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打工仔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有百分百寬減,但上限由2022年度10,000元,減少至2023年度6,000元,最新會減至3,000元。另外每個月都嘟下張八達通「公共交通補貼」,相信應該最多人受惠,會連同長者二元搭車都要檢討,年內完成。 其他開源節流

  2. 最新消息, 樓市拆局. 1. 逆權運動未平息,一邊說要與市民真誠對話,一邊卻引用《緊急法》來訂立《禁蒙面法》,看來解決問題方法是先解決提出問題人。 一邊說遵重法治,一邊卻繞過立法會,行政命令凌駕一切,徹底破壞《基本法》賦予香港三權分立原則。 未來香港何去何從,作為港人一定擔心,不單因為核心價值被摧毀,還因為惡法先例一開,實際已賦予特首無限權力,對香港經濟及樓市定必有影響。 外資層面. 對外資來說,究竟香港獨有金融地位是否不變? 香港會否實施外匯管制? 政府說法未能完全釋疑。

  3. 1. 逆權運動推進,暫時見到對樓市影響只有輕微影響。 但未來會否真正轉勢,講到底也是看買賣雙方取態。 但很明顯,大家可以預視到短時間氣氛仍拉鋸,短線走勢很視乎逆權運動演變、以及濫權警方會否進一步在地區添煩添亂。 政局不明朗,大家思考前路何去何從? 其實真正解決方法,就是政府聆聽市民意見,並回應小市民提出訴求。 只是種種情況已反映政府繼續漠視民意,反而鎮壓示威手法愈見粗暴。 有人開始討論會否引進解放軍,或內地政府按基本法宣布香港進入緊急狀態,從而實施全國性法律,好明顯也是跟小市民「玉石俱焚」做法。 只要小業主信心真正受挫,就會出現較深幅度調整。 屆時會跌幾多?

  4. 1. 上回提及,長實推售北角「城市花園」時,因第二期餘下八幢單位,正值《中英聯合聲明》後1985年推售,當時信心危機導致樓價滑落。 在這個暗黑香港地產時代,長實卻收到一個足以逆轉轉乾坤消息,究竟發生什麼事呢? 京派王光英跟李嘉誠洽住宅物業. 話說當時北京為穩定香港信心,派出光大集團前名譽董事長王光英來港跟李嘉誠洽購住宅物業,終在1984年1月23日跟長實簽定協議,以9.39億元購入八座「城市花園」物業,住宅樓面每呎690元,較首批開售價低五成,商業樓面則595元。 據1986年一篇地產專題報道指出,當時中國新聞社記者引述王光英訪問就指出「我們來香港是做買賣,同時也要為香港繁榮和穩定做點事。

  5. 最新消息, 樓市拆局. 1. 逆權運動發酵至此,對於是非黑白,有良知港人定能分辨清楚。 但對於目前禾雀亂飛樓市消息,大家又能摸得幾清? 縱然特首林鄭月娥一口咬定經濟嚴峻過沙士、差過海嘯,並跟近日逆權運動扯上關係,但林鄭說法卻站不住腳,只因所謂經濟差數字,根本都是歷史數字,格硬說跟逆權運動有關是言過其實。 當然,當警察濫權至隨意在港鐵內施放催淚煙,央及無辜小市民,令他們未能免於惶恐之中,個別地區確實有減價賣樓個案。 過去強硬業主市,若今日不提供一定讓步,並不容易與準買家期望接軌,所以短期內樓價是會調整。 但緊接下來,我們要問兩個問題,第一,肯減價比例又有幾多? 都頗肯定,現時減價貨仍屬少數,否則二手成交也不會淡靜至此。 第二,就是「減價貨」是等於「跳樓貨」?

  6. 凱滙背景資料. 「凱滙」2018年以低市價開售,折實呎價逾$17,000,但當時發展商卻跟代理有些爭拗,因為當年開價平,所以代理佣金也較低,令代理群起聲討發展商,時至今日,相關爭議已經平息,而且目前發展商正推售現樓貨尾,折實平均呎價逾$22,000。 業主背景. 今次驗單位是1座低層H室,實用面積758呎,當年以$1,326萬成交,呎價只是$17,489,今時今日叫價已可達$1,600萬以上。 單位屬於三房一套戶型,附設梗廚。 聽業主說,一家四口原本居於九龍灣淘大花園,當年次輪銷售才抽中此單位。 驗樓樓盤資料.

  7. 4 年前. 最新消息, 樓市拆局. 1. 撇除政局不說,因為實在太多變數。. 但過去誘發樓價有較深幅度的調整,銀行本身角色功不可沒。. 因為放貸容易與否,是準買家能否置業一個關鍵。. 最近龍頭大行匯豐銀行 在兩個月內兩度出手加息,最新樓按息率上調至2.475厘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