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小型化的用于显示数码的霓虹灯被称作 辉光管 ,应用在电子计算机等设备上,相比白炽灯的原理有着更低的发热而受到欢迎;但之后被更具优势的 發光二極管 (LED)取代。 [3] 原理. 充在燈管中能發出紅光的種氣體是氖氣。 但是單是 紅色 的霓虹燈是不夠的。 若要霓虹燈產生不同的色彩,這時需要以綠、黃色,藍色、白色的 螢光粉 作為輔助。 例如將藍色的螢光粉塗在玻璃管的內壁上,把玻璃管彎製成所需要的文字或花紋圖案後裝上電極,並把玻璃管內的空氣抽乾淨,再充進氖氣,即成 粉紅色 的霓虹燈。 但如果塗上了藍色螢光粉的燈管中充入氬氣和水銀,就成了 藍色 的霓虹燈;若塗有綠色螢光粉的燈管中充入氖氣,就成了 橙紅色 ;如果把氖氣改為氬氣和水銀,便會成為 綠色 霓虹燈。

  2. 霓虹招牌通常由繪圖員負責設計他們先繪畫比例較小的精稿跟客戶商討和認可設計後才開始製作精稿以圭筆蘸樹脂彩繪畫線條和顏色十分仔細交代底座的設計以及霓虹光管的結構有時候會利用半透明的覆蓋圖來模擬霓虹光管亮起時的效果

  3. 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大大小小的霓虹光管招牌高高掛在街上照亮整個香港霓虹燈由此成為香港的繁華象徵五光十色的背後靠着一班本地師傅日日夜夜用800高溫火槍將筆直的光管屈出不同形狀打造東方之珠的光景可惜在90年代中期起工廠北移LED燈普及屋宇署嚴格規管令本土霓虹燈招牌漸漸消失。 胡師傅跳出平面霓虹燈設計的一貫作風,早在20年前開始製作立體霓虹燈。 「街上現有的霓虹燈很多都已不是香港製造,因此我更加要做一些特別的,保留本土霓虹燈。 」胡智楷師傅的堅持,令「香港製造」的霓虹燈得以延續。 胡師傅近年以製作室內霓虹燈裝飾為主。 全盛時期. 17歲的暑假,仍在求學的胡師傅跟從事霓虹燈裝嵌的爸爸到光管公司打暑期工,學習屈霓虹光管。

  4. 近年兩位對香港霓虹光管招牌感興趣的學者 Brian Kwok郭斯恆 Anneke Coppoolse認為霓虹光管招牌是香港獨有文化特色決定透過 Designing the Spectacle 計劃收集招牌進行修復外亦探究它們字款設計和製作過程對其起源、 工藝及演變進行

  5. 2018年9月7日 · 霓虹光管霓虹都市的起源. 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曾是香港繁榮的象徵。 一個個的霓虹招牌及大型燈飾,點綴着香港的街道、維多利亞港,以及高廈林立的天際線,築起香港獨特的文化風景,香港亦因此享有「東方之珠」的美譽。 六十年代香港經濟開始起飛許多商店均不惜成本訂造獨特的霓虹招牌以吸引顧客的注意力霓虹光管業因而進入最輝煌的時期。 設計,燒製,電焊,測試以及安裝,是當時400多名霓虹燈製作師傅每天必經的製作步驟。 而霓虹招牌上所勾勒的文字和符號,更是完美展示到中國傳統的書法美學。 然而,在香港這彈丸之地,每事每物日新月異,LED技術的出現和安全上的問題,使到這陪伴香港走過半個世紀的技藝,亦彷彿避不過被取締的命運。 昔日曾令香港發光發亮的霓虹燈,今日卻只剩下不足十名的霓虹燈製作師傅繼續支撐整個行業。

  6. 2020年12月18日 · 霓虹光管是經濟繁華能源充沛的象徵但近年由於社會關注招牌延伸到馬路中心日曬雨淋易生危險加上發光二極光管 (LED燈)與室外大型電視屏幕流行傳統的霓虹燈招牌有的被拆卸有的被替換成新型的戶外廣告板數量有所下降但仍有不少被保存至今無論霓虹光管招牌還是新型廣告板它們在晚上的光芒雖凸顯都市的經濟活力但也造成能源消耗和光污染。 近年提倡的「熄燈一小時」活動,促進人們思考節約能源和燈火過盛造成的負面影響,但畢竟有燈光和沒燈光互有利弊,在享受繁榮與享受星光之間作出抉擇,實在不易取捨。 作者電郵: cheung_cheuk_lap@hotmail.com.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香港文化 , 霓虹燈. 下一篇. 林文映:沉沒在水底的三百年客家村. 上一篇.

  7. 原理及步驟. 在透明玻璃管充滿 氖氣 組成霓虹光管. 製作霓虹燈光管的要點 [1] : 師傅首先因應製成品顏色,有需要時選用適當 螢光粉 塗在 玻璃 管內; 之後將玻璃管加熱,屈曲成客人訂製的圖案或文字; 然後再封好玻璃管的兩端,抽走空氣及加入不同氣體( 氦 、 氖 、 氬 、 氪 或 氙 ),使其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 設計. 2007年的 旺角 砵蘭街 ,霓虹燈招牌的位置商户之間通常有互不遮擋的不明文規定. 香港 油麻地 區內最大的霓虹燈招牌 [2] 日間的霓虹燈招牌,可清楚看見上面的霓虹光管. 招牌上不同的霓虹光管有規律地閃爍. 文字勾線通常有兩種方法:「單勾」的霓虹光管按照文字筆劃,而「 雙勾 」以線條勾勒字的外框。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