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31日 · 政治紛爭和疫情打擊下的香港經濟難迎非典式復蘇. 香港示威半年後:經濟困局與可能出路. 肺炎疫情與示威雙重打擊下,香港市民陷失業停工彷徨中. 谷底. 縱觀香港近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如今年6.1%的大幅收縮前所未有。 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和全球重要的自貿港,香港的興衰與國際經濟週期緊密聯繫。 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金融海嘯也波及香港,導致全年經濟生產總值減少2.7%。...

  2. 22 小時前 · 羅奇早前指,香港受本地政治、內地經濟及中美等三大因素影響,他認為,香港經濟難有速效解決,因該3項因素均非香港能左右,香港與內地在經濟及政治上的連結愈趨緊密,香港能改變的空間也愈來愈小,故現在仍維持「玩完」的觀點,而自2019年一國兩制的 ...

  3. 2022年3月15日 · 財庫局前局長馬時亨在報章撰文,指本港存在四個深層次問題有待解決,包括房屋、人口老化、經濟轉型及政府施政執行力,而今次抗疫戰暴露出種種行政失當,令人對政府的信心減弱,而老百姓對政府信任以致施政至關重要,因此需要在具堅強及果斷領導能力的政府帶領下,才有望逐步解決。 陳茂波指本港首季經濟很大機會負增長 【下一頁】 馬時亨指,樓價飛升早已令市民難以承受,直接影響市民的開心指數,而疫情中令港人清楚認識到人口老化帶來的難題,要確保長者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在政治及道德上都責無旁貸。 大摩料內地本季經濟無增長 因北京「防疫高於經濟」 【下一頁】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面對複雜多變的內部及外部環境,更需自強不息才可持續發展,應該利用大灣區及十四五規劃,找尋更多新的發展領域。

    • 本地生產總值及其主要組成項目
    • 對外貿易
    • 物價
    • 勞工市場
    • 零售及其他經濟指標
    • 地區總部/辦事處及對外投資

    最新情況 香港經濟在二零二四年第一季錄得溫和增長。服務輸出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而整體貨物出口進一步改善。私人消費和整體投資開支繼續擴張。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2.7%,上一季升幅為4.3%。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上升2.3%。展望未來,香港經濟在今年餘下時間應會錄得進一步增長。隨着接待能力繼續恢復,加上政府致力推動盛事經濟,訪港旅遊業進一步復蘇應會支持服務輸出。若外部需求繼續維持,貨物出口應會進一步改善,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會帶來不確定性。本地方面,就業收入增加和政府多項提振氣氛的措施應有助私人消費,但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或會帶來挑戰。經濟繼續增長,應會對固定資產投資提供支持。然而,偏緊的金融狀況維持更久,可能會影響本地經濟信心和活動。考慮到第一季的實際數字以及全球和本...

    最新情況 二零二四年三月商品出口貨值按年繼續增長。輸往內地的出口進一步上升,輸往美國及歐盟的出口則下跌。輸往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表現參差。 展望未來,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和偏緊的金融狀況維持更久,仍會繼續影響香港的出口表現,儘管外在需求較預期好,或會提供一些支持。政府會密切留意情況。 1. 連結至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新聞稿 2. 連結至對外商品貿易貨量及價格統計數字新聞稿

    最新情況 三月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輕微。儘管外出用膳及外賣的價格繼續錄得較快升幅,基本食品價格按年輕微下跌。能源相關項目的價格進一步向下。其他主要組成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仍然大致受控。 展望將來,整體而言通脹在短期內應會繼續處於可控水平。本地成本或會因香港經濟繼續增長而面對一些上升壓力。外圍價格壓力應會延續大致向下的趨勢,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會帶來不確定性。政府會繼續留意情況。 1. 連結至消費物價指數新聞稿

    最新情況 2024年1至3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仍處於3.0%的低水平,儘管較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微升0.1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亦微升0.1個百分點至1.1%。勞動人口反彈3 100人至3 800 100人,總就業人數則減少6 300人至3 688 400人。失業人數上升了9 400人至111 700人,仍屬低水平。 展望未來,隨着經濟繼續增長,勞工市場短期內料會維持偏緊。 1. 連結至失業及就業不足統計數字新聞稿 2. 連結至就業及職位空缺統計數字新聞稿 3. 連結至工資及薪金總額統計數字新聞稿

    最新情況 三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轉為下跌,部份因為旅客消費比較基數高以及復活節假期。第一季合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輕微下跌1.3%。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上升0.3%。 展望未來,訪港旅遊業進一步恢復以及住戶收入增加應會繼續支持零售業。政府致力推動盛事經濟和提振氣氛亦應有幫助。然而,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的轉變或會繼續帶來挑戰。政府會繼續留意相關情況。 1. 連結至零售業銷貨額統計數字新聞稿

  4. 要協助香港從新冠肺炎和地緣政治矛盾中把握機遇,開展經濟轉型,應聚焦於驅動繫於科技和研發的知識型經濟發展,以及按照自身比較優勢,鞏固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有效經濟合作和融合,從而一方面推進區內發展,另一方面克服香港自身局限。 其中,再工業化事在必行,既令產業支柱多元化,亦有利於完善科研及創新的生態系統,助力香港與深圳攜手創建國際創新樞紐。 「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2」輯錄八篇文章,內容包括香港經濟未來方向、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創建優質工作之城、建立國際碳交易樞紐角色、推動創科,以及房屋問題和北部都會區發展等,重點分析如下: 香港經濟里程如何揭示未來方向.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2年1月14日 · 財經. 疫情倘回穩 經濟有望持續增長. 2022年1月14日. 袁武會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各位嘉賓、各位線上線下的朋友: 大家午安! 非常高興再次出席一年一度的中總論壇,與大家一同探討新一年環球經濟局勢和香港的經濟前景展望。 全球經濟形勢. 在2021年,隨着疫苗面世及各地為民眾接種疫苗,主要經濟體得以重啟經濟,令環球需求經歷嚴重收縮後大幅反彈。 然而,疫情的威脅揮之不去,Delta、Omicron等變種病毒相繼出現,並在世界各地蔓延,打擊了經濟復蘇的步伐。 另一方面,通脹壓力亦因經濟復蘇、供應瓶頸,以及能源、商品價格飆升而明顯增加。 主要經濟體當中,美國經濟活動明顯恢復,最近的採購經理指數顯示經濟正持續擴張。 勞工市場顯著改善,最新12月份失業率下跌至3.9%,應可繼續支持消費需求。

  7. 2024年3月4日 · 恢復疫前常態 聚焦解決經濟問題 - 香港經濟日報 - 報章 - 要聞 - D240304. 要聞版. 發布時間: 2024/03/04. 分享: 今年全國兩會正式恢復疫情前模式,解除隔離及綫下採訪人數限制,向外界展示復常姿態。 脫離防疫牽絆後將更突出重點,讓外界聚焦關注決策層將如何提振經濟,給出更直接的問題解決方案。 過去4年疫情期間,全國兩會採取. ... 訂閱hket.com即送 ELXR Lab NMN 21000 PLUS (價值HK$1,380) 詳情. 登入 了解詳情. 相關文章. 范卓雲:關注兩會 料續推刺激政策. 2024/03/04. 范卓雲:關注兩會 料續推刺激政策. 政協會議今開幕研灣區基建+政策銜接. 2024/03/04. 政協會議今開幕研灣區基建+政策銜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