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21日 · 這一句話,已經說完了投資的本質. 「雪球」就是「投資的成果」, 影響最後雪球大小的,就只有3件事: 1. 找到夠長的坡道:也就是「時間」 坡道要長,除了「活久一點」,就是「早點開始投資」 雪球的坡道就是時間, 但除非你的祖先有幫你做好投資, 否則人一生的時間是有限的, 除了「活久一點」 (這很實際,但不容易控制…) 另外就是「早點開始投資」。 為什麼越早開始投資越好? 看看數字就知道: 投資要趁早. 晚開始的話 … 只好比別人多努力 10年! 假設投資報酬率 5%, 20歲開始投資,每年投入10萬, 剩下的只投入10年 (共投入 100萬元)就停止投資,放到50歲會有 350萬元。 但如果30歲才開始投資,同樣每年投入10萬元,

  2. 2023年11月12日 · 這兩位作者分析全球400年來的金融危機史, 研究金融危機中的龐大議題:包含 危機發生的模式、規律、起因和影響 。 《瘋狂、恐慌與崩盤》初版在1978年出版,到目前已有45年,期間經過數次修訂,到現在已經是第七版,書中內容更貼近目前經濟現況。 市場先生認為這本書帶給讀者一個關鍵思考在於: 「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報酬,因此總是想盡辦法找尋新的獲利模式、新的投資標的,卻忽略很多時候,影響報酬的關鍵因素是全球金融環境。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沒辦法躲過金融環境的影響,但透過理解瘋狂和恐慌,以及歷史脈絡,我們能先看出危機的徵兆,提前打好預防針,做好心理準備,更知道如何應對,避免再度陷入恐慌和焦慮。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了解真正的本質. 金融危機的三大觀點. 寬鬆的貨幣政策是金融動盪的原因.

  3. 2023年7月31日 · 用 市值 做投資思考. 談一個書中裡面我蠻喜歡,且我自己也有在使用的一個投資概念,就是「用 市值 思考」,. 例如用 市值 代替股價,用總 稅後純益 代替 EPS ,. 儘管這比較不直觀,也比較複雜,但考慮的事情會更完整,數字也更容易和其他資訊做 ...

  4. 上一本書《投資前最重要的事》他談了很多投資必要的知識,而這本書則是著重在理財觀念以及一些行動原則。 新的這本書《把小錢滾成大財富》,把焦點從投資,到更廣泛的理財與人生財務。 書的英文全名是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aving For

  5. 2022年2月5日 · 由於波浪理論很難量化分析,所以我本身其實並不是很認同這個理論,不過它仍算是市場上一個廣為人知的方法,有看過一些分析軟體上甚至也會協助做波浪的繪圖。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從艾略特波浪理論的規則、計算,包括這理論一些名詞、第一波到第五波、ABC波等等,分別介紹它們的意義。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波浪理論是什麼? 艾略特波浪理論的規則. 多頭、空頭行情時的艾略特波浪規則. 艾略特波浪理論-延伸波. 邪惡的第5波? 艾略特波浪理論如何計算波浪? 如何將波浪理論運用在交易中? 波浪理論是什麼? 艾略特波浪理論(英文:Elliott waves),也常簡稱為 波浪理論 。 波浪理論是由美國會計師兼作家,拉爾夫·納爾遜·艾略特 (Ralph Nelson Elliott)於1938年提出,

    • 鄭威濤爛滾實錄1
    • 鄭威濤爛滾實錄2
    • 鄭威濤爛滾實錄3
    • 鄭威濤爛滾實錄4
    • 鄭威濤爛滾實錄5
  6. 2023年11月22日 · 步驟1:計算ROIC. ① 息前淨利 (EBI):從綜合損益表中可透過稅後淨利,將利息費用的稅盾效果加回後,得到息前淨利。 息前淨利 (EBI) = 210 + 36 x (1-34.5%) = 234. ② 資本投報率 (ROIC) :EBI除以投入資本,就能得到資本投報率。 其中投入資本為1443,是取2012-2013兩年的平均值而得。 資本投報率 (ROIC) = 234/1443 = 16.2% TIP:稅盾效果是什麼? 稅盾 (英文: Tax Shield),意思是指可以拿利息費用、應繳稅額、折舊費用…等,來減少原收入需繳納的稅額。 使用稅盾能達到公司稅率降低或遞延,增加當期的現金流。 比方說,公司舉債所產生的利息費,會讓稅前盈餘降低,就可以少繳一些營所稅。 步驟2:計算WACC

  7. 2015年9月28日 · FIRE與財富自由. 最後更新:2023-03-19. 「薪水太少了,很難存到錢。 說這句話的是我一位高中同學, 那天我們約在台北車站附近聊天。 他在科技業上班,年薪剛破百, 我心裡想著:你這樣都存不到錢,那22K的人情何以堪。 看到他肩上揹著名牌包,手裡拿著哀鳳和星巴克, 存不到錢的原因應該很明顯了。 「你覺得正常人一年在飲料錢上應該花多少? 」我問. 「幾千元吧,最多5千? 「如果你不喝星巴克,一年可以存下多少錢? 「我也沒有每天喝…厄,大概要 2萬元…」 工程師對數字很敏感,他馬上就算出來。 其實, 很多人薪水不夠用、存不到錢, 背後的真相是「沒有正確方式計算收支」。 一杯飲料是 1萬元,不是40元? 工作鬱悶,每天就會想來一杯飲料, 只要 40元, 就能換到一下午的小確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