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功效】 清熱生津除煩止嘔。【主治用於熱病煩渴本品甘寒質輕能清透肺胃氣分實熱並能養陰生津止渴除煩而無戀邪之弊故用於熱病傷津煩熱口渴或舌燥少津之證常與天花粉麥門冬等同用用於胃熱嘔逆

  2. 2020年4月6日 · 蘆根功效. 清熱瀉火. 生津止渴. 除煩,止嘔. 利尿. 蘆根主治的病. 治熱病煩渴. 治肺熱咳嗽,肺癰吐膿. 治胃熱嘔噦. 治熱淋澀痛.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鮮品用量加倍,或搗汁用。 中醫道. 【蘆根功用闡述】 本品甘寒,能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且 清熱不礙胃,生津不戀邪 。 適用於熱病傷津,煩熱口渴。 入肺經,「清肺降火是其所能」《本草求真》,可使 肺氣清肅,則熱咳自除 。 兼能 祛痰排膿 ,可用於肺癰吐腥臭膿痰。 入胃經,能「除熱安胃,亦能下氣」《本草經疏》,凡「胃熱火逆者宜之」《本草匯》,適用於 胃熱嘔噦 。 兼能 利尿通淋 ,適用於熱淋澀痛,小便短赤等。 1.治熱病煩渴. 本品「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熱降火,熱解胃和,則津液流通而渴止」《本草經疏》。

  3. 用於 熱病 煩渴, 胃熱 嘔吐 ,肺熱 咳嗽 , 肺癰 吐膿, 熱淋 澀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60~120g);或鮮品搗汁。 外用:適量,煎湯洗。 用藥禁忌. 脾胃虛寒 者慎服。 藥材性狀. 鮮蘆根 :呈長圓柱形,有的略扁,長短不一,直徑1~2cm。 表面黃白色,有光澤,外皮疏鬆可剝離,節呈環狀,有殘根及芽痕。 體輕,質韌,不易折斷。 切斷面黃白色,中空,壁厚1~2mm,有小孔排列成環。 無臭,味甘。 干蘆根:呈扁圓柱形。 節處較硬,節間有縱 皺紋 。 原形態. 蘆葦,又名:葦、葭(《詩經》),蘆(《別錄》),蘆竹(《藥對》),蒲葦(《聖濟總錄》),葦子草(《救荒本草》),禾雜竹、水蘆竹。 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狀 地下莖 ,粗壯,橫走,節間中空,每節上具芽。

  4. 蘆根的傳統功效. 1. 清熱瀉火. 蘆根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之功。 能清肺胃氣分實熱,養陰生津,除煩止渴。 蘆根所含薏苡素有抑制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現象,同時也有解熱作用。 另外,苜蓿素也有鬆弛作用,可使血中甲狀腺素顯著增高,並有輕度抗氧化作用。 2. 止咳平喘. 蘆根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平喘之效。 能清宣肺氣,化痰止咳,平喘。 用於肺熱咳嗽,痰黃稠,多與瓜蔞、貝母、黃芩同用;外感風熱,身熱咳嗽,多與桑葉、菊花、桔梗等同用。 常配合麥冬、天花粉以清熱生津;配竹茹、枇杷葉以清熱止嘔;配瓜蔞皮、知母、浙貝以清肺止咳;配冬瓜子、生苡仁、桃仁以清肺排膿。 肺癰吐膿,又常與薏苡仁、冬瓜仁等配伍,以增強清熱排膿之效。 3. 透疹. 蘆根具有利尿及透疹作用。

  5. 蘆根 (蘆茅根葦根葦子根蘆頭)用法副作用功效與禁忌查詢主治反胃嘔吐消渴客熱傷寒內熱止小便數肺熱咳嗽熱淋澀痛小便時有灼熱感痛感|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6. 主治. 用於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 相關配伍. 1、與麥門冬、天花粉等同用,可用於熱病傷津,煩熱口渴等症。 2、與 黃芩 、 浙貝母 、瓜蔞等同用,可用於肺熱咳嗽等症。 3、與 薏苡仁 、冬瓜仁等同用,可用於肺癰吐膿等症。

  7. 藥理作用. 對骨骼肌有抑制作用. 蘆根所含的薏苡素對骨骼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蛙 神經 肌肉標本的電刺激所引起的收縮反應及大鼠膈肌的氧攝取和無氧糖酵解,並能抑制肌動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統的反應,還有比較弱的中樞抑制作用,表現為對大鼠及小鼠均有鎮靜作用,並能與咖啡因相拮抗。 鎮靜作用. 蘆根製劑能抑制蛙神經肌肉標本的電刺激所引起的收縮反應及大鼠膈肌的氧攝取和無氧糖酵解,並能抑制肌動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統的反應,還有比較弱的中樞抑制作用,表現為對大鼠及小鼠均有鎮靜作用,並能與咖啡因相拮抗。 鎮痛作用. 在蘆根製劑刺激家兔的腦電圖上,出現波幅增大,頻率減少,顯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有抑制現象。 在大鼠尾部電刺激 試驗 中,有鎮痛作用,強度與氨基比林相似。 解熱作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