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揀樓影片分析! 為了紓緩居於惡劣環境、但仍在輪候公屋人士的苦況,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公布的「娥六招」中建議興建「過渡性房屋」。 在2021年《施政報告》,政府把原來打算興建的15,000個單位,進一步加碼至20,000個單位。 究竟「過渡性房屋」分布位置在哪? 會否對小市民的居住環境有影響? 我們希望透過一文闡述相關議題,並探討政府在改劃用地作「過渡性房屋」的城規程序。 如果對於 一手樓 或 二手樓 的置業流程、或按揭安排等事宜有任何疑問,我們團隊早前已製作了一系列的懶人包,可按橙色字快速跳往。 除了支持我們官方網頁外,也得支持我們的 Facebook專頁 、以及 訂閱YouTube頻道 ,以獲取我們的第一手資訊哦! 本文目錄.

  2. 最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向議員釋出有機會放寬自住買家的按揭成數比例的消息表面上減輕首置客上車負擔但實情當樓價尚未回落至小市民可負擔水平時政府吹風放寬按揭成數等於把更多買家推入火坑對市場產生什麼作用?

  3. 2020年工商舖表現. 3月份: 美國聯儲局緊急減息半厘. 跟2003年沙士不同,新冠疫情擴散至全球各地,美國聯儲局三月份突然緊急減息半厘,消息震撼環球市場。 在美國領頭下的G7集團,表明用財政及貨幣政策應對疫情,令市場預計利率短期內只減不加,而首季緊急減息幅度累計達1.5厘。 聯儲局對上兩次緊急減息,分別在2008年「雷曼事件」及2001年「911事件」。 市場對消息看法兩極。 有人認為,各國政府需透過如此手法來救經濟,代表市場前景悲觀;但部份人卻持相反意見,認為認為美國短期不再加息下,香港也不跟加息,對資產市場起推動作用。 6月份: 港區國安法造成信心危機. 經濟陷入低谷之時,隨之而來迎來一場政治危機。

  4. 最新消息. 【施政報告2019】:房屋政策懶人包! 5 年前. 最新消息. 1. 特首林鄭月娥剛宣讀完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多項房屋政策,包括: 放寬按揭保險上限: 首次置業人士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將由現時$400萬提升至$800萬;而可申請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則由$600萬提升至$1,000萬,可包括自用樓換樓按揭。 動用《收回土地條例》: 可能具發展潛力,但未納入新發展區,大部分屬私人擁有新界棕地,估計約450公頃,包括位於屏山及藍地一帶的棕地. 位於各分區計劃大綱圖中已規劃作高密度房屋發展,但因業權分散等原因仍未有發展,而評估後認為適合作公營房屋的私人土地. 位於市區並適合作高密度房屋發展的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的私人土地.

  5. 3 年前. 最新消息, 胡‧說專題. 1. 特首林鄭月娥今早終於宣讀新一份 《施政報告》 ,房屋政策仍然佔了不少篇幅,包括強調大增土地供應,但早前市場傳出的放寬1,500萬元以下住宅按保卻未見蹤影,其中較矚目的可算是撤銷工商舖的雙倍印花稅。. 林鄭月娥指 ...

  6. 最新消息. 1.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在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正如早前放風的消息,全港18歲以上永久性居民都可獲發$10,000,以紓解民困。. 受武漢肺炎疫情、外圍經濟不穩等因素影響,陳茂波預計今年度香港經濟增長將錄得負1.5%至正0.5%,預計今年度整體及 ...

  7. 先說一說,長策過去對私樓需求預算,大致經歷「先高後低」,由2013年至2017年平均一手需求量,大致維持按年18,000-19,000伙之間。 2018年,政府扭轉了公私營房屋比例至七三比成為分水嶺,其後由2018年至2023年間,一手需求量大致為按年12,900-13,500個單位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