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24日 · 2022-09-24 ROOTS 上會. 隨著美國的通脹持續升溫美國聯儲局實施收緊貨幣政策並宣佈展開加息周期。 美國聯儲局於9月22日公佈加息0.75厘的消息,是今年第五次加息,利率提高至介乎3至3.25厘。 面對美國加息加上香港聯繫匯率與美國掛鉤香港金管局亦有跟隨美國宣佈加息。 接下來這篇文章將會為大家分析美國聯儲局宣佈加息後對香港的按揭樓宇有甚麼影響,以及按揭利率有甚麼的變化。 美國加息如何影響香港利率? 基於聯繫匯率制度,美國加息或減息也會直接影響香港樓市。 不過香港銀行體系內的貨幣供應多或少,同樣會影響香港的利率計算(細銀行和大銀行利率也有差別)。 根據以往的數據,由90年代開始,美國聯儲局加息對於香港樓市的價格並不存在決定性的因素。

  2. 2022年5月12日 · 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筆者認為上述消息難令中港股市由現時的弱勢轉為強勢畢竟人民幣匯價是相對的數字面對美國加息仍要持續但內地卻未見有今年加息的取向投資者要有美元今年餘下時間仍要升值的心理準備

  3. 2023年3月30日 · 在這裡我們需要提醒的是美國加息仍然太慢這是因為上一輪大規模通脹持續了15年主要是由於1960年代財政赤字和大規模貨幣寬鬆導致的還有石油危機糧食短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可以看出,美國大規模通脹是分期進行的,而不是一次性爆發的。 具體來說1970年美國通脹率已經飆升至5.84%而1971-1972年略有回落但仍高達3.27%。 從1973年開始,大規模通脹再次爆發,當年的通脹率高達6.16%。 隨後,1974年通脹率飆升至11.03%,1975年也高達9.2%。 然而,1976年-1978年通脹有所回落,1979年惡性通脹再次來襲,當年通脹率達到11.22%,1980年更是高達13.58%。 因此,我們需要認真考慮利率政策的影響,以避免出現經濟困境。 如果通貨膨脹失控.

  4. 美國加息是為壓通脹於周二 (13日)公佈的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按年升4%,升幅是2021年3月以來最低,亦低過預期的4.1%。 換言之,利率已高於通脹率,被視為能有效壓低通脹。 雖然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按月升0.4%,被認為仍屬過高,但已連續3個月維持於同一水平。 加息周期見頂. 往後向,不論今次是否只是停加息或已完結加息周期,但真正確認加息周期已見頂,不再一定每次都加息,即是說一直拖累全球股市的負面因素將掃除。 實際上,在去年底聯儲局將加息幅度由0.5厘降至0.25厘後,全球多地股市已再次上升。 因此,美股可能基於升幅已顯著,短期因好消息落實而調整也好,不應會構成轉向。 另不排除股市估值向上重估可能。

  5. 2022年2月16日 · 美國1月CPI年增7.5%遠超預期續創1982年以來新高而且目前來說美國通脹的勢頭仍然會上升很多大行亦預期美國將會啟動加息周期那2022年樓市會如何? 但是小龍在不同我媒體接受訪問都指「今年睇樓,未來兩年睇可否上車」。 而九運亦將來臨,那九運很多人都識得講,而行動的只是盡快去買間九運的風水屋,可惜的是九運前我們必須經歷的是散水。 內地的著名經濟學家,人稱「週期天王」周金濤當年有一句名言叫“人生發財靠康波”,意思是,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一定不要以為是你多有本事,財富積累完全來源於經濟週期運動的時間。 國內很多人看了,但不信。 這是正常。 筆者曾多次撰文去分析了2017年是牛市,2018年熊市,2020年1月下跌,或近期的二月及三月下跌,但是一樣看了但忘了。

  6. 2022年3月29日 · 加息會影響美國經濟嗎美國即使無事這都會出問題! 2022-03-29 江恩小龍劉君明.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一場經濟學家討論會上闡明瞭美聯儲的目標: 經濟實現軟著陸通脹下降失業率保持穩定而且他更舉出還列舉了歷史上加息卻沒有引發經濟衰退的例子但小龍認為加息即使不影響美國經濟但新興市場都會出問題。 1994加息新興市債見大屠殺. 鮑威爾列舉了歷史上加息卻沒有引發經濟衰退的例子:1965年、1984年和1994年,美聯儲提高了足夠的利率,使過熱的經濟降溫,而沒有導致經濟衰退。 如果沒有新冠疫情,2019年美聯儲可能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 但讀者留意1994年卻出現了新興市場債券大屠殺,正是美國加息引起。 那表示他關注的是美國經濟。

  7. 2021年10月4日 · 美國國庫債券孳息率自今年3月曾急升後近日再度抽升10年期美債息率曾升至逾1.5%水平高估值科技股首當其衝以恒生科技股指數為例於9月跌25%近期美股走勢已響警號市場預期聯儲局年底前收水明年更有可能提早加息如果通脹加劇美國聯儲局要作出相應收緊貨幣政策。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也轉口風坦言,供應鏈出現瓶頸持續時間較預期長,預期未來數月通脹仍居高不下,之後才放緩。 曾對美息預測「神準」的摩根大通行政總裁Jamie Dimon近日已提出警告,聯儲局明年仍可能被迫採取激烈的政策行動,主因是通脹迫使該局加息。 市場對已發展國家經濟出現滯脹風險的憂慮加劇,聯儲局已陷入兩難,既要顧及通脹,又要兼顧經濟增長保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