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原香港中銀集團成員行業務重組後陳先生自2001年10月起歷任本集團發展規劃部產品開發處主管企業銀行及金融機構部副總經理業務優化中心總經理機構業務部總經理以及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部總經理並於2022年8月晉升至現職崗位

  2. 副董事長. 劉先生於2021年8月獲委任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非執行董事。 彼為提名及薪酬委員會和戰略及預算委員會委員。 劉先生自2021年6 月起擔任中國銀行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及自2021年4月起擔任中國銀行行長。 彼現為BOC Hong Kong (BVI) Limited及中銀香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劉先生於2021年加入中國銀行前,彼於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執行董事。 於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行長,於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銀行執行董事。 於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擔任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

  3. 55歲,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薪酬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委員。 彼現為中國銀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及行長。 彼亦為中銀(BVI)及中銀香港(集團)董事。 先生於1990年加入中國銀行,於湖南省分行工作多年並外派中南銀行香港分行任助理總經理,2000 年6 月至2008 年5月期間,先生先後擔任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行長助理、副行長、中國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及廣東省分行行長。 於2008年. 6 月至2014 年2 月期間任中國銀行副行長,2010 年12 月至2015 年4月任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先生於2011 年12月起兼任中銀航空租賃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長。 先生於1982 年畢業於湖北財經學院,1999年獲澳大利亞莫道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具有註冊會計師資格。

  4. 董事長. 54 歲,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董事長和提名委員會主席。 彼現為中國銀行董事長 兼執行董事,並為中銀(BVI)及中銀香港(集團)董事。 於2013年4月加入中國銀行 前,田先生於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擔任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其間曾 兼任中信銀行董事長、非執行董事。 1999年4月至2010年12月期間歷任中國信達 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總裁,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3年7 月至1999年4月,田先生任職於中國建設銀行,曾工作於多個崗位,先後擔任支 行行長、分行副行長、總行部門總經理及行長助理。 田先生於1983年畢業於湖北 財經學院,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四清先生. 副董事長.

  5. 53歲,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負責中銀香港整體業務及營運。 彼亦為戰略及預算委員會成員,南商、南商(中國)、集友及中銀人壽董事長、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及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服務有限公司主席、香港總商會副主席及香港印鈔有限公司董事。 和先生為中銀香港於香港銀行公會之指定代表,並於2008年擔任該會主席。 彼亦擔任多項公職,包括金管局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及銀行業諮詢委員會成員、香港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的行政委員會成員、香港機場管理局董事會成員、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名譽會長及香港總商會理事會成員。 和先生於1980年加入中國銀行,自此於中國銀行擔任不同職位,曾先後在紐約分行及巴黎分行工作,並自1999 年至2004年擔任中國銀行常務董事;自2000 年至2003年期間擔. 任中國銀行副行長。

  6. 香港金融研究院. Hong Kong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陳蔣輝 經濟研究員. Tel:28266775 chenjh@bochk.com. 歡迎關注「中銀香港研究」公眾號,經濟金融深度分析盡在掌握. 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第32號2021 年11 月3日. 香港Q3經濟穩步復甦. 得益於疫情影響減弱和消費活動復甦,香港第三季度GDP初值同比上升5.4%,仍然保持著較高增速。 前三季度合計,香港GDP同比上升7% ,反彈強勁,但仍不及2019年同期的經濟總量。 往前看,疫情防控仍是影響香港經濟最重要的因素,預計第四季度商品貿易增速將有所放緩,但消費券刺激下,本地消費活動或持續復甦。

  7. 新冠肺炎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深度衰退,金融市場大幅震盪。 在2020年快將完結之際,疫苗面世,為我們的生活逐漸回復正軌、以致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曙光。 然而,多國政府為了應對疫情衝擊而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所產生的潛在金融風險值得我們警愓;與此同時,疫情加速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演變過程,以及國際宏觀格局的變化,在新的形勢下,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2021 年,全球經濟將會在危與機中前行。 資產價格泡沫爆破的風險. 疫情以來,全球央行開啟了新一輪的寬鬆浪潮,力度更甚於2008 年金融海嘯時期。 聯儲局於3 月時將聯邦基金利率急降至0-0.25%,並預期利率水平將維持至2023年底;歐、英、日央行亦持續將指標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新興市場央行於年內不斷減息,續創歷史新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