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日 · 有鑑於民法成年年齡修正,自2023年1月1日起,年滿18歲的成年人就可以當保險業務員,此項新規是否有望幫助保險公司增員,扭轉因疫情造成人力負成長的現象?. 本次邀請到南山人壽優質增員部資深經理謝至偉,以及富邦人壽富創通訊處處經理博堯,分別從 ...

  2. 2021年8月1日 · 1116. 台灣人壽盛暘通訊處資深經理邵文豪表示,對團隊內有志從事壽險業的新人來說,台灣人壽的金鋒獎(每個月3C、3件,1年36C、36件)是個很好的初期目標,可以說是新人可否邁向績優的重要指標。 2019年通訊處內有10位夥伴得到金鋒獎,2020年則有12位,成長幅度為20%;2019年單位內有3位美國百萬圓桌MDRT會員,2020年則來到5位,使得單位的績優人力(MDRT、國際龍獎IDA會員)占比超過10%。 打好人才養成基礎,為夥伴鋪好邁向績優之路. 每一個工作領域都需要優秀的人才,壽險團隊亦是如此,當團隊有好的人員組成,業績與組織規模也才有辦法快速成長。 邵文豪表示,人才的養成分為3個階段,分別為選才、育才、留才,彼此之間環環相扣,都與夥伴可否績優息息相關。 選才.

  3. 2018年7月1日 · 1978. 欲完成、做好一件事情可粗分為3個階段:良好的開頭、有效的執行,以及達成目標。 一位新人進入保險業的最初養成階段,黃金90天可以左右其日後展業生涯是否順利,甚至能否永續經營。 「人如果對了,事情就對了」這是大家時常聽到、口耳相傳的一句話,人要如何「對」,除了在增員選才環節,挑選人格特質適合,抑或具備旺盛企圖心的人才外,進入保險業之初的輔導及教育訓練,亦是讓人才能否繼續定著於保險業的一大關鍵。 保險業界一直有所謂的新人「黃金90天」,意指新人在進入保險業的九十天內,所被建立與培養的觀念及習慣,會徹底關係到業務人員的塑型及職涯發展狀況。 「無規矩不能成方圓」,正確價值觀及良好習慣猶如尺規,雖然無尺規依然能畫方畫圓,但是畫出來的方圓必定不工整,亦不能次次相同,無法複製及延續。

  4. 2022年5月1日 · 因此許清認為,業務人員在為客戶做保險規劃時,不應過度關注件均保費、傭金的高低,而應該關注保單能否為客戶帶來切實的保障。 「先建立『件數自信』,而後才有底氣和信心進一步追逐IDA的FYC目標。

  5. 2020年5月1日 · 心華說,若我們以業務人員自居,我們會對客戶說:「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錢,你存下來的一塊錢才是你的錢。」而若是理財顧問則會說:「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錢,你存下來的一塊錢也不是你的錢,你繳完稅的一塊錢才是你的錢。

  6. 2020年12月1日 · 1. 許多年輕人只羡慕別人擁有的專長,但卻不願下死功夫,努力學習,所以永遠學不會。 2. 「台上5分鐘,台下10年功」,這是不變的法則。 3. 知識的累積也是靠量的堆積。 我做出版,深知出過1萬種書就有1萬種的經驗,出書量少的絕對比不上。 (本專欄文章已受何飛鵬先生授權)

  7. 2018年7月1日 · 「我的組員36位,年紀最大的是一九八八年出生,全部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 」自己也是年輕世代,一九八九年出生的李育航認為在羅東增員,由於地域條件的關係有一定的困難度,但是宜蘭的年輕人特別能吃苦耐勞,也具備相當的衝勁與鬥志,只要設定好目標並按部就班的執行,能夠成功的機會很大。 李育航以自己為例,進入保險業才六年,已從當年的修車學徒搖身一變成為年薪百萬的人壽保險業務區經理,亦從當年懵懵懂懂的少年成為如今可以帶領夥伴、給予夥伴方向的領導人才,甚至幫助興東通訊處屢創佳績。 增員標準影響團隊的質量.

  1. 相關搜尋

    許光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