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4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1/04 14:07. 最後更新: 2021/01/04 15:23. 分享: 騙徒手法層出不同,可以透過不同途徑向我們行騙。 社交媒體近年成為騙徒「唱高散貨」的平台,投資者要留意他們最新的手法,提防受騙。 要開展「唱高散貨」,騙徒第一步會在低位買入一些低市值或低流通量的股票,因為這些股票較易被操控。 當股價逐步攀升的時候,再透過社交媒體大力推介這些股票,務求在短時間內製造大量需求,令股價繼續上升,讓騙徒可以在高位散貨,謀取暴利。 跟風在高位買入的投資者,手持股票的價格會在短時間內暴跌,損失慘重。 炒股群組吹噓「專家」貼士. 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以投資股票或「股票教室」為主題的群組,讓股交流炒股心得和資訊。

  2. 2019年10月3日 · 1.申請破產不用還錢? 原則上,破產人士的債項須由破產人士的資產和收入攤還。 破產人士必須在法院頒布破產令後,立即把破產人士所有的資產(包括海外和本地的資產)交予受託人。 破產人士也必須通知受託人其收入。 受託人在考慮過破產人和其家庭的合理需要後,便會把破產人士的資產和收入的結餘分發給各債權人,償還債項。 2.破產有甚麼後果? 在宣布破產後,破產人士的生活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債務人不得購買高價商品,如住宅或汽車以及申請貸款。 根據規定,破產人士可以到海外旅行,但所有開支都不能由破產人士的資產和收入支付。 至於乘搭的士方面,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則不應乘搭的士。 此外,破產人士或許不得從事某些行業,如律師、產業代理、保險代理和證券交易商或有限公司的董事。

  3. 2021年2月10日 · 如果市民想避免同類型的事件發生,又有甚麼自保方法? 警方六大防騙貼士: 1. 不應隨便在網上披露個人資料; 2. 切勿輕易接受交友邀請及相信初相識網友; 3. 切勿下載來歷不明應用程式; 4. 提防回報不切實際的投資計劃; 5. 若「投資公司」使用個人銀行帳戶或虛擬貨幣收取投資資金時,很大機會為騙局; 6. 應保存與對方的對話記錄,如有懷疑即時報警,或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查詢。 責任編輯:曹佩鈞.

    • 避免借貸。最好的方法仍是避免借貸,維持債務自由。當然,香港人難免會使用信用卡,或背負着按揭貸款,不過除這兩項生活必需,盡可能避免借私人貸款。如果要借,每月還款額只可佔自己收入的小部分,以確保能依時還款。
    • 維持良好信貸評級。只要各項債務能依時償還,你的信貸評級便能維持良好級別。只有維持良好的信貸評級,在面對突發開支、不得不借私人貸款時,才可以向銀行爭取較低利率,未至於要向利息較高的財務公司借貸。
    • 向銀行借 / 找信譽良好的財務公司。如上所述,如果必需要借貸,條件許可下,先選擇持牌銀行,如果不得已要向財務公司借款,也要找信譽良好的。事實上,政府的 網站 有列出「放債人牌照持有人」的名單可供參考。
    • 小心宣傳標題。許多銀行或財務公司的宣傳標題,標榜最低年利率多少厘,事實上你未必能拿到這個最優惠的利率,因為實際還要視乎你的職業、收入、信貸評級等等;另外,廣告宣傳中的年利率,可能是包含了一些有條件的折扣或回贈,未必等於實際的每月還款額。
  4. 2024年4月5日 · 但更多網民擔心樓主擅自轉回款額已墮入聲稱過錯數的身份不明人士的洗黑錢陷阱紛紛指正樓主宜企硬不轉款應自己前往或勸對方向銀行和警方尋求協助以保障雙方利益,「比較正常嘅做法係聯絡咗銀行同去警署報案」、「你點都要去銀行搞一

  5. 2020年6月11日 · 近年本港電子支付愈來愈普及雖為市民帶來方便但同時卻成為了不法之徒行騙的工具金管局推出的轉數快FPS近日出現新的行騙手法有騙徒佯裝轉錯數」,其後發送假冒假冒轉數快短訊再以Whatsapp聯絡事主退還款項藉以騙財圖利

  6. 2021年4月16日 · 眾所周知,高收益的投資通常意味着投資者需要承受較高的風險,面對的虧損有機會較大。 因此,當出現低風險但可提供高回報的投資計劃時,就要保持質疑的態度。 2. 聲稱回報長期一致且快得可疑. 如果當一種投資聲稱能每年都提供一致性的利潤回報時,亦都要小心。 因為市場上往往充滿有關經濟、政治變化等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投資產品的表現。 在正常情況下,一致性回報只能維持短暫時間。 另外,為了吸引投資者,其所產生的回報亦會極為快速。 3. 投資策略複雜難明. 這些騙局有機會聲稱採用複雜的投資策略,包括涉及衍生工具、轉售或保險,以謀取高於正常的回報率。 而騙徒的解釋通常會含糊其詞,讓人無法完全理解,並會將自己包裝成相關領域的專家,以混淆客戶視聽。 因此,在投資前若有疑惑必須要查問究竟,先了解清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