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31日 · 排名首位的是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CEO艾瑪沃爾姆斯利Emma Walmsley),她不但將公司資源投放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當中又同時保持公司的蓬勃發展而排名第2的是中國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其在應對中國疫情方面發揮極大的關鍵作用此外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與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分別排名第5位及第15位她們都在疫情爆發期間付出不少努力例如舉辦促銷直播活動啟動防疫基金等。 香港方面,港交所 (00388) 首位女主席史美倫今年排名第43。 她自2018年出任港交所主席一職,2020年再次獲委任至2022年。 責任編輯:蕭寶玲. (節錄) 【原文: 《財富》商界女性排名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上榜 】 人人都需要理財,未必人人都識得理財。

  2. 2024年3月22日 · 25歲他獲贈百萬資產 但至今依然後悔選擇收下. 父母節儉 沒想到家裏這麽有錢. 「我到小學高年級時,只知道我家裏很有錢,但我不知道我家有錢得在全世界、在歷史上都是數一數二。 」Pete Ballmer對Business Insider表示。 但Ballmer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微軟的大人物。 「我記得當一個小孩問我家裏有多少浴室時,另一個孩子插嘴問我媽是不是開梅賽德斯。 」Ballmer只是淡淡地回復:「不,她只是開福特Fusion。 據Ballmer所知,在他的成長過程中,自己並沒有得到比其他上中層小孩貴多少的聖誕禮物:Gameboy(任天堂遊戲機)、舉重器械、或是在地下室新設一套乒乓球桌。 點擊圖片放大. 微軟CEO的金錢觀:用錢要精明.

  3. 2024年4月30日 · 分享:. 調查:23%富豪家庭對子女隱瞞財富規模 家族財務大權仍由父輩掌握. 許多家長不太願意與孩子談論金錢,甚至一些億萬富豪的子女也不知道家裏有多少錢。.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 2024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 》指,全球有近四分之一的超富裕家庭向繼承人隱瞞 ...

  4. 2024年4月8日 · MoneySmart 最近一項調查發現,港人的理財習慣與父母息息相關——其中不乏負面習慣帶來的影響。 然而不少港人心水清並非一味接受父母的壞習慣。 有近半數(46%)的港人在積極嘗試抵制父母的不良習慣。 半數港人理財習慣「繼承」父母. MoneySmart的調查顯示,父母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港人日後的理財習慣。 該調查所訪問的1000名港人中,大多數(52%)受訪者表示父母對自己的理財習慣有很大的影響。 受訪者中,父母有過度消費和衝動購物傾向的港人,在日後的生活中也常常做出同樣的行為。 自稱父母過度消費中53%的港人表示自己也有同樣的傾向——自稱父母衝動購物中54%的港人也是如此。 此外,父母曾經負債的港人中有58%表示自己也曾經為債務所困。 點擊圖片放大. 理財習慣源自兒時培養.

  5. 2018年10月9日 ·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其他的KOL主要為YouTuber,利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 現在大部分的KOL的主要收入是不同品牌的廣告,廣告商會根據粉絲的數量及按讚的數,而去選出適合的KOL。 隨着KOL的數量增加,網紅數據分析平台就提供了綜合的數據給廣告商參考。 【KOL排名】本港10大KOL 你識幾多個? 撰文 : 曹佩鈞 本網記者.

  6. 2024年2月6日 · 27歲身家過千萬! 女富豪從不吝嗇消費:「辛苦賺來的錢,應用在喜歡的事情上」 25歲儲下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未必很難;但兩年後27歲身家登上千萬,就不是人人可以。 這是美國理財專家Tori Dunlap的真實成就。 她在25歲生日後僅三個月,便突破了自己定下的10萬美元儲蓄大關,卻沒有放慢賺錢步伐,但同時也沒有減緩必要消費的意圖——Dunlap認為有些錢不可以慳。 現年29歲,Dunlap已創建了一間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理財平台「Her First 100K」,專門舉辦工作坊,同時提供多元化理財工具選擇,旨在幫助女性致富。 此外,她亦撰寫了暢銷書《Financial Feminist》,並主持同名商業播客節目。 辛苦賺來的錢,應用在喜歡的事情上. 俗語有云「辛苦搵來志在食」。

  7. 2020年10月29日 · 我們最近為滙豐私人銀行客戶舉辦了一個虛擬品酒活動,讓客戶有機會坦誠討論一些關於跨代轉移的常見關注點。 一間中國大型釀酒商的第二代家族成員表示父親的合作夥伴曾經問他是否對把業務轉交自己的女兒感到憂慮父親的答案是我親身見證了女兒的成長因此對她有極大信心」。 女兒隨即敬父親一杯說他一直扮演導師的角色並信任自己的能力自己因而享受到暢快無痛的傳承業務轉移體驗。 【延伸閱讀】 想打破「富不過三代」的宿命? 溝通與決策成關鍵. 大部分成功管理傳承規劃的家族均展現出這種互信和支持。 創業一代的往績固然是能力的證明;而後輩則熟知當前的消費者市場、緊貼最新發展,對新興領域有更精闢的見解。 在這種知識的引導下,業務便能夠覓到新的投資方向。 長期策略非一夜「改朝換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