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1日 · 可參考三大方向. 通常民眾預期自費醫材可以讓手術復元快、疼痛少、傷口小,但到底該怎麼判斷是否需要自費醫材,應思漢建議可以從這三個方向來做思考: 多聽不同醫師建議. 對於醫師的說法有疑慮時,可以聽聽看不同醫師的建議,進行更多面向的討論。 就像買車子時會貨比三家,甚至同一個廠牌的車子也會去不同的展示間聽聽不同人的解析。 自費與否,應藉由不同醫師建議、看法與經驗來獲得多方的資訊。 查詢資料. 健保署推出「自費醫材比價網」,每間醫療院都會將收取全額自費或自付差額醫材的價格上傳至健保局網站,不同醫院間價格差異大,民眾不怕成了冤大頭。 加上網路資訊也越來越透明,可從網路上查看相關醫材資料與病患分享來進行評估。 家庭共同決策.

    • 醫師有告知的義務,民眾有選擇的權力
    • 自費、健保差別在哪裡?可從 3 角度分析
    • 選擇健保還是自費?醫師建議想清楚 3 件事

    邱冠明分享,自己在與病人溝通時,常會說一句話:「如果沒有告訴你自費的選項,我這是覺得你付不起、看你不起;但是說了之後真的太貴,有時候又會讓人懊惱得要命。」面對這樣的左右為難,他表示:醫生有告知的義務,你(民眾)有選擇的權力。 「『價格』在每個人來看不一樣的,有些人願意用 3 萬元換一個月的自由,有些人願意用 3 萬元換一頓飯,而你要衡量的就是這個代價與你的需求、負擔範圍是否符合。」邱冠明分析。 謝福謙舉例:「就像是國產車、日產車以及歐美車,都是汽車,都能夠正常駕駛。但是可以用多久?瑕疵的比例多高?是不是要常維修?我現在用自費的項目可能很貴,但是之後是不是可以讓我省去其他想要避免的麻煩。」

    謝福謙分享,自費的醫材為什麼會比較貴?一分錢一分貨是有道理在的。一般來說,自費醫材與健保醫材可能有 3 種不同的差別。 一、只是手術方式、降低疼痛的差別 有些自費項目與健保項目在治療 2 個星期後,可能就沒有明顯的差別。唯一的差別在於手術的時候可能傷口比較小、能夠降低疼痛感。 謝福謙舉例,以靜脈曲張舉例,健保的方式是在鼠蹊部或是膝蓋開一個 3 公分的傷口,自費的則是用雷射做血管腔的破壞,可以減低患者疼痛。「一個 6 萬元,一個健保 5000 元,實際上在治療靜脈曲張來說,也許兩個星期就後沒有什麼差別。」 換句話說,這一類的自費醫材就是「花錢少受罪」,民眾要做的就是金錢與舒適度之間的取捨。 二、使用年限有差距 另一種自費與健保的差別在於使用年限,以心臟瓣膜舉例,會使用不同的耗材。健保耗材是豬瓣...

    一、充分了解資訊 許多人並不是負擔不起自費醫材,而是擔心自己花了冤枉錢。對此謝福謙建議,可以多問幾個醫生做諮詢,如果每個醫生都告訴你這個項目裡自費的要比健保的好,提出的理由又是你在意的問題,那麼在經濟許可的條件下,或許可以考慮使用這項自費醫材。 「想要具體了解哪個醫材比較好的話,可能還是要從研究去看。但是一般民眾不會做到這件事情的,這也許是未來政府可以努力的方向,讓民眾可以了解每個醫材的資訊(不只是價格)如何。」謝福謙表示, 民眾也可以主動向醫院索取這些資訊、衛教單張,謝福謙表示,許多醫院都有製作資料,向病人解釋這個醫材貴在哪裡、好在哪裡。民眾不一定要從原文研究中才能找到答案。 二、與醫師充分溝通,衡量自己的需求 「醫師大概無法告訴你應該做怎樣的決定。」邱冠明表示,每個人心裡那把尺都不一樣,...

  2. 2020年9月1日 · 保署長李伯璋親自回應了. 日期:2020 年 9 月 1 日 作者: 林以璿. 健保署昨 (31)表示,9月1日起,除「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外,包括人工水晶體、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塗藥裝置、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複雜性心臟部整脈消融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9月1日 · 為讓保險跟上醫療科技發展腳步,南山人壽癌症險針對民眾最需要的自費醫療項目,推出癌症新式檢測與療法補充包,不僅能讓保戶在罹癌後安心接受癌症基因檢測,在重度癌症時接受標靶治療藥物後,也將獲得 30 萬元或 50 萬元的定額給付,填補健保自費的缺口。 另外,如果保戶罹患實體癌進程到第四期並於醫院接受符合保單條款約定的自體免疫細胞治療,還可領取 100 萬元定額給付。 南山人壽表示,補充包特色是方便民眾彈性組合,皆為一年期,可附加於癌症主 / 附約,補充癌症新式檢測與療法的自費缺口,同時補充包商品皆納入現金回饋機制,保戶若是體檢達標,並接受指定癌症篩檢或接種指定疫苗,最高可獲得年繳保費的 12% 現金回饋。

  5. 諮詢醫保政策:如果符合醫保政策規定,可以了解醫保報銷比例和範圍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利用醫保資源減輕經濟負擔。 總之,在選擇 終止懷孕收費 的醫院時,女性及其家庭應該充分了解相關信息並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以做出明智的選擇。

  6. 2020年6月12日 · 署急著在臉書上po出懶人包,講解自付差額的重點,其中強調這項新制的規範對象是「民眾自付差額特材」,也就是健負擔一部分、其餘民眾負擔的材,而不是「全額自費材」,原訂相關新制將在8月1日上路。

  7. 1 天前 · 莊子儀指出,免疫治療的健給付過去以免疫標記 PD-L1 大於 50% 以上的晚期肺癌病人為主,現在新的給付範圍,擴大到晚期肺麟癌免疫標記 PD-L1 落在 1 至 49% 之間,可以申請健免疫治療和化學治療。至於雙免疫治療,目前並無健給付,屬於自費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