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陶傑是香港少數能以筆惑眾生的文人亦有人稱之為文棍」,反正都是稱呼一個而已相信陶傑不會介意這稱呼),他那支筆尖銳鋒利為文愛恨分明偏偏讀者對他也正是如此。 一、「庸俗的才子」﹖. 近年陶傑於文壇幾近形成一種才子文化現象」。 有大學文化研究學系甚至煞有介事地,以陶傑作為研究對象,試圖以文化理論來解讀他受香港人歡迎之原因及影響。 陶傑一方面走向大眾(或走向市場),一方面被「學院派」排斥及批評—在文化素養較高的知識份子圈裡,出現了「喜愛陶傑等於低品味」的聲音。 這種兩極化的文化現象,恰好反映陶傑的爭議性。 陶傑是我喜歡但稱不上欣賞的作家。 作為一個陶傑的讀者,「喜愛陶傑等於低品味」無疑是一種歧視。 陶傑的情況與台灣的李敖有點相似,在學院派眼中,幾乎等同「庸俗的品味」。

  2. 10月10日是梅艷芳的冥壽在此分享一些文章以紀念這位在香港的流行文化方面甚有代表性的人物向香港的品牌霸權時代告別陶傑2004年1月 張國榮之死固然全港哀慟象徵了香港中產階級的自憐梅艷芳之逝全民同哭在集體意識之中

  3. 最近潘國森寫了一本新書修理陶傑》。. 顧名思義是挑陶傑散文中的錯誤修理一下。. 昨天看完了,認為寫得不錯。. 陶傑是著名的大才子潘國森也是。. 所以書背寫著「才子逗才子」,大有「石破天驚逗秋雨」的味道。. 潘國森最有名的是寫金學評論,如 ...

  4. 看了一篇陶傑文章 ~ 攪笑之極 ! 副學士 - 陶傑 大 學 不 一 定 是 學 術 自 由 的 場 所 , 還 是 戀 愛 轉 型 的 金 鐘 中 途 站 。 大 學 四 年 , 本 身 是 一 個 很 現 實 的 小 社 會 。 女 24h購物 ...

  5. 真佩服陶傑他自稱每天要寫六七篇稿子卻從沒聽說過他曾脫稿最為人所熟悉的是明報副刊上的專欄黃金冒險號」,也有很多人知道他在東方日報的地盤千禧誌」。較少人知的是他也為東方寫部份的正論功夫茶」。

  6. 2016年8月23日 · 書名︰《泰晤士河畔作者陶傑 出版社皇冠 希臘先哲蘇格拉底曾說「什麼事都可以看得開,惟獨面對真理。」我本身不太愛看報紙的副刊,也不愛聽收音機,原因也可能是受了這種思想感染。現在報紙的副刊水準甚低,只充斥著充滿邏輯謬誤的推論,或是

  7. 蘋果日報 陶傑2006-09-25黃金冒險號 朱門酒肉臭 中國電影億萬金元泡沫化,所謂第五代,老了之後,受到中國政府招安,一個個成為「國家級」大師,進入了「建制」,億萬元人民幣的成本,紛紛打造巨片,為中華民族的盛世「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