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27日 · 惟要小心若痠痛過了48小時仍未消減甚至產生強度痛楚及熱紅腫痛可能是受傷宜盡早求醫。 遠足後紓緩痠痛,可洗一個暖水澡,有充分睡眠。 而拉筋也重要有助緩和肌肉痛楚。 近年不少人運動後穿上壓力襪,着上一、兩天,減退水腫感覺會舒適一些。 遠足拉筋動作. 一、拉髂脛束: 把滾筒放在髂脛束下方,前後移動,進行30秒,共5至6次。 二、拉小腿: 雙腳前後箭步站立,謹記後腳要直。 進行30秒,共5至6次。 三、拉大腿: 右手扶緊穩固物件,右腳踝屈向後以左手拉起,維持6至8秒,共10次,換邊再做。 四、拉腰背: 雙手握緊穩固物件,手伸直與背成一直綫,維持6至8秒,共10次。 點擊圖片放大. 作者、責任編輯:周美好. (節錄) 【原文: 秋涼行山旺季 物理治療師的遠足叮嚀 】 欄名 : 知多啲.

  2. 2020年10月8日 · 這是一套上肢伸展運動可以活動手腕及肩膊關節對於有五十肩網球肘肩周炎等人士可以達到紓緩痛症的效果。 做易筋棒是需要左搖右擺,左腳去右腳、右腳去左腳,有點像太極可以運動五臟六腑。 易筋棒總共有十式,第九式反腕過背,韋寶華覺得初學會有點困難。 需要膊頭很放鬆才成,第一次一定做不到,大概1個月後就可以。 易筋棒運動十招式. 一、雙摇兩擺. 二、環圈企柱. 三、交搭伏手. 四、膊托冚圈. 五、腋夾高提. 六、千斤後舉. 七、挑燈半擔. 八、頸枕仰臥. 九、反腕過背. 十、胯底旋轉. 韋寶華示範第九式「反腕過背」: 點擊圖片放大. +5. 需要注意,中途有痛感要慢着來,記着痛位好好調節。 創辦人孫貴平示範影片:

  3. 2024年5月16日 · 疣是一種香港非常常見的皮膚病,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患上。 雖然疣多數沒有病徵,但亦有人會感覺痕癢及疼痛。 部份醫療機構建議患者進行脫疣治療,並向保險公司索償。 不過,並非人人都可以成功索償。 事實上,有關脫疣的索償爭議不斷。 今天,10Life就跟大家討論疣的種類、脫疣方法,以及成功索償的關鍵元素。 邊幾種疣最常見? 疣是常見的傳染性皮膚病,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引起,而令表皮不正常角質增生。 HPV種類逾百種,不同的病毒會引起不同的皮膚問題,當中以扁平疣、足底疣、尋常疣最為常見。 表1:扁平疣、足底疣、尋常疣徵狀. 5種脫疣治療. 疣多數會於半年內自然消失。 可是,若果病徵持續,便可能需要脫疣。

  4. 2021年7月1日 · 部分患者在年輕時已有出現症狀,但因年紀小不懂表達,甚至不知這就是偏頭痛,診斷出此症的高峰年齡為35歲至40歲,不少患者是這時因頭痛得嚴重去求醫而確診。 從生活習慣入手預防. 要預防偏頭痛,要從生活習慣入手。 誘發偏頭痛的原因,包括睡眠不足、生活壓力大、天氣轉變、食物因素(如紅酒、芝士等)、女性周期等等,也有情況是當事人患上傷風感冒,也可能引致頭痛發作。 「預防可從日常生活做起,盡量保持睡眠充足、轉天氣做足禦寒、避免進食可引致偏頭痛發作的食物。 【高糖飲食問題多 增患高血糖及糖尿病風險(附9種有營食物): 按此 】 (節錄) 【原文: 全球常見疾病第三位 偏頭痛徵狀多 疾病埋身患者可不自知 】 作者、責任編輯:周美好. =====.

  5. 2019年9月15日 · 下交叉綜合症是誘發起因,可導致不同痛症。 Alex指,患者一開始會覺得肌肉疲勞,或久站後感痠痛,漸漸至中期痛楚會加劇,肌肉變緊無法拉鬆,出現腰痛。 嚴重者有機會出現腰椎向前滑脫的現象,甚至會影響神經綫的出口位置,當神經孔收窄後,會出現一些下肢麻痺的情形。 大部分患者求醫時屬中期,有人因痛症難耐而發現病症,也有人於恒常脊椎檢查中確診,情況十分普遍。 Alex指,病人可透過矯正運動來調整,改善姿勢、鍛練肌肉及按摩放鬆肌肉,回復正常狀態。 Alex續指,但如出現痛症,難以自行拉鬆肌肉,就要找治療師或醫生幫助。 治療密度和次數因應病情而定,若痛楚劇烈或出現麻痺的情況,則或需配合醫生處方的消炎、止痛藥,再做物理治療,處理方法略有不同。 預防小貼士. 1. 無論站或坐,每隔一段時間要挺胸收腹.

  6. 2019年3月9日 · 骨科專科醫生梁漢邦指出腕管綜合症可說是最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主要是手腕不斷重複相同動作引起勞損所致。 患者多為中年以上人士,並以女性居多,原因是她們的腕管先天較為細小。 他警告,長時間玩手機,最嚴重會壓傷腕管內的神經綫,最終令手指失去觸感,無法進行拿筷子、扣鈕等精細動作。 中年女士腕管受損較常見. 他稱,以往腕管綜合症與工作有關,例如經常因做家務而要扭毛巾和拭抹的家庭主婦,或是長時間用電腦的打工仔,但現在則較多與玩手機有關,特別是手機愈大愈重,手腕的壓力亦愈大,而且一玩又往往可以玩上一、兩個小時。 重複及過度使用手腕關節,令腕管內的筋腱出現發炎,是腕管綜合症出現的主因。 其他病症如懷孕引起水腫、甲狀腺功能失調、腎病、類風濕關節炎等也可引發腕管綜合症。

  7. 2022年8月4日 · 簡單來說,醫療保險大多要入院才能實報實銷,當意外未必嚴重到要入院,例如扭傷看物理治療或跌打等,便未必能透過醫療保險索償,這時意外保險便可大派用場。 部分門診保險囊括物理治療或跌打,但每年限額較低,保費亦比意外保險的為高。 一. 物理治療賠償. 購買任何保險,都要弄清楚其賠償機制。 個人意外保險一般會設有醫療費用限額(Medical Expense),無論是物理治療、跌打或其他受保治療方式,均會全數計算在這個限額當中。 舉例來說,假如每宗意外醫療費用限額為20,000港元,投保人看了兩次物理治療,每次1,000港元,並看了一次約800港元的跌打,醫療費用限額便會剩下17,200港元。 假設受保人受傷,需接受8次物理治療,若每次費用為600港元,總費用為5,400港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