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6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09/26 15:39. 分享: 根據2021年工貿處數字顯示,香港的中小企超過34萬,為120萬人提供就業機會。 另外,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全港超過 358萬勞動人口當中,只有約62.3%僱員 (約233萬的員工) 享有由僱主提供的團體醫療福利。 而在眾多行業中,以從事金融、保險、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業的僱員享有團體醫療福利的比率最高。 根據以上數字,我們可以看到現時的勞動人口當中,有超過 37%(約135萬)的勞動人口暫未有由僱主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險,當中通常以一些僱用少於 10人或以下的中小企為多。 為何此類型的中小企會較少為員工提供團體醫療保險呢? 今天筆者想為大家解破一些普遍中小企老闆對團體醫療的謎思 : 1) 只是大型企業的專利?

    • 應對醫療通脹 未雨綢繆。香港的醫療成本持續攀升,最近有國際風險管理顧問公司發布《2024年全球醫療趨勢調查報告》[1],指出香港的平均醫療費用由2022年的7.53%上升至2023年的8.27%,並預計2024年將進一步上升至8.36%。
    • 享扣稅優惠。另一個實際考慮,是政府為自願醫保計劃所提供的稅務優惠。投保人及受養人每人每年可就自願醫保計劃所支付的保費獲得高達HK$8,000扣稅額。
    • 公司醫保 保障未必足夠。不少打工仔誤以為公司提供的團體醫療保險(俗稱「公司醫保」)已足夠,無需另行購買個人醫保。事實上,公司醫保大多只提供基本的住院及醫療費用保障,保障範疇未必切合個人實際需要,保障金額亦未必足夠支付全數醫療費用。
    • 年紀愈輕 保費愈平。另一個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投保醫療保障,受保人年紀愈輕,保費愈平。當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生效後,不論受保人的健康狀況有否改變,保單均保證續保至100歲,個別計劃更提供終身保障。
  2. 2024年3月22日 · 近年公營醫療系統負荷過重,供不應求,私營醫療費用又相對昂貴,因此對打工仔來說,僱主能提供團體醫療保險,可成為他們選擇工作的重要因素;而對僱主來說,為員工提供團體醫療保險則可成為「招人才,搶人才,留人才」的一大賣點。 一般來說,大型企業都會提供團體醫療保險作為員工福利,但較小型的公司,可能因成本因素而有所忽略。 團體醫保如何幫僱主搶人才? 筆者曾為一家茶餐廳制定團體醫療保險計劃,藉此向客戶分析團體醫療保險如何幫助店鋪老闆做到「招人才,搶人才,留人才」。 「招人才」 - 餐飲業工作時間長且需輪班工作,令不少新人卻步,不敢入行。 除了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外,提供團體醫療保險包括門診、住院等福利有助招攬新人入行。 「搶人才」 - 提供全面的團體醫療福利有助提升良好僱主形象,加強於市場上搶人才的競爭力。

  3. 2022年3月7日 · 工聯會工人醫療所由即日起推出免費新冠抗疫支援熱綫讓新冠肺炎患者或家人查詢與肺炎徵狀有關的問題。 患者或其家人可透過WhatsApp手機程式發送文字短訊到指定電話號碼(5726 7122) ,向該機構的當值西醫或中醫師進行諮詢。 請留意,支援熱綫提供的資料僅供參考。 熱綫電話將會由即日至6月30日期間的星期一至五運作,公眾假期除外。 每天4時前收到的訊息會即時交予西醫或中醫解答,4時後收到的訊息則會留待下一個工作日處理。 服務詳情. 點擊圖片放大. 責任編輯:李伊洛.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取經. 欄名 : 消費錦囊.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 中醫師 西醫 WhatsApp 香港 工聯會 居安抗疫.

  4. 2023年10月25日 · 真實個案詳解. 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難免會出現變化,若有僱主提供團體醫療保險,是否就可確保萬無一失? 公營醫療需求升 年增新症90萬個. 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漸趨普遍,令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 現時醫管局每年專科門診服務量已達至800萬人次,而且每年增加約90萬個新症,加上醫護人手短缺,專科門診及相關檢查和治療的輪候時間亦因此面對非常大的壓力。 由僱主為在職人士,甚至其家人提供團體醫療保險,是否就能完全滿足醫療上的需要呢? 團體醫保是否足夠? 真實個案解析. 僱主提供的團體醫保一般為基本的住院及醫療費用保障,而且保額通常按僱員職級、薪酬、年資等因素而定。 筆者希望藉著以下的真實個案,探討一下是否有了由僱主提供的團體醫保便是足夠: 個案一.

  5. 2023年12月15日 · 1. 保障範圍和福利: 可以根據員工的需求和公司預算,確立保障計劃的涵蓋範圍,包括住院、手術費用、門診醫療等。 同時,亦可考慮會否提供附加福利,例如牙科保健、身體檢查等,適當的保障範圍可以確保員工在需要時能夠得到適切的醫療保障。 2. 自付額和共付比例: -考慮自付額: 自付額是員工需要支付的索賠金額,僱主可以根據預算和員工需求來設定適當的自付額。 較高的自付額有助減少低價值索賠的次數,從而降低索賠率。 -共付比例: 共付比例是保險公司和員工攤分索賠費用的比例。 通常,較高的共付比例可以鼓勵員工謹慎使用保險,減少不必要的索賠。 例如 : 共付比例為80%,則員工需要自付20%的索賠額。 3. 保險公司:

  6. 2020年5月28日 · 門診保障受每年、每次賠償及次數限制,涵蓋普通科及專科門診,但看專科一般須持有效的轉介信。 至於住院保障方面,團體醫保多採取「細項設限」的結構,為每個保障項目(如房費、外科手術費、雜費等)設賠償上限。 此外,基礎級別的團體醫保通常限制職員入住普通房(又稱大房),保障一般都遜於自願醫保標準計劃。 以下是基礎級別的團體醫保的保障概況: 為了解醫療保險的保障,10Life向多名專科醫生,查詢多個常見傷病個案的預計醫療開支,了解當中牽涉的醫療服務;然後,10Life精算師再對照各醫療保險產品於保障表內的賠償上限,藉此計算產品的預計保障率。 就着對象是初中層職員的基礎級別的團體醫保,視乎疾病的嚴重程度,其保障差異可以很大,以下是多個傷病個案的預計保障率,包括大病及小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