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7日 · 現時新註冊須提供最少兩張由特定外國監管機構發出的藥劑製品證明書 (CPP)。. 《施政報告》提出新註冊「1+」機制,讓治療嚴重或罕見病新只須一張CPP、符合本地臨牀數據要求並經專家認可,就可申請有條件註冊。. 盧寵茂說,當局會先透過全新 ...

  2. 2023年11月27日 · Q:什麼是「藥物名冊」?A種藥物納入藥物名冊,代表該藥物是醫管局轄下所有機構的可處方藥物。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自2005年起實施藥物名冊,目的是透過統一公立醫院和診所的藥物政策和用藥,確保病人可公平地獲處方具成本效益、安全和有效的 ...

  3. 2017年10月26日 · 現時《醫管局藥物名冊》(藥物名冊)中有4類藥物,通用藥物和專用藥物獲政府資助,其餘兩類為自費藥物,當中一類經證實有顯著療效但極度昂貴,病人需自費購買,醫管局透過安全網如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向經濟有困難的病人提供 ...

  4. 2024年5月13日 · 【明報專訊】政府去年11月推出「1+」新藥審批機制,冀加快新藥在港註冊,然而新藥仍須經醫管局納入藥物名冊,才可廣泛用於公院病人。 醫管局擬簡化引入新藥流程,由以往藥廠須經公院醫生申請藥物納入名冊,改為容許藥廠直接申請,最快數月至 ...

  5. 2024年1月11日 · ?2023年推出新註冊「1+」機制,讓治療嚴重或罕見病新只需一張「藥劑製品證明書(CPP)」、符合本地臨 數據要求並經專家認可,可申請有條件註冊,以加快藥物註冊效率

  6. 2024年1月11日 · 醫管局回覆稱,局方在藥物管理有既定機制定期評估新藥物、檢討藥物名冊和安全網資助範圍,過程會依據促進病人選擇等原則,並考慮藥物療效和其他因素,包括國際建議、做法,以及專業人士和病人團體意見等。 (主要學習重點:個人在維持公共衛生方面的責任) 挑戰題. 參考內容及就你所知,判斷以下關於罕見疾病的描述是否正確。 (1) 罕見疾病患者發病年齡大部分為幼年時期。 (是∕否) (2) 漸凍人症是罕見疾病之一。 (是∕否) (3) 就已定義的罕見疾病患者,政府負擔其醫療費用。 (是∕否) (參考答案見另文)

  7. 2023年9月19日 · 目錄. 明報 > 新聞 > 港聞. 神經纖維瘤新藥效彰 病人組織盼納入名冊. [2023.09.19] 發表 推文. 香港兒童醫院榮譽副顧問醫生廖栢賢(右二)表示,本港近年引入首款治療叢狀神經纖維瘤的兒科患者標靶藥,逾半患者用藥後腫瘤體積有縮小,惟藥物售價「以萬元計算」,冀藥物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及安全網。 左二為患者天佑,右一為神經纖維瘤協會主席Cheney。 (黃廸暉攝) 【明報專訊】神經纖維瘤是罕見遺傳病,大部分患者自出生起身體出現腫瘤,約三至五成神經纖維瘤第一型患者更出現叢狀神經纖維瘤,腫瘤隨年齡增大,導致五官變形,活動能力受限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