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1日 · 因此,金管會對保險業者提出了5大對策:1.調整商品結構;2.導正業者追求業績的不當銷售行為;3.強化資本結構;4.強化保險業匯率風險及資產負債表的管理能力;5.協助督促業者順利接軌IFRS 17。 希望藉由政策導正保險業者從高利率吸納保戶的銷售方式,同時也希望能導正消費者購買保險總想著要「還本」或「增值」的想法。 面對保費調漲的正確觀念.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表示,未來儲蓄險並不會消失,但保費卻會上漲。 一來因為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遲緩,皆採取低利率寬鬆政策,主管機關也因應趨勢宣布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而利率下降會導致儲蓄險保單提存準備金的壓力,因而保費會上漲。 二來預計二 二 年下半年會調高保單中死亡保障的比例,保障變高了,自然也會促使保費上漲。

  2. 2024年5月1日 · 第1個階段是「機率經營」,也就是看到什麼樣的市場、有機會開發客戶,就去試試看,例如緣故市場(朋友、親戚)、陌生市場(路演、街訪、電話行銷)、孤兒保單市場等。

  3. 2019年8月1日 · 有時我們會在從業後因為一些不順遂,或因為事情沒有如自己預期中發展而感嘆自己沒有選擇權,然而今天的結果正是過去的你擁有選擇權時所造就的,那麼不論結局是好或壞,我們都該風險自擔的勇氣。

  4. 2019年8月1日 · 誰都不想成為「等待照顧者」. 富邦人壽富尊通訊處行銷經理林梅玉分享,自己的婆婆母親過去都曾面臨長期照顧的困難。. 婆婆在80歲時因為呼吸上的問題需要做氣切,家裡3個小孩,對選擇母親是否氣切不同的觀點。. 就在小姑的堅持下,他們 ...

  5. 2019年10月1日 · 十九年前,當蔡嘉芸從內勤轉換跑道到保險業時,她沒有任何業務經驗及人脈,只有一股單純的熱情,期許自己能成為一個認真負責的業務人員。 當時主管要求每天都要拜訪3位朋友,就是所謂的「一日3訪」,聽話照做的蔡嘉芸除了拜訪所有的親朋好友,還跑遍大街小巷的店家做陌生拜訪,現在看起來這樣的方法似乎是土法煉鋼,但她表示,雖然陌生拜訪需要較久的時間經營,在當時持續拜訪仍會有效益。 她也不諱言,有些店家初期是冷漠的,但她以提供資訊而不以行銷保險為主,在經過幾次拜訪後客戶會主動向她詢問保險相關資訊進而成為她的客戶。 秉持良好時間管理高度自律精神,蔡嘉芸幾乎是百分百的高執行率,初期以緣故市場和陌生開發並行,前三年累積了100位客戶奠定壽險事業的基礎。

  6. 2023年10月1日 · 1974年,我初入保險業,遭遇了每一個保險從業人員都曾遭遇的挑戰,銷售保險時總是拒絕大於成交。. 在遭到拒絕之後,每每尋思拒絕的理由,我發現客戶並不是不需要保險,而是還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買保險,也還不明白保險的意義功能。. 「關愛」是從事 ...

  7. 2019年6月1日 · 臺灣前監察院院長王建結束為國家的服務後,一心投入公益活動,這些年已成立5個基金會,幫助失學孤苦飢餓的孩童,也幫助無所依靠的老人,出錢出力的獻上生命的所有心力。 公益精神. 一直以來許多人問王建,為什麼那麼熱心公益,是不是和成長背景有關? 或是什麼契機? 還是被什麼事情所觸動? 雖然王建家境貧困,但他直言做公益不是因為家庭背景,也不是過什麼遭遇或因緣際會。 王建笑說:「如果我說我第一次做公益難過得哭了三天三夜,那一定是騙人的。 」面對媒體及採訪,他絕不胡扯說自己看到什麼很感動。 每一個人多少都會憐憫之心,助人的動力是累積的,而不是爆發性的,一路走來自然是愈走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