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info@wuchatprop.com.hk. 《胡‧說樓市》由三名資深傳媒人於2017年共同創立,透過文章影片,以消費者導向的原則,深入分析樓市議題。. 我們希望藉著網站,及專屬的社交平台鼓勵谷友交流討論,從而提升消費者權益。.

    • 樓市滯後股市走勢嗎?
    • 過去歷史會重現嗎?
    • 胡‧說樓市 X Roots按揭獨家優惠!

    歷史走勢

    很多人說,樓市反應往往滯後股市。因為過去幾次金融危機的經驗,如1997年的金融風暴,恒指在1997年8月見頂時,樓市在兩個月後才回落。2008年金融海嘯,恒指在2007年10月見頂,樓價也滯後五個月才現跌勢。來到2022年的今天,當恒指在2018年1月創出歷史高位33,480點,樓價多捱一年半後才見頂回落。

    原因

    股市反映大眾怎評估上市公司的前景,是經濟前景的指標。當大眾認定經濟前景悲觀,股票市場沽壓沉重,隨之而來,對商品市場需求也受影響,樓價自然下跌。部份人則因股市下跌,有需要套樓救股。故每逢股票市場出現動盪,總會震出急讓套現放盤,也因此樓價很難獨善其身。

    股市跟樓市關係

    1. 股市反映經濟前景,經濟不明朗,自然減少對買樓需 2. 股市急跌時,部份股民需要套股救股,如: 08年海嘯後 3. 當股市急升時,部份股民則會套股換樓,如: 07年港股大時代便有此效應。

    金融危機導致樓價跌勢

    姑勿論如何,股市波動,樓市不可能沒反應。問題是,會跌多久? 會跌多深而已? 回歸後幾次金融危機之中,1997年金融風暴的後遺最深,因為當時本港樓價在一年間累計跌了56%,比起科網股破至沙士期跌41%、以及08金融海嘯跌23%為深。

    跌市前的表現

    回看1997年,對照今日樓市,你會覺得有幾分似曾相識。因為在未出現金融風暴前,市場主調都炒作供不應求、政府推地遠水不能救近火,來鼓勵買家有買趁手;對於銀行可能加息,市場評論仍認為對用家影響有限。相同畫面,套用在2022年的今天,真在沒有太大違和感。

    跌市時的表現

    97年4月,當美國加息四分一厘時響了一次警號,當時樓市陷入拉鋸。97年7月,泰銖開始貶值,開展金融風暴,97年10月恒指暴瀉,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四分三厘。同一個美國加息、外圍貨幣貶值、恒指暴瀉、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在2022年的今天同樣發生。

    自《胡‧說樓市》專頁開通以來,我們不時收到谷友來訊查詢不同置業疑難,當中按揭是最常遇見的問題。有見及此,我們連同網上一站式樓按比較平台「ROOTS上會」找來獨家按揭優惠!《胡‧說樓市》谷友將尊享AI按揭評估,輸入所須資料後,可得悉自己的可負擔樓價,提升上會機率,而透過指定連結成功申請按揭,包括新盤、二手樓、村屋、新居屋、綠置居等,都有機會獲取最高$7,000的禮券獎賞,無論新按揭申請、轉按、加按都適用! 申請與領獎詳情,請按以下連結跳往:

  2. 胡‧說樓市. 0. 聽到香港有新盤「拆卸重建」,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卻似曾相識,因為於一年多前,大圍站上蓋項目「柏傲莊III」被爆出混凝土底座強度不足而須拆卸重建,一年多後,同樣是港鐵項目,由信置、嘉華、中國海外合作發展的「柏瓏I」,又被爆出 ...

  3. 《胡‧說樓市》以消費者角度出發,深入探討大大小小的樓市熱話。自2017年開創至今,Facebook專頁已累積過萬名活躍讀者群,當中七成用戶更為25至44歲的核心消費群組。《胡‧說樓市》創辦人均為資深傳媒人,憑著多年採訪及運作社交媒體的經驗,成功為多名客戶構思獨到且具創意的廣告內容及營 ...

  4. 這個一梯五十三伙的驚嚇畫面,就是出自發展商近年新盤手筆。 香港悲歌,不單止在香港地住得貴、住得細,而且還要住得密。 跟左鄰右里關係融洽還說得過去;但如果關係惡劣,怨氣更重。 但實情要住得有私隱度,又不一定住獨立屋才享受到。 原來一個隱世市區上車盤都做得到。 沿著後樓梯直上,在樓梯的牆身已見到業主飾心打扮,在扶手上貼了一些圖案。 經過防火門入到自己的私家大堂,放置了業主的鞋櫃。 一梯一伙設計,可避開鄰舍騷擾,完全享受自主的私隱空間。 推開大門,橫向客飯廳寬而廣,近大門做了儲物櫃及飾物櫃。 至於兩邊則設置大型玻璃窗,有助形成對流效應外,都令單位望落份外光猛。 走入梗廚一樣有多窗優勢。 長型廚房備有上下廚櫃,內裡還有一個工作平台可以作晾曬之用。 單位一房開則,睡房設於客廳另一側,洗手間呈對角擺。

  5. 近日有谷友向我們反映,隨著市況轉旺,不少業主心雄,定價都遠較估價高,而且態度強硬,經歷多次議價不果後,經紀主動提出協助買家議價30萬元,但事成後買家要分一半,即15萬元給經紀,變相增加佣金,除笨有精,似乎準買家亦可因此節省了15萬元。

  6. 近年不少港人鍾情往內地買樓,尤其大灣區買樓更成為趨勢。跟香港接壤的深圳、以至廣州中山、珠海等也相當火熱,但實情投資大灣區樓市,除了是看升值之外,在內地行一轉,有時我們也會發現部份大廈建築特色,也很值得香港借鏡。今次我們就走訪了一個內地發展商在深圳的總部,更是無線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