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 显宗 或 汉传佛教 阿弥陀佛的造像为右手下垂掌心向前作 与愿印左手持莲华手作与愿印表示众生的往生之愿和阿弥陀佛的接引之愿相互摄引阿弥陀佛能与愿众生手持莲华因为极乐世界的众生不是 胎生而是莲华 化生

  2. 清源山阿弥陀佛造像位于清源山弥陀岩1961年5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元至正年间 (13411367年)依岩壁雕凿而成造像为立姿高5.00米宽2.00米厚1.10米头结球髻面庞丰润右手下垂后面依崖建一四方攒尖顶石室加以保护。 明天启年间 (1621~1627年),石佛周身粉刷贴金,年久剥落,1982年重修时再次贴金。 石室西侧立一元代修建岩室的纪事碑,简化字甚多,为古代碑刻少见。 阿弥陀佛造像. 本段内容参考《佛光大辞典》 读音:Amitābha为西方极乐世界(又称安乐世界,安乐刹,安乐处等)之教主。 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 略称弥陀。 梵语amita,意译无量。

  3. 10—11世纪. 目录. 1 简介. 2 供养方法. 3 文物简介. 简介. 播报. 编辑. 弥陀佛简介 本段内容参考《佛光大辞典》 读音:(Amitābha)为西方极乐世界(又称安乐世界,安乐刹,安乐处等)之教主。 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 略称弥陀。 梵语amita,意译无量。 另有梵名Amitayus ,音译阿弥多廋,意译无量寿;梵名Amitābha,音译阿弥多婆、阿弥亸皤,意译无量光。 阿弥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

  4. 隋朝(西元589-618年)的两代皇帝都是虔诚的 佛教徒 ,据史料记载他们曾创造和修复了许多佛像。. 这尊阿弥陀佛大理石像又被称为 西方极乐世界 的佛陀)就是其中的一件作品。. 根据莲花基座上的铭文可知,这尊 大佛 于开皇5年(西元585年)被供奉在河北 ...

  5. 0有用+1. 南无阿弥陀佛.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佛教术语. 展开 11个同名词条. 南无读音纳莫读音婀弥陀佛 [1] [2],出自观无量寿经》。 善导大师《 观经四帖疏 》壹、玄义分“六字释"曰:言“南无”者,即是 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 阿弥陀佛 ”者,即是其行。 以斯 义故,必得往生。 《观无量寿经》曰:“具足 十念 ,称南无阿弥陀佛。 别 名. 无量光佛 、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 智慧光佛. 出生日期. 成佛 以来,于今十劫. 主要成就. 建立 极乐世界. 本 名. 无量寿佛. 目录. 1 解释. 2 术语介绍. 3 导归净土. 4 术语读音. 5 常念益处. 6 术语意思. 7 常念功德. 8 念佛三昧.

  6. 大乘佛教经典. 展开 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佛说阿弥陀经》, 大乘佛教 经典之一,为净土宗所尊崇,被列为 净土三经 之一。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此经为佛经中极少数非由佛陀弟子提问,而由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 此经于前半段宣说 西方极乐世界 的种种的庄严以及阿弥陀佛 佛号 由来与意义;其后阐明劝导众生诵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十方诸佛亦劝导其土众生相信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之事迹作结。 中文名. 佛说阿弥陀经. 外文名. Amitabha Sutra. 地 位. 净土三经之一. 目录. 1 经书介绍. 2 原经文及注解. 经书介绍. 播报. 编辑. 《佛说阿弥陀经》与《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这其实是两部经,不是一部经的不同译本。

  7. 编辑. 内容依据无量寿经唐. 菩提流志 译本.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书影(4张) 出自大宝积经.卷第十七.无量寿如来会》 01国无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 鬼畜 生者,不取正觉。 02不堕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03身真金色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04形色相同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05 宿命智通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06天眼普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