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24日 · 2020-01-24 Wendy So. TVB (電視廣播, SEHK:511)董事局主席國強宣布辭任,同時出售其擁有之TVB股份。. 國強在2011年從邵氏手上購入TVB,當時的TVB高峰已過;今日國強引退,正式為昔日「大台」畫上句號。. 從投資角度看,娛樂媒體行業其實仍具增長潛力及投資價值 ...

  2. 2019年12月11日 · 2019-12-11 Steven Cheung. 長和系舵手李嘉誠在2018年退休前後,開始部署業務轉型及重組,2015年終於分拆成為長和(SEHK:1)與長實集團(SEHK:1113)兩大上市旗艦。 那一隻投資價值更高視乎收購業務的阻力。 長實主攻英國地產相關的固定收益投資,政府無意干涉。 反觀,長和主攻電訊、港口及基建均屬戰略資產,展望未來在海外進行併購難度大增,增長潛力急轉直下。 「股神」畢菲特師傅格拉罕(Benjamin Graham)指出,「短線而言,股市是投票機器,長線而言,股市是磅重器。 」格拉罕的意思是股市最終會分出貨真價實的贏家。 長和收購策略到盡頭.

  3. 2021年8月23日 · 一週賺逾三倍實際可行. 上週 (8月16至20日) 期指於上午9:30至下午4:00期間,上午及下午波幅合計分別為542、713、477、863和1,050點,所以除了周五能產生倍賺績效,留意於8月17和19日要賺逾六成也絕不成問題,至於8月16和18日也可望賺逾四成,故此上週在每次恆指牛熊證操作均以相同注碼進行的前設,五個交易日經已可望賺逾三倍,重點是僅以即市操作而已,毋須冒上過夜操作遇到逆向大裂口的開市位風險。 可見當有投資者抱怨未能在港股操作獲利之際,值得檢視是否對港股本質認識不夠充份,因而錯失很多可觀的圖利機會。 消息面已主導港股走向.

  4. 2021年11月23日 · 由鬱金香狂熱,南海泡沫事件,到2003年沙士股市及樓市下跌,2007年大牛市,到剛剛2021年年初股市大牛。 每一次大家在泡沫的時間,定必大叫牛市不死。 回想年初,大家忙著燒紅紙,斬燒肉跟Cathy wood上契。 當時市場有不少豪言,例如舊經濟股是廢老股,科技股即使無賺錢,或者信值貴到無論,仍然值得買入。 因為現在新時代是「市夢率」,大呼價值投資及優質股不怕渣。 當時唱淡的筆者,提出逢牛必轉,及2/3月及6/7月股市下跌,當日被惡言責罵。 分析應看未來動向. 凱恩斯(JohnMaynard Keynes)的空中樓閣理論曾指出「投資人不該把精力浪費在估算股票的真實價值,而該用於分析投資大衆未來的動向,以及在樂觀時期,他們會如何把希望建築爲空中樓閣。

    • 業績一年不如一年
    • 玩弄財技嚇怕投資者
    • 主席離開兼夥拍優酷冀扭轉乾坤?
    • 結語

    曾幾何時TVB既是公用股又是行業龍頭,而且未曾配股及供股,兼派息比率高達60%,是當年不少投資者的穩陣之選。不過自從創辦人邵逸夫年代過去,TVB的黃金時代亦大勢已去。由2014年、2015年賺約14億、13億元,2016年只賺5億元,2017年跌至逾2億元,2018年、2019年更要倒蝕近2億及3億元。 至於股價與業務表現同樣不濟,7年間足足跌逾80%,由2013年高位約57.6元,市值超過200億元,跌到現時8元附近,市值僅淨餘約35億元。無疑TVB製作落後於內地同業,加上愛奇藝(NASDAQ:IQ)及Netflix (NASDAQ:NFLX)等套套皆是千萬制作,流水式製作的港產節目確實難以媲美,餘下的便只有一群本地習慣收視,發展空間有限固然令業績表現節節向下。

    然而,被投資者嫌棄的更大原因是多次玩弄財技,尤其是2016年時電視廣播首次發債約39億元,令淨現金狀態的公司變成淨負債。發債後約3個月,電視廣播提出以42億元向股東回購股份,由於大股東兼華人文化集團董事黎瑞剛表明不會出售股份,回購變相令大股東不用一分一毫就將持股量由26%增至逾40%。 電視廣播最終在一片反對聲下撤回回購建議,但其後就投資星美控股的債券,可惜星美最後落得清盤的下場,電視廣播投資的債券相信連本都無法收回。由一隻實實在在經營電視業務的收息公用股變成一隻財技股,當然嚇怕投資者。

    今年上半年電視廣播有兩項消息。第一是前主席兼有「殼王」之稱的陳國強離開,改由華人文化集團公司副總裁許濤擔正。第二是宣佈夥拍阿里巴巴(SEHK:9988)旗下的優酷,加強於劇集和綜藝節目之分銷及製作、藝員管理、電子商貿及串流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增加無綫電視內容在優酷平台上的曝光率。 「殼王」離開後,是否代表電視廣播不再玩財技,仍是未知之數,不過兩項消息看似反映華人文化集團有意加強發展TVB。事實上,集團的投資人正正就包括騰訊(SEHK:700)、阿里巴巴、元禾控股、萬科(SEHK:2202)、招銀國際資本等,未來電視廣播可能在集團的牽線下有更多合作消息公佈。

    單純看電視行業的前景及基本因素,電視廣播當然不值得投資。不過勝在背後的大股東華人文化集團公司擁有強勁的關係網絡,可能會不時有與外界合作的消息公佈。況且集團多次向外表示會以上市為目標,都可能帶動到股價在日後稍作回升。 現時電視廣播的股價已跌得低殘,再向下大挫的機會不大。若然投資者有多餘資金又對媒體股有興趣便可小注買入,但要有心理準備買入只能看長線,短期好可能甚少波動。 編輯: Yan

  5. 2021年8月23日 · 2021-08-23 Steven Cheung. 電視廣播(TVB)(SEHK:511)上週公布收購士多75%股權,其管理層的如意算盤是利用TVB影響力發展電商業務,但似乎忽略了發展電商是高度資本密集的生意,未來數年TVB來自電商業務虧損陸續有來。 刻下投資者必定是跟紅頂白押注在贏家身上,前稱為香港電視網絡(港視)的香港科技探索(SEHK:1137)自然是不二之選,即使出現新挑戰亦難以動搖在本地電商市場的王者地位。 更多內容: 港視6月銷售續增長3大因素撐股價. TVB和邵氏兄弟控股(SEHK:953)組成特殊目的實體,分別佔82.5%及17.5%股權,然後再斥資2億元認購士多發行的D系列優先股,將佔全面攤薄已發行股本75%股權。

  6. 2020年9月22日 · 2020-09-22 The Fool. 人稱「李超人」的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對新經濟股一直興趣濃厚,其中Zoom (NASDAQ: ZM)因受惠疫情生意、股價齊暴漲,令「誠哥」持股市值一度升至110億美元。 另外,李超人曾經投資過電玩股雷蛇 (SEHK:1337)也受惠疫情,股價會否有另一番憧憬,甚至今有望轉盈? 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早於2017年4月曾參與雷蛇(Razer)D輪融資,投資2500萬元(美元.下同)認購優先股,佔雷蛇上市後股權1.29%,令雷蛇當時成為「誠哥概念股」之一。 其後,雷蛇於17年11月上市,上市定價3.88元,初期曾爆升4成,惟及後公佈同年業績,虧損大幅擴大1.8倍,再加上之後持續虧損,令股價走勢每況愈下。 雷蛇扭虧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