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鄧萃雯 blog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tw.strikingly.com

    不需要程式。更彈性的年度計劃。 安全可靠的網絡託管。 免費 SSL。 實時聊天支持。 .blog解決方案為您量身訂製。免費架設網站和商店。

    • 免費網站

      100+免費設計師模板!

      10分鐘創建一個網站

    • 免費試用

      0門檻開啟所有高階頂配功能

      各種網站功能一應俱全

    • 100+免費模板

      100+免費設計師模板!

      擁有你的專屬客製網站

    • 實時中文客服

      需要任何幫助?中文客服實時在線!

      中文界面專為中文用戶設計

    • 來自矽谷

      世界頂級的技術和設計

      為你的網站提供可靠的托管服務

    • 手機端響應式優化

      每個模板都極致優化手機瀏覽體驗

      響應式設計適配到各種設備

搜尋結果

  1. 回顧過去30多年,施傅總結了在投資理財路上令他後悔的8件事,我們看看他的經歷,從中學習。 【要做小富婆揮手區 戒甩「好有同感」的消費習慣 : 按此 】 呢8件事或許你我也有共鳴 . 點擊圖片放大. +5. 1) 婚禮支出太多. 雖然只結了一次婚,施傅卻擺了兩場婚禮。 舉辦一場婚禮,又要花時間又要花費金錢,他提到若當年以結婚的資金用作投資,可以提早開始財務自由的路。 當時為了籌備婚禮,沒有時間研究樓市。 若可以再選擇,他會舉辦婚禮,但資金上會節省點,而婚禮規模亦會縮小一點,因為數十萬元用作投資可以帶來更大回報,這些都是屬於機會成本。 2) 高消費興趣. 施傅喜歡玩音樂及買車。 電子鼓及結他的支出已經數萬元,花費不少;買車及改裝車亦花費近數十萬,引致資金無法變成資產的可能。

  2. 2022年9月21日 · 美國有一名金融分析員Michelle在22歲初出茅廬之時年薪僅4萬美元(相當於31.2萬元),但她開始寫關於理財及生活的 網誌 ,經過11年的耕耘之後,這個網誌為她年賺76萬美元被動收入。 Michelle 坦言,當她在2011年開始寫網誌的時候,對此並沒有任何概念。 當時剛畢業的她年薪僅得4萬美元,並正在償還學生貸款,而這筆負債是推動她寫網誌的重大原因,當時她想把自己達成財務目標的過程分享及記錄下來。 在11年過後,網誌的發展超出她的預期。 在過去五年,這個教人如何開始投資、使用哪些理財產品,以及如何處理其他金錢決策建議的網誌,為她平均每年帶來76萬美元被動收入。 她與丈夫已經實現經濟獨立,並已經儲夠錢可以隨時退休,這讓她可以過上理想的生活方式。

  3. 2021年9月30日 · 1. 別放棄錢滾錢投資機會. 在37歲退休後,Chris Reining決定不再專注於儲蓄,而是想辦法錢滾錢。 他認為,雖然擁有大量現金可帶來安全感,但更好的是方法是,假設將資金投資於平均年回報率約為10%的股票市場,那麼25,000美元(約19.4萬港元)的資金,30年後就有機會可增長至約40萬美元(約311萬港元)。 他認為,若為了安全感而損失375,000美元(約292萬港元)的潛在回報,年輕退休人士或要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月薪1.6萬元滾出千萬身家 龔成分享財務自由致富秘方(一按即睇): 按此 】 2. 發展副業增加被動收入. 專欄作家JP Livingston於28歲退休,離開從事了7年的企業財務工作。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9月1日 · 財經網站Financial Express綜合了10項原則,可以幫助你更早達到財務自由,你又做到幾多個? 1. 量入為出. 信用卡及貸款可以讓人立即過上高質素的生活,但會影響他們短期及長期的財務穩定性。 如果想達到財務自由,第一步是量入為出。 你可以跟從50/30/20分配法則,把收入分為3部分,50%必要支出、30%非必需支出及20%儲蓄投資。 【延伸閱讀】 【脫離月光族】掌握50/30/20分配法則 輕輕鬆鬆儲錢. 2. 優先分配金錢作儲蓄及投資用途. 一般年輕人都習慣「先享樂、後儲蓄」,把每月消費後剩下的錢用作儲蓄及投資,但若想早日達到財務自由,先後次序應調轉。 根據每月的開支,為每月儲蓄及投資定下一個固定金額。 以投資行先,餘下的錢才用作消費。 這樣可以為每月生活開支作出預算。 3.

  6. 2021年6月1日 · 有投資股票的你又懂不懂? 近年亦有不少年輕人希望透過投資,能夠為個人的資產帶來槓桿效應,他給予年輕人在投資時要留意的事項。 想30歲達財務自由? 睇睇Ryan的4個投資心法 . 點擊圖片放大. 1. 鍛煉思考. 一個懂投資的人是「會思考的人」,若你只停留在看YouTube平台或打電話問分析員查問某股是否買得過,而不作個人思考,最終只會淪為大鱷的點心。 2. 要有自知之明. 每個人的投資金額亦有所不同,若你投資的金額為你全部的資產,面對的風險就要三思。 有人投資好運可以倍翻,即使你買的股票最終大升,你亦要有自知之明,是因為個人的分析獨到? 還是只是靠運氣? 單靠運氣又不想承認,到頭來可以在在短時間內輸掉很多。 3. 別跟風、忌心急及感情用事.

  7. 2024年4月29日 · 瑞士寶盛中國研究策略師及香港區研究部主管鄧啟志撰文表示恒生指數17,000點的阻力位仍然存在市場在未來幾周必將面臨現實的考驗。 理財不只是保守做定存,股市又該如何配置? 今年火熱的美股、日股近日出現回調,反而港股有好表現。 恒指上周五大成交升至今年高位,收報17651點。 全周累計升1427點,是逾3年以來最勁。 然而,一名今年初已看好港股反彈的分析師卻指出,未來幾周市場會面臨現實的考驗。 瑞士寶盛中國研究策略師及香港區研究部主管鄧啟志 撰文表示,恒生指數17,000點的阻力位仍然存在,市場在未來幾周必將面臨現實的考驗。 鄧啟志在今年年初已率先看好港股,他曾指出港股在首季有條件見底,可以重返17,000點。 兩項政策實際影響輕微.

  8. 2023年8月9日 · 這份白皮書,是中銀人壽與952名中產或以上家庭的退休人士及照顧者進行定量研究調查,並為在職照顧者進行家訪以作定質研究,希望可以深入了解香港長者的退休生活現況,以及長者與照顧者在養老和護老上的歷程、痛點和需求。 有見這班夾心階層的困境,中銀人壽執行總裁子平建議,在可控的情況下,大家應該盡早儲蓄、盡早規劃退休,「不一定要買人壽保險,但建議盡早進行儲蓄規劃」。 他亦表示:「大家在身體還健康的時候,第一件事要考慮保著自己的身體健康,第二件事可能要考慮一下醫療的保障。 因為那些情況一是不出現,一出現就要大花金錢。 「一投身社會便應規劃退休」 「大眾一談及養老這個課題看似很長遠,其實到你5、60歲才開始規劃就有點太遲,因為那時已經進入了這個階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