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出自《 弟子規·入則孝 》 解釋: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之受到傷害,讓父母憂慮。 要注重自己的品格修養,不可以做出有違道德的事情,讓父母蒙羞。
      www.arteducation.com.tw/mingju/juv_919a1b1f6c41.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形式:. 詩 詞 曲 文言文.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弟子規·入則孝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出自弟子規·入則孝解釋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之受到傷害讓父母憂慮 ...

  3. 2022年3月25日 ·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這句話是說我們的身體有了傷害生了病就會讓父母為我們擔心如果我們的品德有了不健全的地方有缺陷的地方會讓父母感到羞愧很多人認為只要把父母照顧好了就是孝敬父母但是弟子規卻認為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如果我們自己受傷了或者自己品德有問題也是不孝這是為什麼呢? 古人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我的身體、我的頭髮、我的面板都是父母給的,如果我們要孝敬父母,就應該善待自己,好好愛護父母給的這個身體,這才叫孝心。 所以古代的男子是不理髮的,都要把頭髮留著。 舉個例子來講,在古代刑法裡有一種刑法叫髡(kun-)刑,是剃去罪人頭髮的刑罰,還有一種刑法叫耐形,是剃掉罪人的鬢毛和鬍鬚。

  4.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5.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出則弟 [ 編輯]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6.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7.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分10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Top.

  8. 2011年2月22日 ·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