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根據 香港法例第192章婚姻法律程序與財產條例第6條法庭可頒布財產分配或轉讓命令規定其中一方必須將他 / 她的資產權益例如汽車股票或物業轉歸另一方此類命令不能在頒布後再作修改在裁決如何作出財產分配時法庭將考慮多項因素例如妻子為了照顧子女而放棄外出工作賺錢的機會將是對妻子有利的因素而在物業資產中那一方支付買樓首期律師費厘印費負責供樓等將是對付款者有利的因素。 徹底分清. 在適當的情況下,家事法庭會考慮是否能以 “徹底分清” 來終止其中一方的財務負擔。 “徹底分清” 是指一次過分配財產或 / 和支付整筆款額,其好處是雙方無需再記起離婚的傷痛,可以重新開始新生活。 當然 “徹底分清” 是否可行,將取決於支付方的財政狀況。

  2. 在財富的分配上雖然說香港終審法院在LKW v DD (2010) 13 HKCFAR 537一案中判處妻子在香港離婚時有權分得配偶一半資產是一半一半的攤分但是並非必然這樣離婚法庭會考慮雙方結婚年期大家對婚姻貢獻婚前身家合理生活水平等因素

  3. 2023年4月16日 · 家事法庭首先需要確定雙方總共擁有哪些資產。 法官會考慮雙方的經濟需要. 然後在可行的情況下法官會考慮雙方的經濟需要以令他們在離婚後維持他們在婚姻期間享有的生活水平有時依家庭的情況可能需要一半以上的家庭財產來滿足離婚妻子和家庭子女的需要在這情況下法官將別無選擇只能不論財產的來源利用所有的資產來滿足家庭的需要即使這包括任一方在婚前已擁有的房屋繼承的遺產或在分居後獲得的獎金。 婚前已有的房屋、繼承的遺產或分居後獲得的獎金. 然而,如果在滿足家庭的經濟需要後仍有剩餘財產,法院可以酌情決定雙方應否分享這些財產。 在評估雙方經濟需要時的重要因素包括雙方婚姻期間享有的生活水平、婚姻的持續期以及法院就雙方各自的謀生能力所作出的評估。

  4. 2019年8月23日 · 夫婦財產分配中除會檢視共同擁有的財產外如結婚期間購入的資產物業或二人繼承的財產等亦會需要考慮二人各自的財政狀況包括擁有的資產如股票銀行儲蓄保險或基金權益等等尚未償還的債務工作收入及日常開支等。 不少人亦會擔心婚前其中一方已管有的資產,離婚後會被不公分配。 假設夫妻其中一方婚前已擁有一所物業,但由於法律會假定二人於婚姻期間,合力支付家庭開支及共同累積財產,故法庭一般會視該所物業為雙方共同使用或管理的資產。 現時不少夫婦均需「靠父幹」買樓,即是父母為子女繳付首期,甚至樓價。 若夫婦家長打算追討,亦需出示借據,證明該物業非為贈送子女的禮物。 MoneySmart 獨家尊享. 安信 定額私人貸款. 實際年利率* 1.18% 應付總額. HK$ 202,400. 應付利息總額.

  5. 其次分配這些資產時參考三項原則需要原則廣義解釋)、補償原則及分享原則這些原則均可從 第7 (1)條 找得到,而 第7 (1) (a)- (g)條 列出的每一項均可歸納在這三項原則的某一項下。 不過,上訴庭其後在 W v H 案中,提出法庭作決定時應具彈性。 法官認同,要求香港法庭受英國法院的裁決約束,確實令人難以接受。 英國上議院的裁決應予以尊重,但香港已在1997年回歸,即使裁決由上議院頒布,亦難具約束力。 法官認為,雖然沒必要檢視所有案件的內容,但條例所載的條文容許法庭決定時作彈性考慮,以配合個別案件的情況。 英國法院的裁決顯示,法庭處理離婚案件時,除非另有原因,否則應盡量採取公平做法,原則上將家庭財產平均分配給雙方。

  6. 法庭會如何處理或分配夫婦在離婚後的財產1. 法庭會如何處理或分配夫婦在離婚後的財產? 下列基本原則需要留意: a. 財產的擁有權. 銀行戶口款項的擁有權和有關款項之使用可能會引起糾紛。 如銀行戶口是以夫婦其中一方的個人名義擁有,表面證據上此戶口內的任何款項均屬於此人,除非有相反意圖或另一方有貢獻部分款項,則作別論。 如採用聯名戶口,表面證據上此戶口內的任何款項均由夫婦兩人共同擁有,除非有相反意圖(例如只為方便某些用途而開立聯名戶口),則作別論。 但一般來說,使用戶口內的款項購買之任何財產均屬於買家。 因此,如果丈夫使用聯名戶口內的款項去購買股票或物業並納入自己名下,表面證據上這些財產屬於他個人擁有。

  7. 2020年3月16日 · 平均分取原則源於平等的基本概念即雙方需要平等承擔婚姻的良好結果意味著配偶或不限於只能獲取他/她所需的部分當有剩餘資產時就會出現雙方可能需要偏離平均分取原則」,並按50:50的比例分配資產的不同原因。 其中一些考慮因素包括: 資產來源,及是否屬於餽贈或遺產繼承; 屬於婚前資產還是婚後資產並按理說不屬於婚姻關係中的結果; 適用於其中一方揮霍或浪費資產等針對財產的不良行為; 婚姻年期; 對家庭的特別貢獻,即其中一方是唯一養家的家庭成員,並因他個人才能值得獲分配超過半數的資產,及; 因退休金損失或婚姻關係引致的補償,例如其中一方放棄大好工作及家庭的未來前景。 以上的考慮因素或能說服法庭不應依照平等分配原則進行資產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