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年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而香港上一次制水已經是1981年,當時每日供水兩次,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 ...

  2. 逃港(即逃亡至香港),香港又名「偷渡潮」,是指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約有一百萬內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這被認為是冷戰時期歷時最長、人數最多的逃亡事件,稱「大逃港」。 這是一橫跨三十年的逃亡,出現過四次大規模的逃港潮,分別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 ...

  3. 在香港演藝界,能將「奸人」演繹得出神入化並成為經典的,大概只有石堅一人。曾演活無數奸角、一生與「奸」字結下不解緣的「堅叔」石堅(1913年1月1日-2009年6月3日),少年時體弱多病,故習武以強身健體,亦因此建立了扎實的功夫底子。

  4. 早年於五、六十年代,在新界郊區到處可見農田,最主要地區為元、錦田一帶。到八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及在1998年中國內地農產品可無限額地大量輸入本港,香港農業式微。直到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低迷,以往作為經濟支柱的零售業、旅遊業、服務業、金融業以及房地產業等,齊受打擊 ...

  5. 尼11歲便開始習騎,13歲開始和兄長告達理一同在九龍騎術學校習騎。14歲時(1970年),馬會辦第一屆見習騎師訓練班,告魯士便攜同兩位兒子投考,隨即獲馬會取錄。畢業後隸屬練馬師賓士門下,1973-74年度馬季開始上陣,首次出賽為1974年3月23日,策賓士馬房的「保健」落第。

  6. 涌炮台,位於涌下嶺皮村,於1979年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蹟,並曾於1988年全面維修,現在兼為涌鄉事委員會辦事處。清朝道光年間,為了阻止鴉片貿易和海盜侵略,當時的清朝水師於涌興建一個所城,建成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是大鵬協右營守備駐地。

  7. 頭條日報 頭條網 - 新聞 - 粵東海島南澳實施7天1供水 由於持續乾旱,廣東省唯一海島縣汕頭市南澳縣自9月3日起開始實行計劃供水,即每七天向公眾供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