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1日 · 1445. 現今社會已經不是單憑個人努力就可以成功的年代,也不是憑一個組織就能夠完成所有目標,而是需要藉由許多不同領域的人與你合作,將你工作上的困難點成為大家共同合作的契機,替你的行業找到未來新的可能性,以及新的動能。 一九七九年出生的何培鈞,大學畢業、當完兵後就退伍創業。 關注的議題從文化、民宿到社區小鎮,呼籲廣大民眾應瞭解如何運用自身工作,讓臺灣社會變得更美好。 何培鈞大學二年級時,於海拔1,000公尺的山上意外發現占地900多坪的三合院建築,當時已成廢墟,然而這景象卻對他帶來極大衝擊。 斑駁的牆壁、塌陷的屋頂,凌亂不堪的三合院廢墟,面對眼前的景象,何培鈞十分震驚。

  2. 2020年1月1日 · 一來因為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遲緩,皆採取低利率寬鬆政策,主管機關也因應趨勢宣布調降責任準備利率,而利率下降會導致儲蓄險保單提存準備的壓力,因而保費會上漲。 二來預計二 二 年下半年會調高保單中死亡保障的比例,保障變高了,自然也會促使保費上漲。 但民眾仍應建立起觀念,保險的本質在於保障,就算是儲蓄型的保單也應以保障為主,儲蓄為輔,且應以消費品視之,所購買的是保險期間內保單所提供的保障,而不是藉以讓資本增值的投資理財工具。 保險的意義不變,從消費者需求出發.

  3. 2024年4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4 年 4 月 1 日. 229. 0. 從業久了,難免會遇到瓶頸,或者身陷舒適圈中,差別只在於是否能夠輕易跨越。 如果陷於其中的時間長了,有些業務員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就此停滯不前。 而馬來西亞大東方人壽GREAT IDEALS GROUP營業組經理巫晉蒶,雖然在舒適圈中待了10年之久,但是基於對客戶的責任、對保險的認同,以及對主管的支持,她一直堅持著沒有離開行業;而在2010年開始帶領團隊之後,她終於借力全新思維,突破了10年未曾動搖的堅固瓶頸。 巫晉蒶回憶,1998年時,她追隨先生陳禮祥資深集團經理的腳步進入了保險業,除了想要成為先生的助力以外,也想借助銷售建立自信心。

  4. 2019年5月8日 · 改變的競爭力──張睸峭兼顧事業與家庭的成功法則. 文 國際編輯部.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5 月 8 日. 0. 1386. 張睸峭. 新加坡大東方人壽集團總監(唯一女性冠軍集團總監) 年資:二十年. 學歷:加拿大大學金融服務碩士. 經歷:打破新加坡大東方一百零五年的發展歷史,成為第一位女性的冠軍集團總監,雖然身負多重責任,她仍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活動,並且受到行業矚目的講師與激勵者。 目前她是新加坡大東方人壽集團總監,曾擔任公司內部中文團隊協會「萬程會」會長,協助建立中文學習的平台,同時也是世界華人保險慈善公益推廣會公益大使。 張峭的團隊目前領導116位壽險顧問,團隊夥伴均為25~30歲的Y世代.

  5. 2020年1月1日 · 為加速金融科技的創新動能,鼓勵業者運用新興科技,透過創新及異業合作,提供更便民、更客製化的金融產品及服務。 管會於二 一八年開放申請監理沙盒實驗,截至二 一九年,已受理超過10件申請案。 國泰人壽於二 一九年通過監理沙盒案,與易遊網合作,讓民眾可以在網路上投保旅平險,運用Open API串接優化客戶投保體驗,在旅遊的場景出現旅平險的服務,直接用易遊網的帳密即可投保,提供更便利的消費體驗。 除了開放監理沙盒實驗外,二 一九年主管機關更發布「保險業申請業務試辦要點」,鼓勵壽險業者能將新興金融科技的創新業務,同步運用在保險業務上。 如透過導入「智能核保」服務,簡化核保流程,加速出單速度,也避免不同的核保人員,因個人對風險的認知與經驗不同,而有不同的核保決定。

  6. 2021年5月1日 · 管會宣布2021年7月1日起將實施第六回經驗生命表,依壽險業經驗重新精算不同男女、性別、年齡的死亡率變動情況,重新檢討死差益,這意味著許多與之相關的保險費用都將更動。 現行各大保險公司的商品多採用2012年上路的第五回經驗生命表,舊版與新版之間有許多差異,例如:2012年民眾平均壽命為79.5歲,但2020年民眾平均壽命為80.9歲,且各年齡層壽命皆有顯著的提升,代表各險種理賠發生率也將會不同,保險公司將重新計算費率。 「經驗生命表」是各大保險公司根據壽險保單匯整出一份「臺灣民眾的死亡率」,當臺灣人死亡率愈低、壽命愈長,對保險公司而言,「照顧生存需求」類型的保單成本也將愈高。 「當民眾的餘命增加,保險公司『照顧生存需求』的險種成本就會因此上升。

  7. 2020年1月1日 · 黃調貴強化競爭力及穩健獲利能力於困境中成長掌握蛻變商機 固本培元,強化保險業體質 儲蓄險轉型,回歸保障本質 善用科技發展,外溢保單發展成長性可期 彭金隆:從科技監理看科技創新 邵靄如:臺灣高齡日本化,因應退休風險,民眾與業者都應負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