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2日 · 不得不提時代曲的影響並不限於上海後來更成為粵語流行曲發展的契機據劉靖之在香港音樂史論提及隨着1949年國共戰亂一眾海派作曲家南下香港逃難當中包括陳歌辛姚敏李厚襄等人他們帶來西方曲式並主導用電子樂器創作 ...

    • 一、1999年「人大釋法」:主權移交後第一次
    • 二、2003 年「反二十三」:首次七一大遊行
    • 三、2012年 「反國教」:「身分認同」爭奪衝頂
    • 2014年 雨傘運動:催生抗爭新一代
    • 2016年 旺角騷亂:「魚蛋革命」觸「港獨」紅線
    • 2018 一地兩檢:一國兩制「名存實亡」
    • 2019 反送中:曠日持久,真槍實彈

    關鍵日:1999年6月26日,北京對香港《基本法》中的「居港權」作出解釋。 關鍵點:這是香港主權移交以來人大第一次釋法。 此前,在香港終審法院對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居港權問題作出判決後,時任特首董建華直接向北京國務院提出報告,請求人大釋法。此舉在香港社會引起極大爭議,特區政府被指破壞香港司法獨立,香港法律界發起「沉默大遊行」。 《基本法》是香港小憲法,規定在2047年之前的50年內,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對香港事務有決定權,軍事和外交權力則在北京手中。但《基本法》也寫到,中國常設立法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有「最終解釋權」。 這個「最終解釋權」成了北京和香港關係不太平的導火索:北京曾五次釋法,幾乎每一次都在香港引爆擔憂法治、司法獨立的火藥桶。 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9月間,一些...

    關鍵日:2003年7月1日,50萬香港人上街遊行,主題是「反對二十三,還政於民」。 關鍵點:這是香港人第一次在主權移交紀念日大遊行。 2002年9月24日,特區政府公布了根據《基本法》第23條就叛國、顛覆、洩漏國家機密等7項罪行立法的諮詢文件,在香港引起前所未有的爭議。 香港人表達民意的七一大遊行引發所謂的「七一效應」,港府第二年決定撤回國家安全條例草案,「以消除社會對當局按照基本法23條規定立法所帶來的疑慮」。一年多後,特首董建華下台。 影響更為深遠的是,七一遊行使香港人一改政治冷感形象。他們似乎看到了民眾的力量。從此,七一遊行成為香港政治日曆上的固定節目。 七一遊行參加人數往往也成為衡量香港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的標凖之一。 1. 新聞背景:香港七一遊行十年

    關鍵日:2012年10月8日,梁振英的特區政府宣佈,擱置實施德育與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 關鍵點:香港與北京之間對港人「身分認同」矛盾激化、爭奪衝頂。 北京認為,主權移交之後出現的各種中港矛盾,原因之一可能是港人對中國認識不足、不認同中國發展道路,或者沒有看到香港命運與中國息息相關。總之,主權回歸了,但港人之「心」並未回歸。2007年時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視察香港時明確強調,必須「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 港府推出過其他增強對中國認識的公共措施,但是「國教」激發最為強烈的反彈。反對者稱之為對港人及下一代「強行洗腦」,發起一系列抗議,包括聯署、遊行、集會,甚至絶食。 「反國教」運動之後,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抗拒「中國認同」出現漲勢,「身份認同」問題再也沒有離開香港抗議北京的「運動場」。 1...

    關鍵日:2014年9月28日,「佔中」開始,「雨傘運動」拉開帷幕。 關鍵點:這是主權移交至2014年香港最重要的民主抗爭運動。 2014年9月28日,香港民主派支持者為了爭取一個沒有篩選機制的普選制度,佔領政府總部外的道路,揭開為期79天的佔領運動(又稱雨傘運動)。 聲勢浩大的「佔中」雖然沒有換來北京及港府的任何讓步,但是,這場運動被廣泛認為孕育了香港民主抗爭的種子,掀開香港民主運動「新一頁」。 黃之鋒在「雨傘運動」一週年紀念日時這樣說:「9月28日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我們投身民主活動重要的轉折點。」 迄今,「真普選」依然是北京與香港人之間難以彌合的鴻溝。但是,大批香港年青人在經歷「雨傘運動」的洗禮後,對社會和北京極度失望,這為今後中港關係埋下了伏筆。 1. 觀點:香港民主運動的新一頁

    關鍵日:2016年2月9日,九龍旺角發生大規模警民衝突。 關鍵點:這是香港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騷亂,而且觸及北京「港獨」紅線。 農曆大年初二(9日)凌晨,香港警員在旺角鬧市區試圖驅趕涉嫌非法在街頭擺賣的小販,但引發香港「本土民主前線」等本土派組織號召抗議者到場聲援小販,與警員發生對峙、衝突。在香港,「本土派」也因抗爭手法激烈廣受關注。 又稱「魚蛋革命」的旺角騷亂幾天后,北京政府駐香港的最高官員、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定性,這起暴力事件是「激進分離勢力」所為。在從西藏、新疆到台灣許多其他問題上,北京也曾給反對派貼同樣的標籤,意指這些人的真實目的是分裂中國、搞獨立。普遍認為,港獨,是北京的「終極紅線」。 旺角騷亂後,在香港,「港獨」更加不再被視為禁忌話題──尤其在年輕人之間。他們不但認為香港獨立有可能,更...

    關鍵日:2018年9月23日,中國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周日正式通車。 關鍵點:「一地兩檢」被指嚴重破壞「一國兩制」。 「一地兩檢」制度下,香港把高鐵站內部分區域交由大陸管轄。反對派認為這無異割地。但是,北京和港府則說,「一地兩檢」符合《基本法》和一國兩制,而且可以節省時間,高鐵本身更有長遠的經濟效益。 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籌建期間,高鐵因成本高昂、一地兩檢等已在香港引發過示威。擾攘多時,通車雖然意味著塵埃落定,但是,多年抗爭後,大陸執法人員還是在香港核心有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執法區,許多港人感覺如鯁在喉。 除高鐵外,港珠澳大橋、蓮塘口岸等本意是要連接大陸與香港的大型工程的風險在於,如果北京被視作借強勢與香港搞「硬融合」,港人的心反倒有可能與北京愈走愈遠。 1. 高鐵「一地兩檢」──中國...

    關鍵日:2019年6月9日,香港爆發《逃犯條例》引發的「反送中」大遊行。 關鍵點:這是香港主權移交以來規模最大、暴力最為嚴重的抗議。 不過,《逃犯條例》似乎只是導火索,根本原因還包括,主權移交後,北京被視作連年、逐步加大在香港的影響和控制,多次高調批評香港反北京中央政府、要求民主、普選等活動;港府亦多次被指屈從中央壓力、加強對政治活動的管控。港人感覺「北京壓力」越來越大,保障自治的《基本法》被一步步侵蝕、削弱,也有人指責港府在這方面助紂為虐。 除了遊行人數超過百萬、抗議時間持續幾個月外,「反送中」期間最為震懾的是暴力衝突之嚴重,燃燒彈、催淚彈、水炮車……警察還動用了真槍實彈! 從6月爆發延續到歲末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最終才給曠日持久的抗議大潮按下了「暫停鍵」。不過,這個暫停真的非常短暫。...

  2. 2024年3月17日 · 定居台灣綽號「姜牧師」的香港網路媒體創辦人、記者姜嘉偉,17日驚傳在台北市林森北路街頭,遭不明人士持刀刺殺。隨後他在個人臉書上,躺在病床上直播表示,左邊背脊被人捅了2刀。警方調閱影像後發現,姜牧師下計程車之後,疑似酒店消費結束客人,發生言語或碰撞糾紛,導致後續有 ...

  3. 2024年4月14日 · 葛斯齊透露,該名男星曾在被餐廳邀請去試菜時,於途中店內女公關急跑廁所,更指出,他喝了酒後會瘋狂虧女性。. 該男星4大身分線索也曝光了。. 葛斯齊日前在臉書「新聞前線」開直播透露,某男星比黃子佼更可惡,並且因為他所有糟糕行徑還未遭爆 ...

  4. 2024年5月16日 · 分享.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於今(16)日公布第35屆金獎入圍名單,本屆計有303家公司,1,568張專輯,24,071件作品報名參賽。. 經評審團初審、資格審及複審三階段,歷時3個月評審作業後,決議本年入圍名單,計148件作品入圍角逐27個獎項,並將於6月29 ...

  5. 2024年2月18日 · 屬火行業. 從2024年甲辰年開始,正式進入了九紫離火運主宰年份,因此在2024年至2043年期間,凡是火相關行業將會發展的很好。. 比如,電力、通訊、能源、科技等行業。. 另外火主禮,代表著文明文化,因此文化產業也將迎來大變動,思想、教育、影視 ...

  6. 2024年2月19日 · 大立光集團自1987年(36年)成立以來,一直是全球精密鏡頭領域領導廠商,憑藉其創新技術和卓越品質,贏得了全球市場肯定。成功登上台灣股市巔峰,成為台灣股王(股票代碼:2350元)。作為一家專注於科技發展與醫療創新公司,大立光努力著眼於後疫情時代,力求為生技醫療長期照護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