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2日 · 電影消失的愛人講了一個穿越生死的愛情故事年輕夫婦凱峰黎明飾和秋捷王珞丹飾在一次登山旅行時遇上了雪崩意外。 電影一開始,我們見到凱峰一人獨坐家中,思念沒法回來的亡妻,尋求召喚秋捷靈魂的方法。 結果,秋捷的靈魂真的回來了。 但只有真心愛她的人才能看見她的靈魂,其他人是沒法看見她的。 靈媒還告訴凱峰,不能讓靈魂知道自己已死,否則會加速其消散的進程。 於是,凱峰千方百計瞞着秋捷,不讓她知道自己不是肉身的事實,只和她及兒子三人關在屋裏過一家人的小日子。 但住在他們一家人旁邊的表弟卻發現表嫂回來了,讓他們的日子出現了裂縫,而電視新聞中關於登山意外的報道,更是讓他們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受到意外的打擊。 抽離社會脈絡.

  2. 2015年8月16日 · 黎明在九十年代初與劉德華張學友及郭富城被稱為四大天王」,是流行樂壇的icon人物更是八十年代初大紅的前輩典堂級歌手張國榮譚詠麟的接班人。 在《為你鍾情》裡,郭子健引用了臧克家為紀念魯迅而寫的《有的人》:「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他筆下的中年阿傑是「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而他予以崇高致敬的張國榮,則是「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阿傑這個虛構人物與張國榮這個真實人物之間建構了一重在生與死的意義上的對比。 所以當阿傑這個潦倒的天橋底阿叔再重遇冰封醒來的妙齡女友穎芝,他是從一個由死復生的過程。 而由黎明飾演的中坑阿傑,他整個「重生」的過程中的一些細節,都令觀眾產生弦外的聯想,這亦解釋了為什麼黎明在《為你鍾情》的演出份外好看之故。

  3. 2015年12月30日 · 此生名為李香蘭. 作者 舒明 2015-12-30. 日本有兩位生於1920年的女演員,在退休50多年後才去世。 她們是山口淑子和原節子。 本文先談山口淑子。 1950年8月26日黑澤明翌年震驚歐美影壇的傑作羅生門在日本上映那年的1月8日黑澤明編劇谷口千吉導演的黎明的脫走已率先上映。 4月30日,黑澤明導演的《醜聞》相繼問世。 《黎明的脫走》是得到好評的反戰影片,《醜聞》是最早暴露八卦新聞醜惡的電影。 《羅生門》是1950年《電影旬報》十大日本佳片的第五位,《黎明的脫走》榮獲十大佳片的第三位,而《醜聞》也名列第六位。 後兩部影片的女主角皆為又名李香蘭(1933-1946)和潘淑華(1934-1938)的山口淑子。

  4. 2017年7月17日 · Google. 男人黎明飾為妻子原麗淇飾洗屍三年用神奇中藥浸療效能要死者復活要雙向的愛情復甦。 起初觀眾大抵會和片中追尋兒子下落的探員(曾志偉飾)一樣,覺得有點無稽,有點憐惜,急於在瘋子和情癡之間為對方定性。 未至片末,大家也不知做妻子的三年前便是用同一方式救活了男人,但要後悔已是太遲了。 ——你說是詭異離奇,可以。 過來人就是能一眼望出,陳可辛製造的豈止一場幻覺? 電影講的自然是一個遺憾的故事,功敗垂成,救活變成陪死,旁人看來,沒有比這個更可惜了。 然而,又有甚麼觀眾可以真正代入黎明或原麗淇的角色去感受,去體會那三年又三年的孤獨呢? 不止是面對不能回應的愛人,不止是堅持信念而無人理解。 更重要的是:漫長的等待中,實實在在也有疑惑動搖的一刻吧,也有恐怕愛人醒不過來的時候吧。

  5. 2015年7月4日 · Google. 也斯《也斯影評集》收錄也斯(梁秉鈞)自六十年代以來撰寫的過百篇電影評論,分為歐美、亞洲、香港三章,收錄他在不同報刊和專欄撰寫的影評文章,當中的電影有大師經典,也有當年新片。 我曾看舊報紙的微型菲林,發掘也斯早年的影評,最早一篇大概是1967年的〈電影漫談〉(也斯當年十八歲),談史萊辛加(John Schlesinger)和布紐爾(Luis Bunuel)的電影,而最後一篇是寫於2012年底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前後四十五年。

  6. 2020年12月30日 · 宣告黎明的人魚之歌顛覆了西方神話中有關人魚會在海上唱歌引誘漁夫船員迷航永遠靠不到岸的傳說故事講述初中生海與爸爸和爺爺共同居住在日無町漁村海因雙親離婚後而終日鬱鬱寡歡唯一的心靈寄託就是將創作的音樂上傳到網絡分享

  7. 2015年6月26日 · 香港影評庫. 首頁簡介作者. 新戀愛世紀:如果抱著「以為」 搜尋. Google. 黎明在片中角色其實並沒有陷入四角戀,他和舒淇的關係不過是「暫借」作為感情寄託。 劉嘉玲是他真愛的,他對她念念不忘,分手多年,兩人隨時可以「即撻即著」,用不著醞釀、營造甚麼機會。 至於李鞍,影片已很著跡地交代她對黎明早有暗戀,黎明粗枝大葉不覺而已。 在這方面,本片對戀情的反覆、癡纏遠不如原裝日劇。 當然,可以說電影不容有那麼長的篇幅去描寫那麼複雜過程;如果抱著「以為」如此的想法去看,那大概只有大感失望了。 作者: . 列孚. 刊物: . 1998香港電影回顧. Year: . 1998年. © 1995-2024,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Document On Read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