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19日 · 政府今日 (19日)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計劃明年第二或第三季推出「慢性病共同治理計劃」,市民可以透過「一人一家庭醫生」和跨專業公私營協作模式,在《基層醫療名冊》尋找家庭醫生,便可取得政府資助治理慢性病,當局會先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推出試行計劃。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本港是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的地區,而隨著人口老化令慢性疾病增加,估計10多年後,會由目前220萬名慢性病患者,增至300萬,佔人口3成7。

  2. 2024年1月7日 · 香港創新醫療學會創辦人及會長劉少懷就指出,超過50萬港人在大灣區工作及居住,越來越多長者都需要醫療支援,以往看病都需要回到原居地,但他期待,香港醫療券的未來發展,可以令多點民間醫療機構進行互補、合作。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好正. 心心眼. 好好笑. 令人傷心. 嬲爆. //香港以及大灣區城市可以做到優勢互補,就可有利每個城市嘅居民健康發展。

  3. 2023年5月26日 · 司機體檢程序早前被業界批評「求其」,據悉,此次除私家車司機維持滿70歲每年或每3年體檢,署方擬在體格檢驗證明書內列明需檢查項目,包括視力、聽力、肌肉反應及手腳協調,增不獲牌傷病如夜盲獨眼、需使用心臟除顫器等,並為醫生提供指引。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3月18日 · 來自港澳的周先生、吳先生及幾位朋友在通關後,安排了一個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另類自由行行程,二人專程去到中山一家醫院做身體檢查。 周先生Tony指自己和朋友比較嘴饞,中山順德這邊很多美食。 他們除了身體檢查,都會另外抽一、兩天短線旅遊以及吃東西。 今次上來是做腸鏡檢查,其實他都嘗試過在香港排期,但時間真的很久,排了一年多都未輪到我。 「如果說法國醫院最低價做腸鏡,我估計也要兩萬元(港幣)左右,我今次只做腸鏡這一環節,只是一千多元人民幣。 吳先生稱自己本身是澳門人,從澳門過來。 如果在澳門要安排這樣的身體檢查,要先在社區做篩查。 如果是不緊急的,轉往專科起碼都要等三個月。 如果到私家醫院,做一個身體檢查我相信都要過萬元。

  6. 2021年10月4日 · 自2019年開始,香港面對社會和疫情等種種問題,有時政策的突變讓原本的計劃功虧一簣:「疫情之下,我們要學會『Think out of the box』,例如往年的盆菜宴變成盆菜券,可以把盆菜拿回家與家人分享,或是捐給有需要的人。 近期一場慈善籌款首映,由於配音的明星太火,距離活動前10天,主辦場地因為防疫原因拒絕借出場地,所幸最後能夠順利舉辦。 」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現在每一次計劃都會預備後備方案,反復考慮疫情下不同的做法。 香港島婦女聯會常務會長譚毓楨(左)接受港台《新紫荊廣場》主持楊子矜(右)訪問。 患癌積極面對 「將不好的事變成好事」 看似一帆風順的譚毓楨,也經歷過人生低潮。 2018年,她的身體響起健康警號,確診患上癌症。

  7. 2023年9月18日 · 該院推出創新的急診服務,梁錦松介紹稱,可為香港居民提供24小時跨境急診服務,先進的醫學影像檢查儀器,採取國際接軌、全科醫療模式的家庭健康中心、以及高端的產後康復中心,並且提出「北上體檢」、「北上醫療」的概念,希望該院可以為灣區的醫療

  8. 2021年10月21日 · 立法會今日三讀通過《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放寬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 立法會今早(21日)續會,恢復二讀辯論引入海外培訓醫生的《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議案在中午約12時許獲得二讀通過,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