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作為萬科集團的創辦人歷任萬科集團總經理董事會主席王石於2017年6月卸任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現任萬科董事會名譽主席王石曾在新浪財經至少一個小時的訪談節目中表示即便退休依然在萬科集團擔任終身榮譽董事長的職位退休金還是按照原來的不變約為千萬元人民幣左右此前在另一個訪談節目中王石透露自己存款亦不算多只有幾千萬元。 內媒每日經濟新聞援引萬科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2010~2016年王石卸任之前,其作為董事會主席的年均稅後經濟獎金為近1680萬元人民幣。 此外,王石2016年度稅前薪酬總額為999萬元人民幣,2017年1月至6月的稅前薪酬總額為594.7萬元人民幣,均可推斷其卸任前的年薪約在千萬左右。 點擊圖片放大. 萬科近年多名高管主動棄領獎金.

  2. 2024年5月6日 · 美國時間上周六(5月4日),是「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美:BRK)第59屆股東大會,亦是他在公司首席副董事長芒格(Charlie Munger)在99歲高齡離世後首次單獨亮相,主持問答環節。 與往常一樣,現年93歲的巴菲特不僅分享了他對巴郡眾多子公司和投資組合背後的財務基本面的見解,還有與「最佳拍檔」芒格的投資心路、友情點滴。 投資路上總覺孤獨. 惟有「建築師」芒格相伴. 在股東大會短片結束後,巴菲特在台上首先提到的是芒格。 他要求工作人員為芒格亮燈,並邀請現場約三萬名股東起立鼓掌,向他逾60年的商業夥伴致敬。 在掌聲和歡呼聲過後,巴菲特講述巴郡業績之餘,繼續談及芒格。 他自稱在商業決策上的主見強烈,某程度上在投資問題方面總是「自言自語」,有些事情他「認為自己做不到,便決不會做」。

  3. 2024年5月7日 · 花旗集團CEO Jane Fraser昨日(6日)向CNBC表示,由於商品和服務的通貨膨脹使許多美國人的生活變得更困難,消費行為已分化,低收入人士支出更謹慎。 消費現K型分化 低收入者支出更謹慎. Fraser表示,美國已出現「K型消費者」現象,即富人繼續消費,而低收入人群對消費變得更謹慎。 過去幾個季度,富裕客戶的支出增長很大一部分。 我們看到低收入消費者更加謹慎,生活成本對他們來說一直很高,而且還在增加。 儘管他們有就業機會,但償債水平卻比以前更高。 信用評分較低人士 面臨更大通脹壓力. CNBC指,今年美股市況取決於美聯儲何時開始減息,強勁的就業數據和某些類別的持續通脹使情況變得複雜,推遲了減息預期。 這意味著美國人必須長期忍受較高的信用卡債務、汽車貸款和抵押貸款利率。

  4. 2024年4月22日 · 股東會領紀念品大家並不陌生,而在日本,還存在一種 「股東優待制度」 :是日本上市公司為吸引投資者,根據股東所持股票數額派發公司產品或優惠券的制度。 然而有一個 「優惠券家族」, 靠著手頭710種股東優待權益,狂領優惠券,免費生活了7年! 生活質素卻根本不輸常人:吃喝玩樂一樣不少。 一家之主上野廣志表示,自己對這種生活相當滿意,願意堅持到去世那一天。 靠股東優待免費生活7年 銀包塞爆5萬元優惠券. 上野廣志是一間室內裝修公司老闆,投資股票至今已有15年。 7年前,他第一次接觸到股東優惠制度,便開啓了「新世界」的大門—— 靠各類股東優待的優惠券與產品過「免費」生活 ,一發不可收拾。 一切的開始都是因為一張免費迪士尼日票。

  5. 2024年4月25日 · 35歲財富自由. 重來他想拼情商 「能富10倍」 2016年,35歲的Steve Adcock辭職了——當時他已經擁有90萬美元(約705萬元)的儲蓄。 如今,42歲的他只是偶爾工作,其凈資產也增長到130萬美元(約1018萬元)。 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他在理財方面做對了很多事情。 然而,Steve Adcock向CNBC表示,有1件事他希望自己能在20歲出頭就明白——如果這樣,他能讓自己富得更快,甚至擁有更多財富。 「相比智商,你的性格能讓你更富裕10倍,」Adcock表示。 「我從我的職業生涯中領悟了這個道理,雖然明白得很遲,但我非常確信這點。 毫無疑問我和一大幫聰明人工作,但這些在 辦公室中最聰明的人往往並不是升職加薪的人選。

  6. 2024年5月4日 · 通脹高企、貧富懸殊加劇,雖然是各國都面對的困境,但韓國尤其被標籤,因為美國百萬YouTuber兼暢銷書作家Mark Manson今年初到韓國後,直言這是「全世界最憂鬱的國家」,引起該國內外熱議。 對於韓國的年輕人來説,在餐廳吃飯已經成為奢侈——通貨膨脹下,食物價格飛漲,韓國普通民衆苦不堪言。 社交平台上,關於「乞丐式生存」的討論組湧現,年輕人在這裏討論如何極致省錢。 不少人開始使用便當盒自己煮食帶飯,甚至帶動便當盒銷量大漲8成。 通貨膨脹下 韓國年輕人「乞丐式」消費. 只要多花一塊錢,姜元真(化名)就要被網民責備。 因突降暴雨,姜元真不得不在便利店買了一把雨傘(約55元),他將自己今天的開支分享到網絡討論組後,網民要求他「一周不準喝咖啡」。 「你可以用傳單或者報紙擋雨,」有網民回復他說。

  7. 2024年5月16日 · 寧租不買原因(一):業主雜費繁重. Bernadette Joy跟其先生目前每月租金開支為2,553美元。 當他們住在自家四房物業時,每月住房費用高達3,400美元: 當中750美元用於維修保養和DIY項目; 另保留2萬美元應急基金,以應對意外問題,如洗衣機淹沒洗衣間。 現在可慳下近850美元(逾6,600港元),不算少錢,生活質素也大為改善:兩夫婦將令人頭痛的維護工作外判予物業經理,他們的應急基金足夠近五個月備用,而不再是三個月,而且晚上睡得更好。 雖然大屋搬細屋,但Joy花在家務上的時間減少了一半。 丟棄和捐贈大量衣物和家具後,兩夫婦告別雜亂,全心擁抱簡約生活。 寧租不買原因(二):區內配套設施很重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