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近年來世界 民主 制度受到諸多的挑戰,尤其是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 擴散至全球後,各國為了防疫均對人民自由進行程度不一的限制。 根据2021年的民主指数全球只有不到46%的人生活在民主制度下包括完全民主缺陷民主”),这是自2006年这一指数首次发布以来最差的数据。 [3] 2021年排名中,領先國家依然以 发达国家 為主,其中 挪威 、 新西兰 和 芬兰 为前三甲;而該年經歷 塔利班攻勢 的 阿富汗 與 軍事政變 的 缅甸 則取代長年名次墊底的 朝鲜 成為民主情況則最為惡劣的國家。 而在全球疫情中防疫評價良好的 臺灣 ( 中華民國 )的名次在2020年逆勢上昇20名,為該年報告中變化最大的國家。

  2. 2018年1月2日 · 我們熟悉的世界正在崩壞──「民主制度或許無法逆轉但它不曾也不會是所有問題的萬靈丹. 劉庭安/我所見的世界. 2018/01/02. 111241. 「人類的政治制度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演化而調整。 在過去兩三年,我們見證到民主制度從神壇上走了下來,老牌的民主國家一個個陷入混亂。 但其實,不是民主制度失靈了,而是民主制度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存在過,也從來就不是能解決問題的萬靈丹。 這週的專欄,我們來非常「政治不正確」地挑戰一個話題:「民主制度」。 作為一個出生在解嚴後的孩子,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民主制度」有多好多不容易、投票權是人民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是底層人民不被菁英侵犯的保障......等等。 不只是台灣,全球對於民主制度,都曾經抱持著非常樂觀的期待。

  3. 2019年9月3日 · 觀點現代民主的缺陷--短視近利漠視未來 - BBC News 中文. 羅曼·克茲納里奇. (Roman Krznaric) 2019年9月3日. 最近更新: 2019年11月15日. Getty Images. 1739年,蘇格蘭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寫道,公民政府的起源,是因為「人們無法從根本上救治自己或他人的靈魂之狹隘,(這種狹隘)導致人們舍遠圖近」 。...

  4. 2024年3月18日 · 近年來世界 民主 制度受到諸多的挑戰,尤其是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 擴散至全球後,各國為了防疫均對人民自由進行程度不一的限制。 根據2021年的民主指數,全球只有不到46%的人生活在民主制度下(包括「完全民主」和「缺陷民主」),這是自2006年這一指數首次發佈以來最差的數據。 [3] 2021年排名中,領先國家依然以 發達國家 為主,其中 挪威 、 新西蘭 和 芬蘭 為前三甲;而該年經歷 塔利班攻勢 的 阿富汗 與 軍事政變 的 緬甸 則取代長年名次墊底的 北韓 成為民主情況則最為惡劣的國家。 而在全球疫情中防疫評價良好的 臺灣 ( 中華民國 )的名次在2020年逆勢上昇20名,為該年報告中變化最大的國家。

  5. 民主的缺陷是否所有人都應該有權利投票民主是引領我們邁向未來的最終模式嗎若然的話為甚麼年輕一代似乎不再在乎民主? 聽聽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想法。 10 Oct 2021. 2016 年 6 月當英國就脫離歐盟舉行表決時,24 歲以下的投票人士有 70%支持留歐、而65 歲或以上的投票人士有40%支持留歐。 英國廣播公司 (BBC) 三年後的一項調查顯示,年輕一輩和老一輩比率不均的情況持續。 從數據看來,如果明天再舉行全民表決(儘管可能性非常低),投票支持留歐的人當中仍會以年輕人較多。 在表決一項會影響國家未來數十年的問題時,將所有合資格的選民不分年齡,一視同仁是否公平? 至少有人曾在 2016 年表決舉行過後提出此問題,因為脫歐對英國經濟產生的影響不是短期而是長遠。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1年4月12日 · 有缺陷的民主」 ( Flawed Democracy )是經濟學人智庫 EIU 評比各國民主政治所提出主要在說明其運作過程已有相當的瑕疵呈現相較全民主」 ( Full Democracy )來說,常會出現許多違逆「民主常態」的問題,進一步比較「混和政體」 ( Hybrid Regime ) 及「威權政體」 ( Authoritarian Regime ),違逆民主的情事則又有更明顯依次遞增。 如在2020-2021年的調查研究中,美國很遺憾是被評為「有缺陷的民主」。

  8. 2019年4月18日 · 一個問題是選舉週期這是民主制度固有的設計缺陷導致政治週期短暫為了在下一屆選舉中贏得選民的支持政客可能會提出誘人的稅收優惠政策而忽略長期問題比如應對生態毀滅養老金改革或兒童早期教育投資因為這些問題不會為政客直接贏取政治資本。 早在上世紀70年代,這種目光短淺的政策制定形式就被稱為「政治的景氣循環」。 強力塑造世界的「正常化」概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