方面,會繼續落實《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及《香港清新空氣藍圖2035》。 除此之外,這次藍圖提出,預計三年內在本港試行氫燃料電池巴士及重型車輛。 在全民減廢方面,除了落實《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亦預計在2023年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 另外,諮詢後亦會加強管制即棄塑膠餐具等,以及發展轉廢為能的設施。 第二方面是落實《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