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糖尿病病徵 相關

    廣告
  2. 特設60秒倒數計時功能的血糖儀,提供更長時間補足血液至同一試紙,節省試紙。滿$399免運費。 獨特的smartLIGHT™功能,使用三色指示燈,助您清晰簡易地取讀血糖讀數,即到萬寧官方網店選購。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4日 · 治療方法. 陳諾指傳統藥物,如磺胺類或胰島素藥物,雖然可幫助糖尿病病人降血糖,但副作用是病患會經常有飢餓感,導致體重上升。 但隨著時代進步,市場已推出新一代藥物,如SGLT-2抑制劑就可以令病人於小便中排糖,令病者體重下降,亦有助保護心血管。 此外,亦有一種GLP-1型注射針劑,屬於腸胃賀爾蒙藥物,病人只需每一星期注射一次,便可令胃口下降,及餐後血糖容易受控。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陳諾。 (湛斯雅攝)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 立即下載: https://bit.ly/34FTtW9. hket App儲積分換獎賞: https://bit.ly/3ClEy1R. 記者: 容惠玲.

  2. 2024年5月3日 · 糖尿病4大症狀. 台灣營養師林郁庭在Facebook 個人專頁 發文指出,糖尿病有4大症狀,當出現這些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抽血檢查,儘早治療。 點擊圖片放大. +4. 外出用膳或叫外賣增加糖尿病風險. 澳洲註冊營養師劉惠汶Vivien曾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人出外進膳普遍會選擇炒粉麵飯或者快餐,但這類型的食物含較高熱量,油、鹽、糖都相對較高。 如果整體熱量攝取較多,消耗較少,久而久之有機會影響體重。 因此,外出用膳或者叫外賣都跟糖尿病風險有密切關係。 一碟揚州炒飯,它含有約1200卡路里,即是千卡,熱量相若5碗飯。 此外,它有接近10茶匙的食油及1茶匙的食鹽。 根據衛生署的建議,成年人一天內攝取的主食油最好控制在6至7茶匙的油份,而食鹽最好保持在不多於1茶匙。

  3. 2024年5月16日 · 1.皮膚變黑. 若有嚴重的胰島素阻抗,往往在皮膚皺摺處,如脖子、腋下會開始出現皮膚變黑變厚的情況,稱為「黑色棘皮症」。 周醫生解釋,這並不是因為衛生習慣不好導致皮膚長垢,而是在高胰島素阻抗的情況下,糖分與胰島素的作用,使得皮膚角質增生以及膠原蛋白破壞,導致黑色棘皮症。 因此,出現這個狀況就要開始懷疑糖尿病的可能。 2.吃多喝多尿多. 當血糖不斷往上爬升,身體開始要把毒素排出,就會讓人不斷地想跑廁所。 由於糖分就是經由尿液排出,在此過程中又會排出大量的水分,因此就會變得非常口渴。 而這麼多糖分流失,也代表著吃進去的食物沒被身體好好地吸收利用,進而又開始想吃甜食。 因此,當出現這3個症狀時,代表血糖已經開始出現問題。 3.覺得疲憊.

  4. 2024年4月16日 · 一般而言,糖尿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常見多為異常口渴、尿頻、容易疲倦、體重下降、視力模糊等,而部分患者可能未必有明顯病徵,待出現併發症才驚覺患上糖尿病。 黃醫生指,家族有糖尿病史、肥胖人士及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曾有妊娠糖尿病等人士,都屬於患上糖尿病高危人士。 他又提醒即使沒有高危因素、沒有症狀的人士,年逾35歲都應考慮做血糖檢測,當發現有病徵才做檢查可能已經太遲。 糖尿病8大症狀. 點擊圖片放大. +7. 糖尿病患者應做好體重控制. 黃醫生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好好控制體重,肥胖或過重的人士(即BMI(身體質量指數)分別高於25或23m2/kg)應先減去5至10%體重,會對血糖控制有所幫助。

  5. 2024年5月22日 · 糖尿病6大症狀. 李婉萍過往曾經在其個人網站「 李婉萍營養師-營養工具書 」發文分析糖尿病6大症狀,出現下述症狀有可能已經有血糖過高的問題。 點擊圖片放大. +5. 1. 三多症狀:多吃、多喝、多尿. 如今有許多患者都不一定有這個症狀,不過如果有相關症狀請一定要注意。 2. 皮膚傷口不容易好. 切勿忽視皮膚的小傷口長期沒有癒合。 3. 免疫力下降(經常感染) 女性泌尿道如果長期容易反覆發作感染就要特別注意。 4. 體重減輕. 沒有在減重,但體重卻持續減少。 5. 視力模糊. 持續超過一個月視線都模糊不清,請盡快就醫。 6. 神經病變(麻木、疼痛) 手腳對於溫熱與痛楚的感覺異於平常,感覺較為遲鈍,就要小心。

  6. 2024年3月12日 · 糖尿病成因+病徵.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黃卓力受訪時曾指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當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時,血糖便會不正常地高,導致糖尿病。 一般而言,糖尿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常見多為異常口渴、尿頻、容易疲倦、體重下降、視力模糊等,而部分患者可能未必有明顯病徵,待出現併發症才驚覺患上糖尿病。 黃醫生指,家族有糖尿病史、肥胖人士及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曾有妊娠糖尿病等人士,都屬於患上糖尿病高危人士。

  7. 2024年2月23日 · 糖尿病成因+病徵. 本港內分泌及糖尿專科醫生黃卓力曾受訪,指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當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時,血糖便會不正常地高,導致糖尿病。 點擊圖片放大. +5. 一般而言,糖尿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常見多為異常口渴、尿頻、容易疲倦、體重下降、視力模糊等,而部分患者可能未必有明顯病徵,待出現併發症才驚覺患上糖尿病。 他指,家族有糖尿病史、肥胖人士及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曾有妊娠糖尿病等人士,都屬於患上糖尿病高危人士。 他又提醒即使沒有高危因素、沒有症狀的人士,年逾35歲都應考慮做血糖檢測,當發現有病徵才做檢查可能已經太遲。 糖尿病患者應做好體重控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