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大牛量化. 中国平安一季报净利润383.52亿同比增长近50%这个看起来非常炸裂!. 但主要是投资收益增加导致的营运利润同比还降了4%所以业绩确实有恢复但离高峰还有距离。. 不过, 公司一季度的新业务价值是137亿,同比增长8.8% ...

  2. 2023年3月16日 · 1,436.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破晓的投资笔记. 价值投资,实盘记录。 不常上知乎,交流请关注同名公众号。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中国平安 昨天发布了2022年年报,营收1.11万亿,同比下降5.9%,净利润838亿,同比下降17.6%。 营运利润1483亿,同比增长0.3%。 净利润下降幅度远超营收的原因主要是短期投资波动亏损468亿、 折现率 变动影响亏损168亿和保证保险赔付大量增加。 寿险及 健康险 业务. 最关键的指标: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为288亿元,同比下降24.0%,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并未反转,但对比半年报的下降28.5%和5.5个百分点,已经有止血的迹象。

  3. 412,305. 5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铅笔画的世界无色. 几近冰封的温存. 49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中国平安 到底是个怎样的公司? 说穿了,它其实就是一个综合 金融集团 。 业内人士都知道,看金融集团的实力得看 传统金融 ,目前国内拿到全牌照的有三家公司,平安是其中一家,安还是唯一一家 混合所有制 公众上市公司。 从1988年创立开始,平安董事长 马明哲 把平安从一家只有13人的公司发展到如今这样集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 综合金融服务 集团,可以说是一个打工穷小子的创造的奇迹了。 平安如今的总部在深圳拥有一整栋 金融大厦 ,所取得的成就很难被简单的“口碑差”几个字就抹去。

  4. 2022年8月24日 · 中国平安发布了2022年中报营业收入6121亿同比下降3.7%净利润602亿同比增长3.9%; 这份中报怎么样? 显示全部 . 关注者. 8. 被浏览. 5,784. 6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菜头日记.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70以下的平安,300以下的腾讯,随便买,我真这么做的啊! 菜头把万科的分红全部买入腾讯,腾讯整体仓位增加到24%左右。 菜头今年仓位增加最多的就是腾讯,包括调仓和加仓一起,从去年底的14%增加的目前仓位,一共增加10%左右,大部分加仓成本都在300元附近(±10%),按照当前的股价,2022年加仓部分的浮动收益应该还略有盈利。 因此,股价调整也好,超预期下跌也好,中短期回撤的幅度主要由买入成本来决定,这是不追高的好处。

  5. 7,151.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参照系查询平台. 关注公众号,免费获取行业研究报告.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报告要点整理: 中国平安投资 机构简介. 投资动向分析,包括参投企业的资本市场状态、行业布局及区域分布情况. 384家被投 企业名单 及融资信息详情. 阅读原文中国平安投资分析报告附384家被投企业介绍) 今年是平安成立30周年,多次获评“亚洲最受尊敬企业”,一直是中国公司治理的标杆和典范。 在董事长 马明哲 的亲自带领下,于2012年投入自有资金设立了 平安创新投资基金 。 历经5年多的发展运营,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募、投、管、退”的全方位综合能力。 结合平安集团强大的资源优势,一路从零开始快速成长为专业化的创新领域 股权投资 机构,募集和管理资金累计超过百亿。

  6. 2021年7月15日 · 网络热点. 中国平安. 热点话题. 中国平安跌近 3%, 半年蒸发近 6000 亿,意味着什么? abracadabra. 7月14日消息保险板块再度下挫超2%中国太保领跌中国平安跌近3%。 自2021年初创造年内新高的89.28元/股后,其股价一路走跌,今日盘中报57… 显示全部 . 关注者. 14. 被浏览. 14,957. 1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菜头日记. ※ 重点说明: 本号的所有文章仅限于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菜头的文字充满了情绪、主观判断和偏见,请大家多独立思考,不要盲目跟风,谨慎投资。 菜头只负责找好公司,胖瘦需你自个儿定! (不荐股,不代客理财,除专栏分享日记外无任何收费群,请悉知) 平安半年报的完整解读,请看昨天晚上 《 十月菜头 》 发的文章:

  7. 2021年7月2日 · 我们看中国平安的公告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路透社发布的新闻报道关于被有关部门要求收购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并承继其债务”,作出严正声明中国平安表示该报道完全与事实不符中国平安从未收到任何有关政府部门或机构的相关要求此前中国平安在收到相关问询时已书面向路透社作出澄清但路透社仍执意发布相关的不实报道中国平安对此深表遗憾。 注意黑体字部分,中国平安 已经书面做出澄清 ,但路透社仍执意发布不实报道。 如果中国平安面对路透社的问询,说了假话,那么自然就要负责 。 但是已经做出澄清,还是要发不实报道,我个人认为这就严重侵犯了一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权益。 关于中国平安和碧桂园的关系,中国平安也马上做了清晰的公开说明:“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已经不再持有碧桂园的股份。