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2024 年 4 月 1 日. 0. 93. 致敬愛的客戶朋友在屬於四月的節日或傳說裡我認為以清明節和林徽因的故事最令人動容我的工作是協助客戶落實愛是關懷與責任善用保險功能轉嫁風險」,多年來從其中得一領悟人生是修行但凡活著就是一路持續不斷的整修前行直到回歸天地知道生時所為何來為何而作? 最終,薄暮西山一段路,亦知妥善安排,好讓死亡成為另一種形式的祝福。 人世間有一種愛,永恆不變,那是「母性之愛」,祖母的愛、母親的愛、姊妹愛,來自女性本質的關愛,超越時空的限制,傳達溫暖至我們的內心,誠如林徽因為兒子寫下《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無私之愛。 然而,人類的肉身凡胎終究無法對抗生老病死,我們與所愛的人、所愛的事物亦無法一直長相廝守。

  2. 2021年7月1日 · 陳玉婷的國小老師是一位相當虔誠的基督徒一次在課堂上播放聖經中愛的真諦令其印象深刻然而當時她因為年紀還小還不懂得聖經中所說的愛的意義隨著自己長大進入職場後她仍依舊無法全然瞭解其中的涵義。 一直到從事人壽保險工作後,她深深地體會到這是一份「愛」的工作。 在這一份工作裡,會遇到客戶對你不屑一顧,甚至因為不認同保險而對自己惡言相向,在這些令人沮喪的時刻,往往不會覺得愛是有真諦的,然而《愛的真諦》中有一句話,給予了她堅持下去的力量:「凡事要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在陳玉婷心裡,這是愛最極致的表現,一位壽險顧問,如果沒有了愛、責任和關懷,便無法在業務的領域中達到一番不同的境界。 究竟要怎麼樣才能稱得上是一名「有愛」的壽險顧問? 答案是為客戶準備適切足額的保險規劃。

  3. 2020年12月1日 · 0.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生命就像一股激流,沒有岩石和暗礁,就激不起美麗浪花。 」這句話如同呼應了楊玉欣人生,在她生命裡雖遇上岩石與暗礁,但她也靠著自己信念與堅持,激發出美麗且動人生命浪花,活出獨立且深邃靈魂。 確診罕病,人生裡猛然遇上暗礁. 正值青春年華楊玉欣,卻在19歲那年被確診為罕見疾病「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此病症會使全身肌肉組織萎縮、纖維化,並從肢體遠端慢慢進逼,最後直至內臟,生活上會漸漸沒有體力,逐漸衰弱至失去功能。 19歲為楊玉欣健康高峰,因罹患罕病後體會到身為一位身心障礙者與失能者那種失落及無能為力之感。

  4. 2023年3月1日 · 581. 不管任何行業,從來都不缺乏優秀者,但如果要論能夠堅持績優人,數量就被篩選掉許多,大浪淘沙,能夠堅持到最後才是真正贏家。 但是該如何堅持一件事情長達10年,甚至更久? 香港友邦保險區域總監容思瀚從2012年入行開始,已經連續10年獲得國際龍獎IDA,並且從最初傑出業務銅龍獎一路成長到傑出業務金龍獎。 容思瀚表示,若要整理出一個堅持10年獲獎關鍵,他認為在於信念。 Why、What、How,決定從業3大觀念. 容思瀚認為,信念並不只是一句話,而是一個理念、一份價值觀,他從3個方面進行詮釋: Why──為什麼要從事保險業? 為了什麼而努力成長?

  5. 2022年3月1日 · 應該是、責任與關懷;是讓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有所繼、幼有所護、壯有所倚、親有所奉、殘有所仗、錢有所積、產有所保、財有所承;可以保障國家、造福社會、照顧每個家庭、給予個人完善保障。 從大眾角度來看,每張保單繳納保費都吸收了社會力量。 若臺灣2,300萬人都購買了商業保險,這將是一筆無比龐大資金,無論是政府稅收還是保險公司投資,都將投入到國家戰略和民生建設等領域,推動社會發展加速進展,提高民眾受到照顧與福祉。 而從個人保障角度看,如果所有人都購買了意外險、重疾險、壽險……,民眾便不用擔心因為一場大病或意外,就讓家庭經濟變得脆弱不堪,甚至因此貧窮潦倒,弱勢群體也能夠因此減少許多,更避免了因此陷入經濟上惡性循環慘痛遭遇。

  6. 2021年6月1日 · 郭莉芳發現許多民眾設定理財目標時,通常是隨著時間推移設定,例如工作一段時間後想買車、買車後考慮買房或結婚,結婚生子後需要子女教育費用,往往50歲時,才想到自己60歲退休事,然而那時手邊沒太多錢,時間也離退休年紀不遠了。 「圓夢基金該同步準備,也就是理財並進法。 」郭莉芳建議,不要先存到買車基金後,再來存買屋或退休基金。 舉例來說,過去有不少調查指出,臺灣人覺得退休必須準備1,200萬元才夠,若50歲開始準備至60歲,一個月必須拿出10萬元,難度太高;若提早至25歲開始,則每月可降至2萬8,000元左右。 「早點準備退休基金絕對不是壞事。 」郭莉芳表示。 當客戶目標確定後,財務顧問們就可以陪伴客戶進入一趟財富自由旅程了!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6期.

  7. 2021年3月1日 · 年輕時我也是名保險業務人員保險工作教會我的第1件事是認同保險的意義與功能履行身為人的愛與責任。 要是沒有保險從業人員特別談起,一般人不會意識到這份責任背後的重要性為何,而正是這份工作教會我,如何用保險來覆蓋這份責任風險承擔的方法,來確保所愛的人一生安全、幸福,保險可謂是愛與責任的最佳體現。 保險工作教會我的第2件事是明瞭在人生不同階段時可能會遇到的風險與責任。 這讓我能用「以終為始」的概念來作規劃,如此會提升你看待事物的格局,你認知到接下來可能的發展,就能夠未雨綢繆,處理事情也就能更深入而不膚淺,更不會想投機取巧,做一些短視近利的決策,而著重在長期且深遠的規劃。 這也對我的人生或是事業發展有著相當大的啟發與助益。 保險工作教會我的第3件事,即是成功是需要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