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日 · 謝沛君便為其提出失能補助金的申請最終公司判斷客戶達2級失能除了一次給付金270萬元外還可以每個月領取2萬7,000元也算是稍稍補貼照護她的丈夫沒有去工作所損失的新資且保證領5年。 而這樣的保障,1年的保費不到4,000元就能擁有。 客戶的丈夫相當感謝謝沛君的協助,但謝沛君認為,他應該要感謝的是他自己,因為業務員僅能推薦合適的商品,最終下決定的還是客戶跟他的家人。 後續探望時,客戶尚能透過雙手的支撐來讓自身站立,雖不能恢復如初,但相信保險絕對是一股支撐她回歸日常生活的堅實力量。 一般的車禍事故,大多只是皮肉傷或是輕微骨折,都能靠健保來支付,但現今有太多的醫材都需要自費,這些便是社會保險的保護傘所沒有涵蓋的部分。

  2. 2018年4月1日 · 真的是這樣嗎? 雙重加保時申請普通事故給付怎麼算? 依照勞保條例第十九條第二項規定,被保險人同時受僱於2個以上投保單位者,其普通事故保險給付的月投保薪資得合併計算,不得超過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高一級。 但連續加保未滿三十日者,不予合併計算。 舉例:二 一八年一月一日~一月三十一日,小陳在A、B兩家公司同時工作,因為連續重複加保滿三十天以上,將來申請普通事故保險給付時,月投保薪資的計算方式為:A公司月投保薪資+B公司月投保薪資,但不得超過最高月投保薪資。 【案例一】A公司月投保薪資2萬5,200元,B公司月投保薪資1萬1,100元. 25,200+11,100=36,300,(未超過最高月投保薪資4萬5,800元,故採計3萬6,300元)

  3. 2021年5月1日 · 1. 以查帳方式申報55萬元×20%=11萬元 2. 以擴大書審方式申報: 全年所得額=(營業收入1,000萬元+營業外收入5萬元)×6%=60萬3,000元 應納稅額=60萬3,000元×20%=12萬600元 ※帳載純益率低於財政部頒訂之擴大書審純益率,才可使用擴大書審方式

  4. 2021年1月1日 · A規劃每年在贈與稅免稅額度220萬元內,贈與現金給小孩,但是又擔心小孩拿去亂花錢,於是買了一張要保人為小孩且年繳220萬元的保單,但這張保單是從父母的帳戶去做扣款或轉帳代繳的動作,算是「第三人無償代繳」,因此視同贈與,有可能面臨被課贈與稅的風險。 保單簽約時以子女為要保人及受益人,同時子女也是滿期金與生存金的受益人,等到保單期滿、拿到保險金時,在要保人與受益人為同一人的情況下,沒有贈與的問題,節稅空間較大。 但應留意繳付保險費方面,父母須先把錢放在子女戶頭,再從子女戶頭繳納保險費,由於父母分年贈與的是保險費,而不是要保人給受益人的滿期金或生存金,只要年度所繳保費及其他贈與,總金額低於220萬元,就不必繳交贈與稅。 因應國稅局要求,不少保險公司在2020年11月底調整要保人變更申請辦法。

  5. 2020年9月1日 · 香港人來臺是依據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符合該辦法第16條的任一項即可申請並在臺灣居住一定期間後即可申請定居取得臺灣籍身分其中最熱門的就為投資移民」,港澳投資移民臺灣的門檻為新臺幣600萬元約港幣158萬元)。 但於2020年3月,為了防止「假投資,真移民」,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調整審查標準,要求港澳投資人必須營運或投資企業至少3年,且每年必須僱用2名以上臺籍員工,門檻雖然提高了,但相較於外國人投資移民來臺的1,500萬元仍寬鬆許多。 以下介紹投資、專業及創業移民3種方式: ⠀⠀⠀⠀⠀⠀⠀. 投資移民. 資格: *須在臺灣投資至少新臺幣600萬元(約港幣158萬元)。 *每年最少聘請2名臺籍員工。

  6. 2023年3月1日 · 客戶年繳保費從1萬元到躉繳幾百萬元到幾千萬元不等的額度我們都曾見過。 真可謂是「一筆保費一個故事」,客戶因背景不同,各自需求亦不相同,優良的業務員會協助客戶量身訂製保險規劃。 買保險應以3大原則為基準:第1、基本保障。 第2、儲蓄理財。 第3、資產傳承。 按此順序作為規劃之流程:「基本保障」猶如一張防護網,能照顧全家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儲蓄理財」著眼於保單現金價值複利滾存;「資產傳承」則為預留稅源規劃籌謀。 記得,保險不是有買就好,更不是買愈多就愈好,客戶問:「我很有錢,想要為孩子購買最好的醫療險,住院日額1萬元有何不可? 」業務員回覆:「因其道德風險的顧慮,金管會曾修法針對醫療給付,規範保險公司制定限額。

  7. 2022年1月1日 · 2021年5月疫情警戒升級為減緩民眾經濟衝擊壽險公司開辦保單借款優惠利率紓困方案」,就符合條件之保戶於保單借款10萬元內提供借款優惠年利率1.28%截至9月底申請人數計16萬424人核准保單借款金額約142億6,700萬元有效協助經濟弱勢保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