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粽的歷史悠久,文獻記載最早見於 西晉 時期的 三吳 地區(今江蘇一帶),用菇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 粽子傳統是 仲夏 與 端午 的必備食品, 西晉 周處 《 風土記 》寫道:「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 齊民要術 》卷九引《 風土記 》記述粽子「蓋取陰陽尚相褁未分散之時像也」。 此時角黍未與其他傳說或祭祀儀禮結合。 數世紀之後,各地民俗故事將在地信仰、節慶與粽子起源結合,衍生出不同民俗故事。 例如 屈原 及 伍子胥 等儀禮。 惟其年代與最早 西晉 時期關於角黍之記載(西元236年-297年)皆有落差。 例如,民間傳說在 戰國時代 , 楚國 愛國詩人 屈原 投 汨羅江 自盡後(西元前278年),百姓為了防止 魚 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喫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

  2. ,又稱 粽子 、 ,是 端午節 應節食品之一,傳統以 白米 為主的食品(另外也有用 小米 或 芋頭 、 玉米 、 高粱 等穀物磨成粉),並用葉子包裹於其外,裡頭配料有 豆沙 、 绿豆 、 红豆 、 眉豆 、 黄豆 、 腊肠 、 鹹鴨蛋 、 花生 、 栗子 、 玉米 ...

  3.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種,又稱“ 角黍 ”、“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 粽子早在 春秋 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 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 食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 ...

    • 粽起源1
    • 粽起源2
    • 粽起源3
    • 粽起源4
    • 粽起源5
  4. 粽子,由 叶 包裹 糯米 蒸制而成的 食品 ,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端午食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甚至流传到东亚诸国。. [1-2] ,即籺,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 箬 ...

  5. ,又称 粽子 、 ,是 端午节 应节食品之一,传统以 白米 为主的食品(另外也有用 小米 或 芋头 、 玉米 、 高粱 等谷物磨成粉),并用叶子包裹于其外,里头配料有 豆沙 、 绿豆 、 红豆 、 眉豆 、 黄豆 、 腊肠 、 咸鸭蛋 、 花生 、 栗子 、 玉米 ...

  6.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 cyberfair2011 › stps01端午食粽 | 粽子的起源

    起源於中國漢族間,相傳與紀念古代詩人屈原投江有關,為端午節應景物之一。. 粽子的歷史悠久,在戰國時已經出現。. 楚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百姓為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吃米飯而不去吃屈原的屍體。. 成為在農曆 ...

  7. 2018年6月18日 · 粽子的由來,大家大概也都耳熟能詳,但是粽子和鄉愁,有著什麼樣的關聯? 據稱是紀念屈原而發展出來的粽子,雖然都叫做粽子,但是大江南北口味、風味、餡料也都有著天南地北的差異。 台灣春節:老市場的過年滋味. 台灣來鴻:大陸配偶與傳承正宗家鄉味. 台灣講古:翻轉本地口味的"川味"牛肉麵. 世界最貴的八種食材 你的年夜飯中有沒有. Weibo. 粽子傳奇....

  8.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