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9日 · 之前在香港做过检查,香港医生告诉他是患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炎),是老年人群体中的常见病,可以通过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彻底解决问题。 33000港人公院轮候做手术. 换膝关节手术是香港公立医院轮候时间最长的手术之一,根据医管局截至2022年3月底的数据,公立医院轮候置换手术人数近33000人,平均轮候时间约5年,最长甚至达9年。 “在香港公立医院,做这个手术要轮候很长的时间,基本要等6-7年。 刚开始,一边排队等候,一边用药物暂时控制疼痛和病情,可后面疼得实在受不了,尤其是右膝盖,已经严重影响走路。 ”陈先生说,他等不到公院的排期,只好自掏腰包在私院做了手术。 “我没买商业保险,花了十几万港元。 没过多久,陈先生的左膝也开始不听使唤的疼痛。

  2. 2024-05-06 04:03:28 大公报. 字号. 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医生使用AI中医机器人预诊采集脉象信息。 在上海市中医医院,拍一张照片,患者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中医中的“舌诊”;照一面“镜子”,人工智能就能根据数据资料分析出患者的体质信息。 云上“望闻问切”、大数据体质测试、远程会诊、互联网看诊……如今,看似传统的中医也早已拥抱数字化,尝试打破时空壁垒、缩短医患距离。 数字科技在令中医医生快速掌握患者情况、高效开出中医处方的同时,患者也得以一目了然地从中医角度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大公报记者 倪梦璟.

  3. 2022年10月25日 · 七名私家医生因涉嫌滥发医学豁免证明书(俗称““免针纸”)被捕,政府随后宣布,这七名医生合共发出约2万张“免针纸”将不获接纳,并会由10月12日起失效。 “长洲覆核狂”郭卓坚为此提起司法覆核申请,质疑医卫局局长无权废除有关“免针纸”。 香港是法治社会,司法覆核也是有效监督政府的途径之一。 因为覆核申请事关重大公共利益,法院先是接纳了郭的申请,随后又判其胜诉,2万张“免针纸”仍然有效,虽然其中大多数“免针纸”到11月底也会因过了有效期而自动失效。 毫无疑问,七名医生每天发出不成比例高的“免针纸”是事实。 例如,其中一名医生每天发出382张“免针纸”,如果以每天8小时工作计,每小时要发出48张“免针纸”,即每一分多锺发出一张。 其他六名医生是每小时发出8张“免针纸”,即不足八分锺发出一张。

  4. 2020年2月28日 · 2020-02-28 04:23:25 大公报. 字号. 【大公报讯】记者方学明报道:新冠肺炎肆虐,不尽不实流言无日无之,对前线医护人员构成影响,即使入职前接受培训,惟疫症当前,他们也有忧虑及无所适从的时候。 港岛西医院联网感染控制组肩负“拆弹”解决医护人员切身问题使命,最近求助个案大增,即使疲於奔命,亦坚持逐一亲身解答问题,只要令上下齐心,再辛苦也值得。 小组由玛丽医院微生物学部门主管郑智聪医生兼任主任,组员有玛丽医院高级护理主任(感染控制)黄淑贞及五名註册护士。 职责统筹及监督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包括卫生、污衣处理、确保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及弃置个人防护装备等,亦安排培训、发放最新资讯及适当安置传染病患者等。 要处理问题林林总总,如怎样最安全穿着保护衣? 如何处理高危样本?

  5. 2023年11月9日 · 【大公报讯】记者赵之齐报道: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迅速,香港大学昨日亦宣布研发出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即全港首个问诊应用程式“AI虚拟病人”。 “AI虚拟病人”内含约30位虚拟病人,且被赋予或礼貌或暴躁等不同性格。 研发团队表示,“问诊是临床判断的第一步”,“AI虚拟病人”可用来将罕见或急性病症设计成案例供学生学习,相信可以弥补传统问诊训练的不足。 传统的临床教学在住院病房进行,一般学生需6至8人一组去不同病房询问病人,采集分析病例后与临床老师讨论。

  6. 2024-05-14 04:02:33 大公报. 字号. 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医生接受《大公报》访问表示,本港确实面对药物昂贵的问题,连家境富裕人士也望门兴叹。 他举例其中一种基因治疗用药物,医治脊髓肌肉萎缩症(SMA)患者,而该药的价格高逾1600万元,“这么贵的药谁担得起! ”他指在医管局的自费药物中有资助药物,但非人人可得,合资格的病人可向撒玛利亚基金和关爱基金医疗援助计划申请资助,但如药物太贵,合乎资格都未必能支付,他认为相关规定可考虑作进一步优化。 林哲玄又提到香港作为国家重要的城市,某些范畴应该融合,其中药物是一方向,“不是所有的药,例如买一粒退烧药也要融合,未必是最好的做法。

  7. 基本法在制定之初已为内地医生留下来港执业空间基本法第六章第一百四十二条已经写得很清楚该条款共有四个要点最末一条清楚列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并谘询有关方面的意见承认新的专业和专业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