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6日 · 《聲明》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中國海的危險和侵犯性行為表示嚴重關切」,還「重申強烈反對中國單方面通過武力或脅迫手段改變東中國海現狀的任何企圖」,並「申明台海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聲明》中再次呼籲中國遵守海牙常設仲裁法院(PCA)於2016年7月12日的南中國海仲裁裁決,指該裁決認定仁愛礁(台稱「仁愛暗沙」,菲稱「Ayungin Shoal」)位於菲律賓專屬經濟海域內,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最終裁決」。 因應中菲因仁愛礁補給船不斷升級的衝突,拜登 11日還特別指出 ,「在南中國海對菲律賓飛機、船隻或武裝部隊的任何攻擊都將援引我們的共同防禦條約。

  2. 2021年3月27日 · 時逢變遷,文化組製作「島嶼價值」系列,探詢和講述香港離島各自天地,傾聽每座島嶼那各自獨立的、異於「主流」香港的認同,這認同建基於何種價值,發生什麼化學反應,島嶼之於今日或今後香港的價值又在哪裏? 今日第一篇,講述正在給島過「節」、不斷探詢這些海中灘頭彼此連結的一處小島:坪洲。 「某種意義上來說,坪洲是比大城市更平衡、人口密度更小、與自然更緊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更頻繁的城市模型。 島嶼是神秘的。 相對於大陸或是城市,島嶼好像是那個不為人知的所在。 它們受大海阻隔、自成體系,好像在不遠處,我們對它們卻只有模糊的認知。 島嶼也承載了逃脫的渴望。 它是日常經驗之外突然岔出的平行空間。 島嶼外的人向島投射自己的想像、在島上舒展身體,島嶼是都市生活中的他者。

  3. 2021年8月3日 · 2020年底,中國國務院發布最新《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這份期限至2035年的交通規劃,再次強調京台通道的重要性。 網路輿論揣測其為兩岸「統一」的時間點。 公鐵大橋2013年修建,2020年通車,它的完工,意味著京台互通計劃的大陸部分全部完成。 與在各個層面上都恢弘巨大的橋相比,長嶼像巨龍腳邊的一塊小石頭。 這座夾在福州與平潭之間,是福州長樂區36個島嶼中唯一有人長居的地方。 修橋前,這裡沒有自來水、沒有行車道、出只能靠船。 遇到颱風天,海上停航、上通信中斷。 據說,因為運輸不便,上的垃圾從清朝有人遷入起到現在,堆了整整一百多年。 回想剛建橋那陣,上人充滿希望,「建橋以後至少交通會好些吧。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是中國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跨海大橋。 攝:林文清/傳媒. 生機.

  4. 2018年10月11日 · 這項計劃在原有的「東大嶼都會」人工島計劃之外,新增研究「交椅洲」與「喜靈洲」兩地的分階段填海,並提出1700公頃的填海面積,首階段在2025年展開。

  5. 2018年10月10日 · 計劃強調將以運輸基建先行,港府將研究在大嶼山興建一條新的主要運輸走廊,以道路及鐵路連接屯門沿海地帶、北大嶼山、中部水域人工島,以至港島北傳統商業區。

  6. 2021年4月16日 · 端文化組製作的「島嶼價值」系列,旨在探詢香港離島天地,傾聽每座島嶼獨立的、異於「主流」香港的認同。 因此,於系列第二篇,我們來看看大嶼山曾在、現在的幾家地區媒體。

  7. 2024年5月16日 · 菲律賓民間船隊接近爭議島礁宣示主權,中國海警現場管制 5月15日,約200名菲律賓活動人士及漁民乘船前往黃岩島(菲稱「斯卡伯勒淺灘」,台灣稱「民主礁」),向菲律賓漁民分送補給品,並宣示對該爭議水域的主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