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大腸癌篩查計劃。為預防大腸癌,政府提供資助給50至75歲、無疾病症狀的香港居民,可在私營醫療機構接受篩查服務。參加者要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若結果呈陽性,將被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必要時需切除潛在的大腸瘜肉,避免進一步惡化成癌症。
    • 子宮頸普查服務。為鼓勵女性定期檢查、預防子宮頸癌,政府和醫護界別合作推廣子宮頸篩查計劃。衞生署健康院為25歲或以上、曾有性行為的合資格婦女,提供子宮頸檢驗,費用只需$100 。
    • 婦女健康服務。衞生署轄下三間婦女健康中心及指定母嬰健康院,為64歲以下婦女提供「婦女健康服務」,包括詢問病歷、體格檢查(包括量度血壓、脈搏、體重、身高;檢查甲狀腺、腹部、乳房、盆腔和聽診心肺)、尿液化驗(包括尿糖、尿蛋白)及指導「自我乳房檢查」的方法。
    • 政府醫療費用減免。醫院管理局提供公營醫療服務費用減免津貼,為幫助有經濟困難的市民能得到適當醫療照顧;合資格人士可獲豁免公營醫療服務收費。適用人群。以下3類人士可在每次登記求診時,出示相應身份證明文件,向公營醫院或診所職員表明自己符合「醫療費用豁免」資格。
  1. 2024年5月8日 · 丈夫透露,張敏於2023年8月31日時曾進行下顎手術,術前進行過詳細身體檢查,當時身體機能各個方面都顯示正常,之後一家人又於同年9月15日進行體檢,包括進行肺部聽診,結論依然是身體良好,因此未有及時察覺張敏健康出現問題。

  2. 2019年6月17日 · 消委會列出市面常見的長者身體檢查項目,解釋檢查有關項目有何作用。 血液化驗(包括「血全像/全血計數」、「紅血球沉降率」、「血脂」、「空腹血糖」):所有化驗項目的結果和分析皆須配合醫生臨床評估及跟進,不能一概而論,例如正常的全血分析報告在有臨床懷疑的情況下,也不能排除血液疾病的可能性,要根據情況再作跟進;「紅血球沉降率」是診斷風濕病的參數之一,但同時也與多種疾病有關,需要結合病歷和病症等才能作出準確的診斷。 腎功能檢查:「肌酸酐」和「尿素」是用於評估腎功能的兩個最常見的參數。 「鈉」及「鉀」也常作為腎功能概況測試。 患高血壓、糖尿病、尿道問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長者較需要接受全面的腎功能檢查。

  3. 2019年6月17日 · 調查顯示長者身體檢查一般包括血液化驗、腎功能和肝的檢查、尿液及糞便檢查 、骨質密度檢查等。 惟部分身體檢查計劃看似收費較低,實則將某些重要項目剔出基本計劃,然後改以自選或附加檢查項目形式再收費。

  4. 2021年7月8日 · 運輸署呼籲的士及公共小巴業界積極參加身體檢查,並盡早接種疫苗,以保障個人及公眾健康,減低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風險。詳情可參閱連結。 的士及公共小巴司機免費身體檢查服務: 體格檢查:身高、體重、血壓、脈搏、身體脂肪百分比、體重指數、腰圍

  5. 2023年5月15日 · 當中的體檢計劃涵蓋8項基本檢查項目,包括量度身高、體重、體重指標BMI、血壓、脈搏(心跳)、腰圍,以及體格檢查、視力測試、色盲測試、心肺及腹部護理評估、會診等。 結果發現,私家醫院或附屬醫療中心提供的計劃涵蓋範圍全面,逾9成計劃(即16個)均包含一半或以上的基本檢查項目,當中有3個計劃更涵蓋全部8項基本檢查項目;但逾9成(即15個)私營機構計劃提供少於一半的基本檢查項目,當中更有5成(即8個)計劃僅提供1個評估項目,僅1個計劃包含6個項目,及提供聽力測試; 調查亦顯示,私家醫院或附屬醫療中心及私營醫療機構的收費模式各有不同。

  6. 2024年4月5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生廖敏凱憶述指,當時安排男子進行大腸鏡檢查後,意外發現他患上3期「升結腸大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