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10 月 1 日. 0. 1044. 根據行政院國情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止臺灣總人口數為2,326萬4,640人較2019年減少11萬674人人口負成長步入第3年在年輕人口不斷減少高齡長者人數不斷增高的情況下民眾最常遇到的退休議題便是孤獨老」。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料顯示,代表孤老人口的「僅一名高齡人口宅數」不斷升高,從2013年時的29萬4,000戶,增加到2022年第3季的52萬9,000戶,近乎翻倍;而代表老老共居的「僅高齡人口居住宅數」在10年間也成長了29萬8,000戶。 不過,高齡問題可不只出現在臺灣,對鄰近的日本來說,高齡問題更是迫在眉睫。

  2. 2018年9月1日 · 大體來說退休金來源有3層第一層是社會保險第二層是職業退休金第三層是個人準備的儲蓄或保險規劃等準備第一層與第二層是屬於比較被動的部分而第三層則是民眾可盡早規劃以防範未來的退休風險。 以下依臺灣民眾不同的身分職業別進行初估和說明: 勞工保險.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353期. 上一篇文章 「客二代」進一步開發,延續壽險事業經營. 下一篇文章 臺灣一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近4萬人.

  3. 2022年5月1日 · 2022年申報綜所稅,以單身者的標準扣除額12萬4,000元為例,若要選擇列舉扣除額,必須要列舉扣除額6項總計大於標準扣除額,對納稅人才划算,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地方需要留意? 列舉扣除額適用對象為列舉扣除額合計大於標準扣除額者,民眾可根據自身情況選取對自身有利的扣除方式。 列舉扣除額相關規定如表四所示。 要特別留意的是,納稅義務人可以申報列舉扣除的保險費,是指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和受扶養直系親屬的人身保險(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傷害保險及年金保險)、勞工保險、就業保險、軍、公、教保險、農民保險、學生平安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及全民健康保險的保險費。

  4. 2019年1月1日 · 最大的差異在於,投資型商品的投資部分會進行投資,民眾需要自行決定投資標的,也自負盈虧;而儲蓄型與年金型一般是繳交保費之後,由保險公司自行運用,並保證一定的獲利。 雖然商品繁多,但投資型商品大多屬於以下3種類型: 1.變額壽險: 繳費時間與金額固定,保額則會隨著投資標的之價值變化而有所變動。 再者,也能視客戶保障需求不同而調整保額。 2.變額萬能壽險: 具有繳費彈性,保額則隨著保費調整與投資標的損益而變化。 3.變額年金保險: 屬於遞延年金,並無壽險功能,所繳保費全部用以投資,遞延期滿之後可以一次領回或分年提領,保證給付年期則視各公司、各商品而有所不同。 或許民眾會有疑問:為什麼我不乾脆直接去買基金,再買壽險保障自己就好?

  5. 2023年1月1日 · 2022年前10個月臺灣整體保險業首年度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22%其中投資型商品傳統型保單分別下滑36%5%以投資型商品衰退尤鉅。 分析其原因,是因為資本市場波動大,保戶大眾考量風險對投資型商品意願趨於保守。 有鑑於此,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表示,公司在2022年調整銷售策略並加速轉型,為因應多變的市場環境,也持續推出臺、外幣各式傳統型保險商品,讓民眾能有更多元的配置與選擇;另外,為接軌IFRS17及因應高齡化趨勢,更加強推動保障型、高齡化商品及健康促進概念商品。 依最新統計,2022年南山人壽在傳統型商品新業績、傳統型美元商品新契約以及長期照顧險上,均居於領先地位;而在外溢保單新契約件數,截至2022年第3季新契約件數達47萬件,已連續3年居業界之冠。

  6. 2023年3月1日 · 根據《民法》第12條及《民法總則施行法》第3條之1規定,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並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自2023年起,年滿18歲青年即被視為成年人,具備一定的權利與應負擔的責任。. 由於個人是否成年係判斷其有無完全行為能力的標準,所以與《民法》規範 ...

  7. 2020年11月1日 · 這資料顯示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費一半以上來自於自己攢積出來的成果包括收入儲蓄與各項商業和社會保險靠子女奉養的比率僅24%,詳見表一這與2005年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的實況很不相同2005年資料中有53的65歲以上老年人靠子女奉養顯見臺灣老年人經濟獨立性愈來愈強但需要特別關注的是31的老年人收入來自退休金與社會保險養老給付15則是來自社會救助與津貼這意味著公共政策的變化對老年人的經濟安全影響相對比以往重大。 平均餘命的延長使醫療費用支出高漲. 在民眾餘命延長之際,健康照顧風險隨之愈來愈高,使得高齡醫療費用支出準備愈來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