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10日 · 話說陳先生是某銀行的特選理財客戶銀行有客戶經理跟進其戶口過去半年陳先生的收入亦沒有減少一天陳先生收到銀行客戶經理來電介紹近期的市況言談間對方提及銀行有提供按揭還息不還本的安排每月供款可減少近半更表示陳先生有興趣的話可即時安排一聽供款在未來半年可減少陳先生沒有多想便表示有興趣再經簡單確認程序幾天之後便收到訊息表示申請已獲批。 不應因「供款減少」而申請. 其後,陳先生才了解,原來「還息不還本」安排會令他的全期利息支出上升。 加上他本身其實沒有財政壓力,再聯絡銀行,才成功令下期還款恢復正常。 有財政壓力,希望短期內降低每月還款的人,應該是申請「還息不還本」的主力。

  2. 2024年1月15日 · 白手興家的個人理財網站「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創辦人Ramit Sethi在其播客節目中請來一對財務陷入困難的30多歲美國中年夫婦講述其理財問題。 他們兩人負債逾50萬美元,當中一大部份是房屋抵押貸款(樓按)。 但33歲的丈夫David希望提早退休;其37歲太太Halima由於缺乏財務知識,將所有財務決策託付David,雖然後者已經定期將收入的一部份用於投資,但Halima對於投資自己的退休帳戶仍非常有保留:「我不喜歡把錢投入到我並不真正理解的事情中。 投資市場如賭場? 專家:太驚輸就不可能贏.

  3. 2021年6月25日 · 1. 收入不高兼負債 決心學理財. Nicole Victoria現時是一名母親,身兼理財教練及地產經紀的工作。 但年輕時跟很多人一樣,大學畢業後任職年收入只得5萬加元(約31萬港元)的工作,同時,要背負4萬加元(約25萬港元)的學費貸款。 她本以為進入職場後,能夠賺足夠的錢讓她過理想的生活,但由於收入不高,而且要償還債務,她經常入不敷支,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 後來,她意識到,問題不在於她的收入不高,而是她沒有妥善管理個人財務,「人可以憑年收入4萬美元而致富;也可憑年收入10萬美元而過得潦倒,這完全取決於你如何善用手上的金錢。 」於是她決心開始學習一切有關於理財及投資的知識,由償還債務及投資,將個人資產滾存至10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並建立她想要的生活。

  4. 2020年6月15日 · 臨床心理學家Karen Nimmo 針對年齡介乎35至60歲的群組進行一項非正式調查,了解他們認為人生中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總結了8項多數受訪者認為後悔的事: 第一位:當有人離世時 才發現自己沒有「做對事」(Not doing the "right" thing when someone died) 所謂沒有「做對事」,包括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離世時,自己沒有在旁;未能阻止友人自殺;父親不幸過世前,卻與他發生爭執。 假如人生可以重來,或者多一點時間,他們都希望能修補與離世者破損的關係,或花更多時間與最愛的人在一起。 第二位:花太多時間擔心或恐懼(Spending too much time worrying and being afraid)

  5. 2023年12月30日 · 發布時間: 2023/12/30 21:30. 最後更新: 2023/12/31 08:26. 分享:. 你的遺產都是你做過的白工 通脹時代,死前請將財產清零. 每個社會似乎都有一個固定的「成功」模板,對我們來説也許是︰儲錢、買樓供樓、再儲錢、供孩子上學⋯⋯如此往復,直到蓋棺材落定。. 回 ...

  6. 2021年6月1日 · 有投資股票的你又懂不懂? 近年亦有不少年輕人希望透過投資,能夠為個人的資產帶來槓桿效應,他給予年輕人在投資時要留意的事項。 想30歲達財務自由? 睇睇Ryan的4個投資心法 . 點擊圖片放大. 1. 鍛煉思考. 一個懂投資的人是「會思考的人」,若你只停留在看YouTube平台或打電話問分析員查問某股是否買得過,而不作個人思考,最終只會淪為大鱷的點心。 2. 要有自知之明. 每個人的投資金額亦有所不同,若你投資的金額為你全部的資產,面對的風險就要三思。 有人投資好運可以倍翻,即使你買的股票最終大升,你亦要有自知之明,是因為個人的分析獨到? 還是只是靠運氣? 單靠運氣又不想承認,到頭來可以在在短時間內輸掉很多。 3. 別跟風、忌心急及感情用事.

  7. 2024年5月15日 · 年輕人在理財上最大的錯誤是支出太多、儲蓄太少,缺乏長線投資的目光。 財務策劃師Mark Kravietz稱,這些錯誤是出於沒有盡早養成儲蓄習慣、沒有意識到隨着時間而發揮的複息力量。 複息效應(Compound interest effect),是把上一期的投資本金和利息,一併存入下一期的新帳單當中,經過長時間堆疊後,初始投資不僅可以賺取以本金計算的回報,還可以賺取累積的利息回報,從而產生指數級增長。 相關文章: 【財富自由】「利疊利」有利有弊 學識善用時間複利 無痛滾出第一桶金. 數碼銀行平台Cashee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meetha Ghosh認為,20多歲是作出良好財務決策的最佳年齡,最好開始小額投資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並終生持續,而不是等到50多歲時才開始大筆投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