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香港心理與輔導中心hkpcc 相關

    廣告
  2. 提供三大層面的預防服務,包括健康風險評估及篩查,以協助居民及早辨別健康問題. 西貢及將軍澳的居民或工作人士可帶證明文件到中心登記會員,作免費基本健康風險評估及諮詢

    • 服務内容

      提供三大層面的預防疾病服務

      包括健康風險評估

    • 會員資訊

      成為會員均可享受以下精彩待遇

      免費健康風險評估服務等

    • 聯絡我們

      歡迎致電或電郵與我們聯絡

      多個服務地點

    • 關於我們

      提供以社區為本的基層健康服務

      提升市民對預防疾病的意識

  3. 臨床心理學家提供各種心理輔導、評估. 適合由輕微適應困難到嚴重精神病患。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組織建議延伸大專院校輔導服務至有需要跟進的青年又建議政府推出青年心理健康服務券先導計劃確保青年能獲得及時和適切的心理支援。 童學園. 校長專訪|革新上課時間表建數碼運動場 禾輋信義校長與學生同行:人人可成材. 青年創研庫於今年2月至3月期間訪問604名18至29歲在職或待業的香港青年以及深入了解22名在職場上感到不同程度壓力的青年個案。 組織認為青年由校園過渡至職場,面對身份的轉變,需要適應全新的工作環境和職場文化,部分青年出現焦慮、不安、失眠及情緒性進食等,適應期大約需時2至6個月。 調查顯示,受訪青年的平均工作年期為2.6年;目前的壓力主要來自財務、個人發展及前途及工作,分別佔36.4%、35.6%及29.6%。

  2. 2021年8月15日 · 香港忠僕事奉中心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進修學院等機構於今年6月28日至7月27日以網上問卷調查1,206名15至70歲以上市民他們均居住於香港內地台灣馬來西亞及泰國以了解疫情對世界各地華人的心理影響。 調查發現,以地區劃分,由0至10的評分(10分為極大影響),來自內地的受訪者自評影響分數最輕,為4.05分,其次台灣,為4.93分,及香港的4.94分;最高分的則是泰國5.66分,其次為馬來西亞的4.99分。 以抑鬱程度而言,由0至10的評分(10分為極大抑鬱),內地的受訪者自評的分數同樣最低,為2.55分,其次為香港的2.96分,及台灣的3.12分,最高分亦同樣是泰國,為4.15分,其次為馬來西亞的3.38分。

  3. 2022年6月6日 · 「疫情下社區人士精神健康狀況及線上支援成效研究」透過平台成功收集3,749位平台使用者的網上問卷,發現自第五波疫情,市民對綫上支援服務的需求急增,平台使用者現有6,919人,較2021年9至12月累計的3,727人,增幅超過66%。 由於港人工作繁忙,以及長時間工作,以致他們得不到有效的支援,甚至忽視個人精神健康的問題。 有見及此,由中國銀行(香港)資助、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主辨一個名為「Re:Fresh電子精神健康支援自助平台」的綫上精神健康服務。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10月18日 · 香港青年協會媒體輔導中心督導主任陳英杰表示隨著社會復常學生的壓力指數稍為回落及更願對外求助是良好的現象不過學生由網課返回實體課堂並且要參與課外活動及補習班等需要重新適應作息時間不少學生更感到難以自律注意力不集中及 ...

  6. 2019年6月16日 · 今次反修例中不少參與者都有情緒困擾多個機構及團體均有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並設立電話熱綫支援大眾的情緒安定心神香港心理學會的臨床心理學組今日16日下午4時後於金鐘軒尼詩道22號循道衛理中心旁設街站並安排臨床心理學家駐 ...

  7. 2024年1月29日 · 教育心理學家呂畇俠博士表示學童的壓力主要來源於4個方面包括學業壓力朋輩關係性格影響及家長問題等家長要從源頭找出子女壓力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香港小童群益會心理創傷輔導中心主任呂匡中先生也指出家長不要只着眼於子女的成績要注重親子溝通要注意的是溝通不是一問一答而是當子女說出自己有想死的想法時要善於引導子女說出當下遇到的困難平時則可以在適合時間問下子女感興趣的話題例如同朋友關係等。 如何才能幫助學生不要產生情緒壓力?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震醫生表示,家長首先要為子女建立溫暖和諧的家庭,沒有家暴,沒有吵架,讓學童覺得家庭是一個安全島。 作為老師要阻止校園欺凌,嘗試從學生角度去幫他們處理壓力,最重要是無條件地關懷學生。 作為朋輩,也要去關心身邊感到無助的同學。

  8. 2021年1月21日 · 香港心理衞生會今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全港抑鬱指數調查2020結果並與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副教授趙雨龍合作分析問卷。 調查在去年8至9月進行,以網上問卷和電話訪問方式成功訪問1,336人。 研究顯示,受訪者整體抑鬱指數大幅上升,其中有23%受訪者有中等至嚴重抑鬱程度,當中包括有8.4%人的抑鬱程度達「較大至嚴重」,較2018年之前的同類型調查上升27%。 調查同時顯示,女性較多出現抑鬱及焦慮的情況,其中18至44歲及女性的抑鬱指數較高。 調查亦發現,有65.2%受訪者認為壓力來源來自政治或社會環境;同時有61.7%受訪者認為壓力來源來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其他來源包括家庭、健康、工作等。 其中,在疫情帶來的壓力,有65.6%的受訪者認為壓力源自減少與人交往的機會而感到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