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明報專訊】《東京復仇者》33歲男星山田裕貴與乃木坂46出身的《新·幪面超人》29歲西野七瀨,昨日宣布正式成為夫妻。 日媒指西野七瀨與山田裕貴相識3年,2021年7月合演綜藝節目《LIFE!》短劇,西野以為男方年紀比她小,對他的開朗、溫柔個性留下良好印象;二人同年再度合作演出日劇《秘密內幕~女警的反擊》,關係變得親近。 當時二人尚未交換電話號碼,卻因喜愛玩網上遊戲,邊打機邊聊天。 其後山田透過朋友索取西野的聯絡方式,去年初正式拍拖。 據報西野七瀨早表明有結婚打算,山田裕貴亦大方向親友透露與西野的情侶關係。 去年兩人被爆同居兼出遊,雙方經理人也沒有否認戀情。 兩人昨發表結婚聲明,「我們都還在人生修行途中,最看重心靈與靈魂。

  2. 2023年12月3日 · 開埠初期華人聚居西營盤,政府在此建立香港最早的公共醫療設施,記者參與由香港行跡創辦人何文傑帶領的導賞團,談到西營盤,他說此區最多的正是醫院、學校和教會,「這裏早期有人,有人就有宗教、有教育、有醫院」。

    • 警察神秘 帶動影視作品
    • 從「雷探長」到「寒戰」
    • 澳門版的警察故事
    • 澳警沿用葡雙部隊制度
    • 司法警察vs.治安警
    • 烏托邦式的警政制度
    • 點解澳門可以,香港不可以?
    • 一場暴動 改寫澳門管治
    • 警協助電影拍攝 建立形象

    「我們對警察的理解通常透過幾個途徑,第一,有親朋戚友做這行,第二是親身經歷,如果沒有上述兩樣,你的生活或消閒習慣便會影響你對警察的看法。」其中一個重要的渠道,就是影視作品。「這是一個myth(迷思),大家對警察很好奇,很有興趣,但所知不多。我做警政研究大概有十年以上,那時社會氣氛平和些,我曾接觸(警隊)各方面的前輩、不同階層,覺得大家對what is policing的想像不同,內部的人認為當中充滿色彩豐富的內容,外人有很多誤解,想人明白他們做過什麼好事,想畀人知,又怕人知好多。外面的人想理解他們,卻認為你唔會講畀我聽。」他形容香港警政是個黑洞,「沒辦法得到很多精確資訊」,神秘令警察電影對觀眾產生吸引力,卧底戲/劇一度大行其道,「是建基於資訊阻隔,若在完全民主化的地方,警察部門透明,基本上大...

    「警察故事其實是香港故事。」香港教育大學助理教授何家騏着眼的,是警察電影如何映照各個年代的警政制度與社會面貌。成龍飾演的陳家駒總是衝前去破大案,當時社會喜歡這種故事,背後是大眾渴求穩定的心態,期望警察破到大案,壞規矩也沒關係。「未完全制度化的時候,就需要英雄。當時的人認為穩定是一切,沒把透明度與制度看得很重要。面對省港旗兵、大毒梟,用任何辦法完成工作就是英雄。二○○○年代以後這樣做?port硬啦。」他補充,「這刻我就不知道了,香港現在是另一個社會」。二○○五年播出的《學警雄心》,TVB御用衝動小生吳卓羲在劇中橫衝直撞,未被捧為英雄,他飾演的PC66336受教訓多過食生菜,另一主角PC66341(陳鍵鋒飾)懶醒個性亦不討好。現實中那是什麼光景?自九七回歸後,警察民望至二○○六年達到頂峰,當年港...

    何家騏這幾年除了電影和電視劇,也去睇吓對香港人來說相當陌生,卻發生得近在咫尺的警察故事。他與澳門大學傳播系副教授林玉鳳合著新書《國境邊陲的治安與秩序:港澳警政比較》,在抗疫期間面世,民間正出現勸特首林鄭學澳門「一誠」的呼聲,不過實際上我們對澳門的理解,往往只有皮毛。「你知道澳門近年才設立海關嗎?」「當地報警原來分幾個電話號碼。」其實我們都唔知澳門警察點做,何家騏與通曉葡文的林教授爬梳真實資料,構思到完稿花上四年,聽吓他分享又睇吓書,就能識多少少。 港澳兩地人對警察的期望,在回歸後是個走向相反的交叉。一邊從高點漸趨低落,一邊從低點慢慢反彈,何家騏如此概括。Asia's finest的皇家香港警察在一九九七年年換了老細去掉頭銜,澳門警察一九九九年後仍沿襲葡國雙部隊架構:在澳門報警,殺人、綁架、搶...

    歷史當然複雜,兩位學者寫了個濃縮版澳門警察故事:葡人入澳可上溯至十六世紀,往後近三百年間是華人與葡人分治,華人由明清地方官來管,在澳葡人社區就沿用葡萄牙本土的警政制度。早在一六九一年葡萄牙頒令規定士兵巡邏城市後,澳門在三月十四日亦任命了巡邏隊隊長,被視為「治安警察紀念日」,到一九七五年葡萄牙才全數撤離駐軍,成立澳門保安部隊。其間司法警察署在一九六○年成立,主責調查刑事案,隸屬司法系統,是澳門進入雙部隊警政制度的過渡點,即治安警與司法警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執法機構,分別負責維持治安與刑事調查。

    這種歐陸式的警察制度,對香港人來說可能匪夷所思,「司法警察是法院的人,法官也可下令他們調查,司警的職能是警察,亦可檢控」。與香港不同的是,澳門警務系統並非管治殖民地特有的一套制度,而是從葡國移植過來,然而照搬這套系統,在澳門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司警的入職要求在學歷及專業背景上都比治安警高,因此常有報道指司警懷疑治安警能力;又因司警人數非常少,一九九九年只有四百人,治安警有三千人,兩者工作重疊或有交集時,例如治安警到場處理偷竊案,發現涉及金額超過三萬元,按法律要交由司警跟進,卻要等幾小時司警才能到場,導致治安警不滿司警效率。 香港社會在過去數月談論警隊改革,何家騏指澳門在回歸之後就發生過。一系列動作包括二○○一年成立警察總局,協調司警與治安警的職能,提升治安警入職學歷要求及薪金;同年亦設立海關...

    這樣說,《警察故事》的英雄是否在澳門仍有市場?他說澳門人也只是當戲咁睇,「澳門以前一直也不是很信這樣一個英雄,很多澳門人不信警察,相信以social network解決問題。就像電影的發展,在警察故事、英雄主義之前,還有一堆電影故事是通過社區組織網絡解決問題,由華探長進化到成龍的階段,再確立制度,當中有演化的過程」。澳門警政發展只是慢香港一拍嗎?「我不覺得是澳門慢三拍,香港快三拍面對樽頸;並非香港的警政是先進,澳門就是落後,因為policing最烏托邦式的情景是不需要有police,自己可以互相監察,policing can be self-policing,就如遊行示威不需要有任何警察,最後都可以有秩序,香港其實試過啦。」

    澳門警察故事睇吓睇吓,香港能否學到什麼?「澳門有些東西,香港的制度接受不到,那是兩套不同制度」,例如我們難以理解警察兼任檢控的做法。何家騏的答案,是期望管理(expectation management),「不是敢於改革就可以,最主要是知道市民個心諗乜嘢,這已不是police management(警察管理)的問題」,「咁多人讚人家的特首,最主要原因是覺得他急市民所急,與民同步,我們不知道改革的細節有什麼漏洞,可能裏面也有很多麻煩,但我們感覺自己的領袖跟他最大分別,不是急我們最急的,有這樣一個印象」。

    書中列表比較港澳警政制度,「所比的其實是兩種殖民地管理模式」。文字描述,「發生在一九六○年代中的兩場暴動,成為港澳發展分道揚鑣的里程碑」。一九六六年「一二.三事件」後,澳葡政府失去管治意志,其後澳門由親北京的左派團體主導政治生活,官民關係疏離;那邊廂港英政府則在六七暴動後着手整肅警隊。故事改寫至今,澳門人回歸後對警察滿意度提升,警察亦面對比香港少的政治動盪,但挑戰正在浮現。 兩地畢竟如一哥所唱「遙遙晚空點點星光息息相關」,去年八月澳門有市民發起默站聲援香港運動,警察拘捕行動亦引爭議。當香港人再度關注警察的「半軍事化」警政模式,在澳門治安警由被稱為「6694」的《澳門保安部隊軍事化人員通則》(第66/94/M號法令)規範行為,又是否警權過大?何家騏說:「這值得商榷,一九七○年代後澳門沒有葡國駐...

    這些關於警察的討論,香港人已經耳熟能詳,不過警政在學術上本是冷門範疇,何家騏當初開始研究警察電影,不為學做警察,他笑言出發點只不過上課教警察制度悶親學生,於是想起影像會是有趣的切入點,《新紮師妹》可以談女警發展,《無間道》又可討論警察入職審查。一哥跟成龍大哥合唱、與志偉攬頭攬頸,畀隻手指公即赴湯蹈火,令人好奇他們的關係,「他們冇講錯,警察與演藝界之間有緊密合作」,警察公共關係科下設影視組,警方協調電影拍攝都有助建立形象。 今天還能拍出《新紮師妹》那類開心警察喜劇嗎?「再拍我哋都冇人睇」,迷思今天逐漸拆解,「現在再拍《PTU》都冇人睇。很多年輕一代覺得使乜你拍啫,過去大半年乜都睇晒」。 英雄故事「全部得失只有寸心知」,是不是警隊當下心聲?處長所言是飲大咗抑或實情?學者無意多作推測,「我不會過度...

  3. 2020年3月8日 · 【明報專訊】二月二十四日,有警員懷疑在深水埗通州街公園執法期間向在場露宿者施暴。 媒體轉述受害露宿者描述指,過程中警員以鐵鎚打爛私人物品、扯頭髮、踩下體等,侮辱手法殘酷,令各界震驚。 過去八年與這一帶露宿者同行的林國璋牧師,這天帶着將要交還的一份供辭,與記者重臨案發現場。 他指事發翌日亦即他每周慣常到公園的星期二,從山哥口中得知事件。 這天,燦黃的風鈴木盛開,一些露宿者連同他們的家當,在公園中央的露天噴水池周圍聚居,白日裏有人仰天躺臥,在不絕的水聲下嘗試入睡,有人拿出剪刀修剪過長的髮鬢,旁邊還有一些叔叔嬸嬸架好譜架敲打揚琴伴奏,畫面好不和諧,公園裏的風平浪靜,不知是否常態。 警曾以掃毒為名 每周驅趕拆屋.

  4. 2021年6月13日 · 為了查找魯班廟的歷史,他尋得當年西環山易手的檔案,追溯到自19世紀末叱吒風雲、主掌西區開發的華人首富李陞,通俗點解釋:「當時何東仲未蒲頭,係『二打六』。 」其子李紀堂、李寶椿後來均赫赫有名。 李陞在19世紀中以公司「禮興號」名義將西環山的一幅地贈予三行工人(泛指木工、打石和泥水行業)立廟,後來長子李寶龍繼承西環山,於1920年代闢出七臺。 Desmond指中西區山多,舊時順應山勢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像CACHe西營盤辦公室所處的古蹟建築那樣:「上面照樣建樓,但浪費一些位置,我們的辦公室下面有層地牢架高,但地面是斜的,沒法子用,長年關着也很潮濕。 」另一方法則像七臺,沿山勢興建平台,於焉成為港島區一大特色。 四園一樓遊樂場 娛樂帶旺太白樓.

  5. 2023年8月11日 · 近日有多名網民先後在社交網分享遇見鄭欣宜的合照,有說在沙灘見到欣宜,又指欣宜在茶餐廳出現。有旅客在小紅書上載在西環某茶餐廳吃點心時和欣宜的合照,留言表示︰「到香港的第一天,打擾人家吃飯真的不好意思啊。」 林珊珊:團隊和她一起 ...

  6. 2021年4月18日 · 3月24日,早上9時45分,西九龍裁判法院開庭。 被告蔡玉玲,自去年11月3日被捕,相隔差不多4個月,她清減了,拿着筆和筆記簿坐在法庭的末端。 在延伸法庭的電視中,她變成一個小黑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