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1日 · 自實行全民健保以來,凡參加健保開業醫師,其屬健保收入皆由中央健康保險署核發,並由健保局開立扣繳憑單,所以屬健保收入要漏報幾乎不可能,但非健保給付項目之收入或非加入健保之醫療診所漏報收入則時有耳聞。 *漏報部分負擔金額。 未向病患收取的部分負擔費用,許多醫師以為這部分就不用申報收入。 然而,中央健康保險署規定,若要對病患免收部分負擔,須向中央健康保險署報准後才能免收。 而且,國稅局所得歸戶資料中已減除未收取費用的部分金額。 *健保收入成本計算錯誤。 健保收入的成本費用,係依據財政部每年公布之「年度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計算,不同醫療類別及不同收入項目,皆有不同的標準,諸多診所經常因此計算錯誤。 醫療診所所得申報有3種方式. 1.核實認列. 診所平時依實際收支入帳,依實際產生所得認列申報。

  2. 2023年8月1日 · 保險「理賠起通」,保險服務自動化躍進的可能未來.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保險商品最主要提供的功能是理賠,理賠是讓保戶「最有感的服務」,相對理賠而言,其他服務都屬於配角。. 理賠,最重要就是達到「正確」與「即時」:正確 ...

  3. 2018年6月1日 · 2479.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民眾所需要的醫療需求也不斷提高,在健保給付範圍有限的情況下,民眾應該如何選擇治療方式與善用健保醫療? 以及商業保險在這當中,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科技進步的代價,往往轉嫁到民眾的健康! 如今受到食安、居安、環境的威脅,民眾的健康水平不斷下降,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資料分析,二 一六年全臺灣醫療院所門診、急診與住院病患人數總計2,224萬6,891人,門、住診健保支出為新臺幣5,295億320萬元(以健保點數一點折合0.8元計算)。 二 一五年新發癌症患者總數達10萬5,156人,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個人罹癌,創下歷史新高。

  4. 2020年11月1日 · 1.醫師或檢驗師. 現代醫療科技發達,當我們去體檢時,從驗血這一環節,就能從檢驗師的報告中得知自己身體各項指標的狀況,如肝功能好不好、血糖是否正常等。 如果有異常,檢驗報告上一目瞭然。 但是檢驗師不是醫生他只提供檢查報告至於報告上顯示的身體指標異常他不會為你提供解決身體異常問題的方法我們必須拿著檢驗報告去找醫生尋求治療方案。 團隊領導人的角色應該是醫生還是檢驗師? 黃俊文認為,當然應該是醫生。 他常常告訴自己,同時也提醒所有的業務主管,領導人的職責不僅要看到團隊中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必須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黃俊文經常聽見團隊主管這樣抱怨:「我的團隊老化了,管不動。 」、「我的團隊夥伴都是年輕人,沒有經驗,生產力低下。 」、「我的團隊夥伴們都不喜歡出勤,團隊出勤率低。

  5. 2021年9月1日 · 衛福部「2019年國民醫療保健」報告中,2019年臺灣民眾自付費用占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比重高達35.4%,與OECD中的國家相比,排名第4,僅次於墨西哥、拉脫維亞與希臘。 不過,方震中建議,若不是急迫性的手術,民眾可以多聽、多問、多看,讓自己有更多選擇。 「實務上常見到相同的疾病,有些醫師覺得自費可以達成、有些醫師覺得不用,民眾應該依自己的身心狀態與預算做適合的選擇。 常見10項特材比健保給付項目更優異. 臺灣目前在自費項目中有10項特材,界普遍認為有其優異之處,但價格較昂貴,在健保財源有限的情況下,難以列入健保給付;依現況,病患或其家屬如果希望使用,必須承擔健保差額外的部分費用。

  6. 2023年8月1日 · 案例一. 先前,林文惠有一名承接的服務件客戶在工作時突然間昏倒,同事趕緊將他送後,經由醫師診斷,發現腦部有腫瘤,需緊急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後因出現一些症狀,醫生認為還需要再開第二次手術。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開完第二次手術後,客戶就癱瘓在病床上,除了可以透過雙眼表達意識外,肢體完全沒有辦法活動。 從此刻起,她的先生只好辭去工作,全心全意照料他的生活。 客戶家庭頓時少了2份收入,也大大影響到還在求學中的孩子。 雖然先前客戶有投保醫療險,但她的先生向林文惠哀傷地表示說:「早知道保險應該多買一些」。 然而,其實有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事先早知道的,所以在不確定的人生中,把一些未知的風險分散掉,寧可定期付一些尚可負擔的費用,也不要在未來的人生當中後悔莫及,不但影響到自己也拖累了家人。 案例二.

  7. 2023年9月1日 · 住院整合照護服務其實已經推行了20多年的時間,有許多不同名字的「前身」,如全責照護、共聘制度等,最初是由周照芳教授推動,身為護理師的她看見民眾因為照護問題受苦,認為界應該要站出來處理,她便從國外引進全責照護,也就是護理技術混合式制度,這便是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的雛型。 「所以這並不是一個新的議題。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相似的服務早年在推動上並不順利,僅在SARS爆發期間曾有短暫的討論,而前幾年在疫情的催化下,民眾才普遍意識到急性醫療照護過程中感染控管的重要性,相關服務才又受到重視。 照護需求日益增加,相關議題應盡早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