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作者簡介. 黃霑香港著名作曲家填詞人對粵語流行曲的發展有里程碑式的貢獻其填詞的獅子山下》《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等名曲傳唱廣大華人地區。 黃霑2004年身故後,一班學者啟動「黃霑書房」計劃,花多年時間搜集了黃霑歷年的專欄文章、學術論文、手稿、樂譜、傳真、信件等珍貴文獻,用黃霑留下的材料,探究黃霑行過的路。 本書一套五冊,展示了黃霑身世與香港軌跡的交錯、他對流行音樂的心得和見解、與同代音樂人的交往,是研究黃霑至為重要的專集。 編者簡介. 吳俊雄. 在香港大學社會學系任教多年,長期關注流行文化和香港社會發展。 曾出版《普普香港:閱讀香港普及文化,2000-2010》(合編),及《此時此處許冠傑》等著作。

    • 黄霑, 吳俊雄編
    • 2021-12
  2. 1998年4月1日 · 图书香港仔日記 [1] 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 霑(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湛森,廣東廣州出生,今廣州市番禺區,1949年移居香港,天主教徒,香港著名填詞人、廣告人、作家及傳媒創作人,創作接近2000首流行曲,中港台三地獲獎無數,乃當代粵語流行歌曲重要人物之一。

    • 黄霑
    • 1998-04-01
  3. 本書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新版香港流行歌詞研究七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的續篇並沿用上集所訂定的研究框架進一步追蹤在過去十多年間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的變化軌跡當中擬設了1997為講述香港流行歌詞嬗變的分水嶺──回顧了資深詞人」(即出道於一九九七年以前的詞人在歌詞創作上的後續發展風格變化。 同時亦整理出「後九七詞人」(即出道於一九九七年或以後的詞人)的崛起和風格走向,務求為1997年至今的香港流行詞壇,全面透析其地形風貌、氣候格局。 作者朱耀偉教授在新版序中說:「這一代香港流行詞人告訴我們,只要念念不忘,像他們般有一口氣點一盞燈,十年又十年之後,那天涯總會為你我移開……有一口氣點一盞燈的情懷與姿態,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的信念,說的就是傳承。 我們也懂了。

    • (15)
    • 2015-7
    • 朱耀偉, 梁偉詩
  4. book.douban.com › subject › 35951909緣起香港 (豆瓣)

    推荐. 内容简介 · · · · · ·. 一九三九年未滿十九歲的張愛玲入讀香港大學兩年半後親歷了香港之戰和淪陷。 帶着香港經驗「切身的、劇烈的影響」,她回到上海開始寫作,以一系列「香港傳奇」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新銳女作家。 《緣起香港》聚焦張愛玲與香港的淵源,以檔案資料為佐證,還原模糊的歷史影像,釐清一段戰亂時期的人文經驗。 張愛玲貫穿一生的世界主義視景源自大學時代的基礎人文教育。 港島山上或澄澈或濃烈的視覺印象,砲火下密集的閱讀經驗,多語言和多文化參照系的匯流,殖民現代性的紛繁呈現,以及戰後從香港重新出發的漫長的漂流生涯,都刻在她寫作生命的基因裏。 張愛玲的香港經驗直指內心深處的清冽和柔軟,更有一種尖銳和酷烈,構成她文字中最震撼的靈魂。 -----------------------

    • (441)
    • 2022-7
    • 黃心村
  5. 本書共有三個目標為香港目前主要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綜合性的描繪並回應坊間常見的問題與誤解對香港現有的社保模式提出批判性的分析和評論針對各種限制和困局建議可行及必要的政策改革方向處於十字路口的香港社會保障制度其發展與任務尚未完成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行動。 作者简介 · · · · · ·. 歐陽達初.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曾任「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組織幹事;現為英國雪菲爾大學社會政策學博士研究生,亦在香港兼任社會工作教學工作。 研究興趣包括福利政治經濟學、貧窮與社會保障、就業政策與在職福利、批判與基進社會工作等等。 期望結合理論和實踐,以知識生產貢獻基層運動。 黃和平.

    • 歐陽達初, 黃和平
    • 2017-7
  6. 歐亞混血的何東生於香港、長於香港,雖然外貌看似洋人,但行為舉止卻十分中國化。任職買辦之時,由於何東需要在洋人老闆與華人社會中游走,因而鮮明地定了香港在東西貿易中的中介位置。至於政商網絡縱棋交錯,以及家族成員的散佈全球,更充份體現了香港作為東西樞紐、國際都會那種聯繫 ...

  7. 關於「為香港文學寫史」引起的隨想 / 繼持 77 香港文學主體性的發展 / 繼持 91 化故為新:「香港現代文學與中國古典關係」漫談 / 繼持 103 「南來作家」淺說 / 盧瑋鑾 113 葉靈鳳的書話 / 盧瑋鑾 125 香港淪陷期間,兩種鮮為人提及的作品 / 盧瑋鑾 131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