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11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翔)香港醫護聯盟調查近300名長者早餐習慣,發現70%長者主要選擇粥、粉、麵包等碳水化合物類食品,缺乏蛋、奶、肉等 ...

  2. 2018年8月31日 · 領導研究的雅典大學教授赫里索克蘇指出,地中海飲食以橄欖油、蔬菜、魚類和豆類為主,有助心血管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3. 2017年5月16日 · 該會昨日起推出首批合共8款精緻軟餐,分別包括有甘筍、紹菜、白菜、豆腐、雞肉、豬肉、魚柳及牛肉。 有關食物可在冰箱內放置長達半年。 解凍8小時後,蒸約25分鐘後即可食用。 該會高級經理(持續照顧)蔡嘉儀認為,該嶄新預煮軟餐可為飽受吞嚥困難之苦的長者在糊餐或碎餐以外提供一個不同的選擇,在滿足進食及營養需要時,亦能夠有尊嚴地進食,重拾生活樂趣,安享頤年。 她又期望精緻糊餐的「面世」能令長者享受進食的樂趣,亦為照顧者帶來便利,節省更多備餐及餵餐時間,與長者一同享受相處時光。 讀文匯報PDF版面. 相關新聞.

  4. 2018年3月12日 · 首先,家庭規模改變,改變了以往節日的慶祝模式。 以農曆新年為例,它是中國的大節日,本來的慶祝方式是親友聚首一堂,正月初一時,向長輩拜年,長輩會給予後輩利是等活動。 不過,隨着香港的都市化發展,家庭成員為生活奔波,加上少子化的年代,讓家庭聚首不及以往熱鬧。 春節變成了簡單的吃喝玩樂消費的節日,不少人都視春節為一個長假,甚至愈來愈多年輕夫婦在春節時外出旅遊,不再重視春節的意義。 其次是傳統文化日漸失傳,讓節日氣氛日漸淡泊。 以端午節為例,端午節原意為紀念屈原的一種活動,大家會在當天看龍舟和吃粽子。 不過,現時香港人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觀賞龍舟比賽和吃粽子,忘記端午節原有的意義。 加上觀賞龍舟比賽和吃粽子等活動,其形象較為古老,而且稍缺趣味性,難以與西方節日比較,因此難以吸引香港青少年參與和投入。

  5. 2017年11月12日 · 合理、豐富的飲食能增強體質、補足氣血,使全身各個臟器隨時都能有充足的供血,這樣才能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延年益壽。

  6. 2009年6月21日 · 有學者指,社區重建導致隱蔽長者問題惡化,大部分長者亦並非「自願隱蔽」,政府應檢視現有綜合長者服務政策。 長期病患多有情緒問題

  7. 2019年12月5日 · 長壽除了生活居住環境的因素外,在百歲老人的所有長壽「密碼」中,飲食是最受關注的一項內容,長壽通過調整飲食,還是能逆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