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蔡卓妍ig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0日 · 中法混血YouTuber兼Instagramer J Lou(林欣)就憑着標緻的外表和搞笑形象,成功殺出一條血路,至今最多人瀏覽的影片是J Lou給媽媽看自己的性感照片,觀看人次超過600萬。 自大學時開始拍片的J Lou,未畢業已有能力搬離父母,畢業後更選擇全職做YouTuber,以拍片為職業,不感令人問:究竟做YouTuber是否真的好好搵? 【辛苦工作儲100萬元 吳沚默買珠海物業 年回報2厘: 按此 】 J Lou笑言媽媽是個傳統的母親,當初開始拍YouTube時,雖然媽媽沒有反對,但也沒有支持。 由於父母都是生意人,感受過事業不穩定的時候,因此不希望J Lou有一樣的人生。 「在我成長期(媽媽)不斷提醒我長大後要做醫生或律師,要找一些穩定的工作做。

  2. 2020年4月25日 · 在財經新聞界工作逾17年,她坦言辭職的想法已有多年,只是恰好在今年疫情下實現。 疫市轉為自由身,對她而言,最大的考慮並非財政壓力,而是自己不能停步的個性。 【延伸閱讀】 【名人理財】錯失金融海嘯投資良機 前財經主播顧芷筠:應把握今次疫市分注低吸. 由「數字白痴」看盡投資市場百態. 擔任財經主播要有豐富的財經知識,才能即時在直播節目中與嘉賓探討股市股票波動的原因,但Debby坦言在入行做財經記者前,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數字白痴」,學生時期的數學成績均表現較差,與對要求數字靈敏度高的財經新聞相距甚遠。 透過大學時實習的機會,Debby進電視台擔任了1個月的財經記者,畢業後順利入行。 自知財經知識的不足,她便虛心地向同事及行家們求教,逐漸學會讀懂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亦從中發掘到樂趣。

  3. 2022年4月15日 · 現年42歲的吳卓羲(Ron)獲封「隱形筍盤」,因為阿Ron有靚仔外形之外,還投資物業、名車和名錶,此外喜歡收藏模型的他更於北京開設3層高的玩具博物館。 愛收藏Figure的吳卓羲於疫情另闢財路,透露正

  4. 2021年11月5日 · 由樂隊鼓手到經營YouTube頻道,近年更進軍電視界當主持,可謂瓣數多多。 不過,身兼多門生意老闆的KB,卻直言自己不擅理財,婚後更把財政大權交給老婆掌管。 【保健產品代言人變投資者 自言投資保守 向海嵐:唯一大筆投資係買樓: 按此 】 婚後由老婆掌管財政大權. 從事音樂行業,收入一向不穩定,KB直言最重要是學會「好天斬埋落雨柴」。 自言以往完全不會理財,但興趣多多,購物時前不會先思考,直呼:「如果我自己管理收入,一定是『乞食』」。 因此婚後KB把所有收入交給老婆管理,每個月就用另一半分配的「零用錢」。 *逢周一晚上8時《ET財智Talk》專家為你分析市場形勢,做好資產配罝* ET財智Talk. 【ET財智Talk】中資股估值吸引可吸納? 普徠仕梁慧君教你從監管環境中尋寶.

  5. 2023年12月12日 · Instagram年終報告調查2024年趨勢發現,三分之一的Z世代將「自主創業」作為積纍財富的最佳途徑,98%的人在職場生涯的開端就已經對工作倦怠。 該調查數據來自印度、巴西、韓國、英國和美國的5000名Z世代受訪者。 低薪高消費 Z世代不再相信「美國夢」 「美國夢」是曾經人們的理想生活狀態:你只需要穩定在一家公司埋頭苦幹,就能升職加薪買一棟豪華別墅。 但這個論調已經和Z世代所處的環境相去甚遠了,年輕人越來越不相信這個夢想,因為與房地產市場的戰鬥如今可以説是艱苦卓絕,而加薪往往需要跳槽來實現。 初入職場的新人拿著初級工資,沒有財富積纍,經濟上非常脆弱。 再加上過於昂貴的物價,許多新人因此在經濟上沒有安全感,或會為了維持生計而過度工作。

  6. 2021年11月7日 · 主打的除了一系列精品咖啡外,亦有由弟弟操刀的IG-able甜品,以及由曾於米芝蓮餐廳工作的大廚掌舵的西式主食。 點擊圖片放大. +7. 走文青路綫. 或許是天生「記者」格,阿威亦非常着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希望將Cafe打造成一個富人情味的地方。 「做生意不能孤芳自賞,要多聆聽別人意見,例如食客對象是年輕人居多,那就要設身處地考慮他們想要甚麼,要更貼地。 既然打正旗號走文青風,那內、外也要做到文青感覺,對食客要親切有禮。 」不過他笑言自己起初並非咖啡控,甚至對咖啡有點抗拒。 「以前我一飲咖啡就會手震及心跳,只敢淺嘗。 」加上做記者時經常要捱夜,同事及上司又會在公司煮咖啡,耳濡目染下也慢慢培養出對咖啡的興趣,甚至會跟咖啡師朋友學沖咖啡,開店前他亦有到其他咖啡店實戰,學以致用。

  7. 2022年8月5日 · 作為健身教練的Inez一向熱愛跑步,在其社交平台上亦不難發現她上載了於各地參加馬拉松比賽的相片,包括是香港的渣打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等,而芝加哥馬拉松更是其人生第五個馬拉松。 不過自從2020年新冠疫情在香港蔓延後,各地都有嚴密的防疫措施,加上香港對於通關仍然是遙遙無期,Inez要出國參加比賽變得更困難。 對於無法出國比賽和旅行,這兩年間Inez都長時間留港,她直言現時儲蓄的確比以前多,「參加馬拉松的入場費只需要一千多港元,但是每當到出國到其他地方我並不會單純參加比賽,我習慣每年參加馬拉松比賽的時候會順道到當地觀光,而旅行購物的確花費不少金錢」。 性格節儉的Inez指,現時主要的開支都是來自家庭,包括其寵物狗隻Molly及女兒Amber。 父親從小教「應使莫當慳」道理 畢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