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日 · 華德士香港建議招聘負責人要避免使用膨脹職稱因為或會導致公司內部效率低同唔公平最終或導致員工流失華德士香港喺3月做嘅調查顯示香港有六成年輕員工對公司嘅晉升速度有好高期望希望喺12至18個月內升職反映職稱對呢一代人仍有好 ...

  2. 本網站為明報新聞網。自1995年推出的明報新聞網,一直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具公信力的新聞資訊。明報網站是一個大型綜合入門網站,現設有多個獨立主題網站,涵蓋新聞、時事、財經、健康、教育、科技、旅遊、娛樂、生活等題材,為讀者提供高質素的內容及網上增值服務,明報網站會員更可在 ...

  3. 2021年4月22日 · 內地請保母 職能薪金類別多. 【明報專訊在香港不少人都會招聘外傭協助處理家務照顧老人或幼兒現時香港外傭法定最低工資為每月4630元另外僱主須提供免費住宿膳食及醫療一旦出現糾紛又可透過勞工處調停。. 港人若移居內地大灣區而 ...

  4. 2023年8月10日 · 大灣區GBA專題:港人灣區可購社保 增退休保障. 圖1之1 - 自2020年起內地容許港人可購買內地社保,為港人提供另一種退 . . . . . .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大家對內地「社保」應該一點也不陌生,但對其認知有限,可能與香港人不用供「社保」有關, 自2020年 ...

    • 退休及勞動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 外國經驗帶來新思考角度
    • 狹窄的工種和就業選擇
    • 多方面推動長者就業

    傳統上,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老齡化,都被認為會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沒有工作的退休人士,須依靠積蓄、退休金和政府提供的長者福利來維持退休生活。由於沒有工作收入,退休群體會造成社會流失所積累的資本,不利於由資本推動的經濟發展。 此外,退休人士亦會較多依賴政府的福利補貼,長遠對公共財政造成龐大壓力。例如政府的長者生活津貼福利支出,2013/14至2019/20年度間由123億元跳升至232億元,以每年平均一成多的幅度增長。加上香港欠缺整體退休保障計劃配套,許多長者退休後,即使有強積金和現金福利補助,總體收入仍未足夠維持基礎生活,逐漸墮入貧窮網。2019年,有32%長者人口(39萬)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於政策介入後,包括恆常現金補助),情况令人擔憂。

    在應對人口老齡化、防止老年貧窮及保持經濟競爭力上,我們可參考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例如德國老年人口在2008年已佔總人口約20%,面對沉重公共退休支出,德國政府推行一系列政策改變,包括改革公共退休金供款和支出比率、提高退休年齡,透過增加老年就業機會和提升相關勞動參與率,取得最顯著效果。於2016年,德國50至74歲工人就業率為55.1%,明顯高於歐盟(45.4%)的平均水平,所以德國到現在仍是歐洲經濟火車頭。 我們常認為老齡化及長者群體的壯大,會為社會帶來負擔,但一些外國經驗卻為我們帶來新的思考角度。首先,傳統老年撫養比率假設了所有65歲或以上的群體,為沒有工作或生產力的依賴人口;而在撫養比率中作為基數、具生產力的勞動年齡人口,則被視為在經濟上承擔及撫養長者的一群。可是這個公式未能準確反映實際...

    但是,在職業類型比例上,相對於整體就業人口,長者仍較多從事低技術要求的基層行業,例如看更、零售、飲食、衛生清潔及交通物流等。部分工作勞動量高、工作環境不理想,如食環署外判服務清潔工人。假如沒有合適和富彈性的工作調整及環境改善,必然減少年長者持續工作的可能,迫使部分原先可繼續工作的長者,轉而完全依賴社會福利。 隨着戰後嬰兒潮一代步入退休年齡,他們有較高學歷和技術,如以現時長者就業類型和情况來看,未必能提供充足對應他們技術及學歷的工作選擇。 加上現時有許多企業和政府資助機構,仍以60或65歲為指定退休年齡,跟現實及國際趨勢背道而馳,以致許多富經驗和專業背景、仍有意願及能力的年長人士無法找到合適工作,只好選擇離開勞動市場,或從事不對應其能力、較低技術要求的工作,造成人力資源錯配和浪費。

    社會和企業文化仍普遍存在年齡歧視,認為長者生產力不及年輕人,因此影響年長者獲聘任及挽留的機會。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個有關勞動力老齡化的工作報告指出,屬經理及專業職系的工作,反而會隨就業者老齡化而帶來生產力的增加。 所以,推動及鼓勵長者繼續或再就業,在退休保障和稅務上提供繼續工作的誘因,改革現時企業和機構的硬性退休制度,並轉換為靈活及分階段的漸進式退休設計,採用長者友善招聘方式,創造富彈性的工作條件和環境,提供退休人士再培訓和培養使用新科技能力,以及在機構和社會文化上消除年齡歧視,工作設計和配對上結合長者工作經驗及優勢,賦予長者選擇繼續工作的權利,從而提升年長人口勞動參與率,繼而保持社會整體生產力,是一個十分值得研究和發展的議題。

  5. 明報專訊新學年將至不少學校仍在刊登招聘廣告填補下學年的職位空缺其中一間是直資學校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最近連日登廣告招聘新學年校長而現任署任校長蔡芷筠新學年未能升正」,下月恢復做副校長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稱學校臨近開學才招聘新學年校長並不常見不評論其他學校做法惟指校方遴選校長及獲教育局審批至少需時兩三個月。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6. 2020年8月10日 · 以醫院管理局三方協作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下稱教研中心為例中醫師入職起薪約為港幣2.4萬到2.7萬元之間資料由業界合作伙伴提供),而醫院管理局的註冊護士起薪點則不少於3萬元醫生約為6.4萬元。 從附表可見現時中醫師的薪酬水平遠低於醫生,略低於護士。 研究也發現年輕中醫師的薪酬和對收入的滿意程度明顯偏低。 我們把中醫師年齡分為「39歲或以下」和「40歲或以上」兩個組別,可以發現前者有超過一半(51.2%)的收入低於3萬元,也有50.3%表示對收入不滿意,後者則只有26.2%表示不滿意。 平衡的市場供求和合理的人員薪酬,是專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供過於求會使市場出現惡性競爭,影響專業服務水平。 薪酬不合理,則易導致專業隊伍不穩定,影響專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