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維他命食物,應在飲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質和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雞、魚、肝、腰等內臟。 高維他命的食物有深色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綠葉蔬菜、番茄、茄子、紅棗等。 3.避免吃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飯菜要軟、爛、容易消化,以減輕胃的負擔。 4.避免吃刺激性及促進胃液分泌的食物,如多纖維的芹菜、韭菜、黃豆芽、海帶以及肉湯、魚湯、濃縮果汁、辣椒、芥末、烈性酒等,酸的水果如草莓、紅果等也不宜食用。 5.減少脂肪攝入。 脂肪可延緩胃排空,刺激膽囊收縮與分泌,降低食管括約肌壓力,烹調以煮、燉、燴為主,不用油煎炸。 不要吃太葷、太油和煎炸的食物,肉類炒煮要熟,蔬菜不要半生。 6.忌睡前兩小時禁食。 經常在睡覺前兩小時內吃東西,容易致使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酸倒流入食道的情況發生。

  2. 2023年4月8日 · 而是下班太晚的失控生活,令她無啖好食。轉了工,是否一天光晒?她繼續披露自己的飲食習慣,原來過?一種「鐘擺模式」,究竟難以餐餐控制吃得均衡的打工仔,能否發展出昨日無食菜,今日補回;周末暴飲暴食,之後幾日節制一下,這樣的補償機制?

  3. 2018年6月19日 · 薯片、碳酸飲料、糖果、酸奶、冰淇淋、炸雞、巧克力……各式各樣的零食往往是孩子們的最愛,因為好吃啊! 但帶這幾個字的零食還是要少吃,不僅... 詳情. 在中國肝炎是患肝癌的第一大原因,而第二大誘因黃麴霉素容易被忽視。 其實黃麴霉素就藏在你我的身邊,尤其是廚房裏面,要引起大家注意。 先談談... 詳情. 文 麥煒和 這故事發生在廿多年前。 「洪醫生,病人已到達R房(Resuscitation room,急救室)。 」 「...

  4. 舉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廣東燒肉,它就是一個持續把一塊切的大肉,在低溫中長時間吊燒,慢慢烤出美味佳餚的經典低溫烹調餸。 至於澱粉類食物如薯仔等,無論是煮、蒸或烤,只要用低於攝氏120度的溫度來烹煮,配合低溫提煉油,都能達到低溫烹調的理想效果。 如果是混合式烹調,則應控制在攝氏100度以內,避免過熱而令食物擠壓出黑斑點。 簡單來說:這樣烹調下的製成品,包括肉類,也不應出現任何焦黑的現象。 油煙的學問. 一般在家煮,並不像專業廚房可隨時量度食物有多高溫。 怎樣知道高低溫呢? 方麗影指出,了解各種脂肪和食用油的「煙點」(smoke point)是非常重要的。

  5. 做菜抓好放鹽時機 提高口感營養. 無鹽不成味,無米不成炊。. 在各種烹飪調味品中,鹽是最必不可少的。. 然而,中華菜式種類繁多,食材烹調方式各異,讓做菜放鹽這件小事變得沒那麼簡單。. 烹調放鹽的時機不對,會影響整道菜的口感和營養。. 營養專家為 ...

  6. 2019年9月19日 · 香港人工作時間長,辦公室總會放有一兩包零食。 但不少零食皆含高反式脂肪,多吃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明報專訊】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2019年4月華盛頓大學的學者發表研究指出,不健康飲食與全球五分之一死亡個案有關,2017年涉及1100萬人,致死個案甚至比吸煙更多。 最主要致死的飲食風險因素為進食太多鹽、太少全穀物及太少水果。 香港人的不良飲食習慣. 多肉少. 衛生署的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成人每天攝取約5至8両 (即約190至300克)肉、魚、蛋及代替品。 然而,根據2018年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在國際期刊《環境研究快報》發表的研究,香港是其中一個人均肉類消費量最高的地區,估計每人每日的平均消耗量達664克,其中豬肉和牛肉消費量最高。

  7. 謠傳:痛風治療方法——紅色莧菜煮湯飲,一日三碗,晚上卽癒,其效如神。或可用紅莧菜頭煑水一小時,用五至六碗水煑飲用。筧是鹼性,可很快中和尿酸,亦可去瘀清洗心血管,預防心肌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